【网络与配置:网络基础和osi七层模型】

网络基础

网络是指一组计算机或网络设备通过有形的线缆或无形的媒介(如无线)连接在一起,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通信的集合。通信是指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通过某种媒介和行为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而网络通信则特指终端设备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通信。

网络的形成及规模
网络的形成是由于对信息共享和通信需求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分类:
按覆盖范围划分,网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局域网是一个小范围的网络,通常覆盖在一个建筑物、校园或办公区域内。局域网用于连接局部的计算机、服务器和其他网络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和内部通信。例如,校园网用于学校内部的网络连接,企业网用于企业内部的网络连接。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城域网覆盖一个城市或城市范围内的网络。它连接多个局域网,并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广域的资源共享。城域网通常由网络服务提供商或政府机构建设和管理,以满足城市范围内的通信需求。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广域网是一个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网络,可以覆盖整个国家、大片区域或全球范围。广域网利用公共或专用的通信线路连接不同地点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实现远程通信和资源共享。Internet(互联网)就是一个全球性的广域网,将世界各地的网络互连在一起,为用户提供广泛的信息和服务。

信息传递过程

  • 数据生成:发送方生成要传递的信息,可以是文字、图像、音频或视频等形式的数据。

  • 数据封装:发送方将生成的数据封装成 ==数据包(Packet)或帧(Frame)==的形式,以便在网络中进行传输。数据包包括源地址、目标地址、校验和等信息。

  • 路由选择:发送方将数据包发送到网络中的下一跳,即选择合适的路由器或网关来进行转发。路由选择可以根据路由表或路由协议来确定最佳路径。

  • 数据传输:数据包通过网络链路进行传输,经过多个路由器或交换机进行中转。每个中间节点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节点转发到下一个节点,直到到达目标节点。

  • 数据接收:接收方的设备接收到传输过来的数据包,并进行解析和处理。接收方根据目标地址确定数据包是否为自己所需的信息。

  • 数据解封装:接收方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解封装,提取出原始的数据内容。

  • 数据处理:接收方对解封装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可能包括解码、解压缩、数据分析等操作,以获取有意义的信息。

  • 数据呈现:接收方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显示文字、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将信息呈现给用户。

虚拟的信息传递与真实的物品传递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ad988f159d6c40d6bb996d6860b229f5.png _center)

数据通信方式

单播—一对一,私聊
组播—一对多,群聊
广播—一对所有

常见术语和网络相关术语

  1. 物理拓扑-----体现了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如星型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等)
  2. 数据载荷(华为): 传递的实际信息,是在通信中携带的有效数据部分。
  3. 报文(PDU–协议数据单元): 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单元,包括了数据的控制信息和有效载荷。
  4. 数据头部的作用: 在数据包中的头部包含了一些元数据信息,用于区分应用程序、找到数据的接收者,如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协议类型等。
  5. 数据尾部的作用: 数据尾部通常包含校验信息,用于验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以确保数据是完整的
  6. MAC地址:设备全球唯一编号,是指网络设备网卡上的物理地址,用于在局域网中唯一标识网络设备。
  7. IP地址:设备目前所在的位置逻辑上的地址,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识设备的位置,使得设备能够进行网络通信。
  8. 网关: 在计算机网络中,网关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它能够转发不同网段的数据,使得来自一个网络的数据能够传输到另一个网络。网关通常是离计算机最近的三层交换机或路由器,负责转发数据包并进行路由选择。

osi七层协议和TCP/IP协议

七层划分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为什么分层

旧模型:专有产品,由一个厂商控制应用程序和嵌入的软件
基于标准的模型:多厂商软件,分层方法
层次划分的必要性:

很多不同的厂家生产各种型号的计算机,它们运行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统,但 T C P / I P协议族允许它们互相进行通信。这一点很让人感到吃惊,因为它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起初的设想。T C P / I P起源于6 0年代末美国政府资助的一个分组交换网络研究项目,到 9 0年代已发展成为计算机之间最常应用的组网形式。它是一个真正的开放系统,因为协议族的定义及其多种实现可以不用花钱或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公开地得到。它成为被称作“全球互联网”或“因特网( I n t e r n e t )”的基础,该广域网(WA N)已包含超过1 0 0万台遍布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是由许多硬件、软件和协议交织起来的复杂系统。由于网络设计十分复杂,如何设计、组织和实现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挑战,必须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1. 硬件没有统一标准:不同厂商生产的硬件设备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接口和通信方式。通过将网络功能分解为不同的层级,可以实现硬件的互换性和独立性,使得不同厂商的硬件能够在同一网络中协同工作
2. 软件没有统一标准:不同的软件应用和协议可能采用不同的数据格式和通信规则。通过分层,可以将通信过程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层级,每个层级负责特定的功能,使得不同的软件能够进行协同工作,并确保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
3. 全球互联网需要通信:OSI七层模型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框架,用于描述和组织网络通信的不同方面。通过将通信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可以实现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有效通信,无论节点之间的物理连接是直接的还是通过中间设备进行路由。
4. 不同厂商之间的设备无法通信:不同厂商生产的网络设备可能使用不同的协议和通信方式,导致彼此之间无法直接通信。通过使用标准的七层模型,可以确保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互联互通,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在同一网络中进行通信
5. 统一的标准:OSI七层模型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法来描述和实现网络通信。每个层级都有明确定义的功能和协议,使得网络设备和软件能够根据统一的标准进行开发和实现。这有助于推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全球化

层次划分的方法:

网络的每层应当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便于排错):每一层应该承担特定的功能,确保功能之间的隔离性。这样,如果出现问题,可以更容易地确定是哪一层出现了故障,便于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梳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使上一个功能可以实现为另一个功能提供必要的服务,从而形成系统的层次结构,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各层之间应该有明确的服务和接口定义,每一层的输出作为下一层的输入。这样,每一层都可以为上一层提供必要的服务,构建一个紧密联系的层次结构。

为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相同或相近的功能仅在一个层次中实现,而且尽可能在较高的层次中实现:如果多个层次需要实现相同或相似的功能,最好将这些功能集中在一个层次中实现,避免功能的冗余和重复开发。此外,尽可能将功能放置在较高的层次中,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每一层只为相邻的上一层提供服务:每一层应该为相邻的上一层提供明确定义的服务,而不直接与其他层进行通信。这种层与层之间的依赖关系使得系统更加模块化和可扩展,降低了层与层之间的耦合度。

层次划分的优点:

  • 相互独立性: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每一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这降低了问题的复杂性,使得解决问题更加有针对性。
  • 灵活性:各层内部的操作不会影响其他层,因此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对于某一层的修改或替换不会对其他层造成影响。
  • 结构上可分割性:整个系统可以按照层次结构进行分割,每个层次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来实现,这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易于实现和维护:由于整个系统被分解成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实现和维护变得更加容易。可以对每个层次进行单独的开发、测试和维护,提高了效率和可维护性。
  • 促进标准化:每一层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都有明确的说明,这有助于促进标准化工作。不同厂商和组织可以基于这些标准来设计和实现网络设备和协议,提高互操作性和互联互通性。

*☆七层模型

七层划分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OSI模型-----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ISO)—提升了各个厂家的设备兼容性
*☆

层数层级功能典型协议
7层应用层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用户操作)HTTP、FTP、SMTP、DNS
6层表示层数据格式转换、加密、解密(人的语言翻译成计算机)JPEG、MPEG、SSL
5层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连接NetBIOS、RPC
4层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TCP、UDP
3层网络层定义逻辑地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寻址,理论选择转发数据的最佳路径IP、ICMP、RIP、OSPF
2层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交换机 网卡)
1层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可靠传输—传递数据前必须事先建立连接,可靠性高,传输效率低------打电话(tcp)
不可靠传输-----数据可以直接发送,传输效率高,可靠性低-----短信(udp)

tips:
网络层及以下的通信为点对点通信

传输层的通信为端到端通信

PDU: 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是指对等层次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

  • 物理层的 PDU是数据位 bit
  • 数据链路层的 PDU是数据帧 frame
  • 网络层的PDU是数据包 packet
  • 传输层的 PDU是数据段 segment
  • 其他更高层次的PDU是消息 message

封装过程:
应用层 首先将数据分片( 不可能将整个文件直接传输过去文件过大等因素) 数据变成bit流

传输层: 接收上一层的分片数据,加入tcp头部地址 变成数据段,(传输层功能)

网络层:接收数据段加入 ip头部 变成 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 接收数据包 加入 MAC 头部 变成 数据帧

物理层:接收数据帧,变成信号


*☆数据封装: 报文

传输层: tcp或udp头部+ 上层数据 数据段

网络层: ip头部+ tcp或udp头部+ 上层数据 数据包

数据连接层: mac头部+ ip头部+ tcp或udp头部+ 上层数据+ 校验位 数据帧

物理层: bit流

(解包则反过来)


小结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为高三层,是面向用户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为低三层,是面向硬件

网络层及以下的通信为点到点通信(主机与主机)

传输层的通信为端到端(端口到端口)

TCP/IP 参考模型

另外一个著名的模型是 TCP/IP 模型。TCP/IP 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称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指能够在多个不同网络间实现信息传输的协议簇。TCP/IP协议不仅仅指的是TCP 和IP两个协议,而是指一个由FTP、SMTP、TCP、UDP、IP等协议构成的协议簇, 只是因为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和IP协议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TCP/IP协议。

  • TCP/IP 4层模型(思科)
  • TCP/IP 5层模型(华为)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都采用了分层体系结构,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着干个较小且易于处理的子问题。不同的是OSl参考模型划分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参考模型最多划分了5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将OSI参考模型中的高三层合并为一层统称应用层。在层次结构上,两者都采用了分层体系结构,但是TCP/IP参考模型比OSI参考模型更简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I 参考模型没有考虑任何一组特定的协议,因此 OSI 更具有通用性。 而 TCP/IP 参考模型与 TCP/IP 协议簇吻合得很好,虽然该模型不适用于其他任何协议栈, 但如今的网络多以 TCP/IP 协议簇作为基础,这使得在分层设计上没有过多考虑协议的 OSI 分层理念,所以没有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相反,人们更多地应用 TCP/IP 分层模型在 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TCP/IP协议族的组成

层级功能典型协议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和服务HTTP、FTP、SMTP、DNS等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端到端的数据传输,确保可靠性和完整性TCP、UDP
网际层(Internet Layer)数据包的传输、路由和寻址IP、ICMP、ARP等
网络接口层(Network Interface Layer)定义计算机与物理网络之间的接口标准Ethernet、Wi-Fi、PPP等

5 TCP/IP协议族的组成

模型层协议
物理层IEEE802.3有线局域网(以太网)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
数据链路层Point-to-Point Protocol
网络层IP (ICMP IGMP ARP RARP)
传输层TCP UDP
应用层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物理层:

  • IEEE802.3有线局域网(以太网)
  •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

数据链路层:

  • 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PPP协议是目前广域网上应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它的优点在于简单、具备用户验证能力、可以解决IP分配等。

网络层: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而 IP 又由四个支撑协议 组成:

  • ARP(地址解析协议): 是将IP地址转换成物理mac地址 的协议

  • 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 是根据物理mac地址转换成IP地址的协议

  •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ping 网络双向连通性检测 检测网络连通性
    (网络当中,有去有回才叫一次完整的通信)

  • 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一个组播协议,该协议运行在主机和组播路由器之间
    单播:1对1发消息 私聊
    组播:只对一部分人发消息 全班中的某 一组
    广播:对所有人发消息 全班

传输层

  • TCP :传输控制协议 可靠协议 (安全性高,速度慢)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不可靠协议(安全性不高,速度快)
    应用层: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简单的请求-响应协议,现在主要的场景是web服务,就是网页的传输,默认使用tcp的80端口 http

  • HTTPs:是以安全为目标的 HTTP 通道,在HTTP的基础上通过传输加密和身份认证保证了传输过程的安全性,默认使用tcp的443端口 当当买书,

  • FTP文件传输协议: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提供交互式的访问,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与格式,并允许文件具有存取权限,默认使用tcp的20,21端口

  •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是一个小而易于实现的文件传送协议,TFTP只支持文件传输,不支持交互,没有庞大的命令集。也没有目录列表功能,以及不能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默认使用udp的69端口

  •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专门设计用于在 IP 网络管理网络节点(服务器、工作站、路由器、交换机及HUBS等)的一种标准协议,默认使用udp的161端口

  •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一组用于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并且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用于邮件的发送,默认使用tcp的25端口

  • POP3邮局协议版本3:用于邮件的接收,默认使用tcp的110端口

  • telnet远程登陆协议:一种字符模式的终端服务,可以使用户通过网络进入远程主机或网络设备,然后对远程主机或设备进行操作,默认使用tcp的23端口

  • ssh安全的远程登陆协议,默认使用tcp的22端口ssh

  • DNS 域名解析系统: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默认使用tcp和udp的53端口 www.baidu.com ip地址 dns udp tcp 程序 进程: 运行中的程序0-65535

  •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指的是由服务器控制一段IP地址范围,客户机登录服务器时就可以自动获得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默认使用udp的67和68端口。分配ip地址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mg

5G技术规范

3GPP

3GPP) 成立于1998年12月,多个电信标准组织伙伴共同签署了《第三代伙伴计划协议》。3GPP最初的工作范围是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制定全球适用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报告。3GPP的目标是实现由]2G网络到3G网络的平滑过渡,保证未来技术的后向兼容性,支持轻松建网及系统间的漫游和兼容性

理想的网络设计

1核心层--------高速转发数据包(流量高速转)-------三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网络层

2汇聚层---------流量控制、转发数据-(对流量)-------三层交换机 网络 层

3接入层---------提供尽可能多的接口(20接口)------二层交换机 数据链路层

请添加图片描述

4G)模型

从上到下依次为:

NAS 层:Non-Access Stratum; 非接入层

RRC 层:Radio Resource Control; 无线资源控制层

PDCP 层: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分组数据汇聚

RLC 层:Radio Link Con trol; 无线链路

MAC 层: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层

PHY 层:Physical。物理层

5G) 模型
用户面(User Plane):用户面负责承载和传输用户数据,包括音频、视频、图像和其他应用数据。用户面的设计旨在提供高带宽、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

控制面(Control Plane):控制面负责处理信令和控制信息,用于管理和控制用户数据的传输。控制面的设计旨在提供高效的网络管理和资源控制。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它涉及调制解调、信道编码解码、功率控制和多天线技术等方面,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频谱效率的提高。

链路层(Link Layer):链路层负责在无线链路上进行数据的分段、组装、调度和错误检测等操作。它还处理无线资源管理、调度算法和协议选择等功能。

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负责网络间的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它提供了IP地址分配、路由协议和移动性管理等功能,以实现跨网络的数据传输和连接管理。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和流量控制。它提供了可靠的传输机制和拥塞控制算法,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包括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如视频通话、实时游戏、物联网连接等。它利用下层提供的网络和传输资源,实现各种应用的功能和服务。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各层和对应的协议如下: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传输比特流,将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在物理媒介上进行传输。常见的协议有以太网(Ethernet)、RS-232、USB等。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在物理连接上进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流控制。常见的协议有以太网(Ethernet)、Wi-Fi、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等。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数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传输和路由选择。常见的协议有IP(Internet Protocol)、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等。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负责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数据分段、流量控制和差错恢复等。常见的协议有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等。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连接,提供数据同步和恢复功能。常见的协议有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SSH(Secure Shell)等。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数据的格式化、编解码和加密解密等,确保应用程序之间能够正确地解释数据。常见的协议有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等。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提供用户与网络应用之间的接口,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需求和协议。常见的协议有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等。 请注意,不同的协议可能同时存在于多个层中,且不同的协议栈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配置和实现方式。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