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二)工厂方法模式

模式定义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又称为工厂模式,也叫虚拟构造器(Virtual Constructor)模式或者多态工厂(Polymorphic Factory)模式,它属于类创建型模式。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工厂父类负责定义创建产品对象的公共接口,而工厂子类则负责生成具体的产品对象,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产品类的实例化操作延迟到工厂子类中完成,即通过工厂子类来确定究竟应该实例化哪一个具体产品类。

包含的角色

  1. Product:抽象产品
    工厂方法模式所创建的所有对象的父类,描述所有实例共有的公共接口
  2. ConcreteProduct:具体产品
    工厂方法模式所创建的具体的实例对象
  3. Factory:抽象工厂
    工厂方法模式的核心,所有工厂子类都要实现这个接口
  4. ConcreteFactory:具体工厂
    负责实例化具体的产品对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用代码

工厂方法模式的扩展方式有很多种,下边是工厂方法模式一个比较实用的源代码:

抽象产品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Product {    
     //产品类的公共方法
     public void method1(){
             //业务逻辑处理
     }  
     //抽象方法
     public abstract void method2();    
}

具体产品类

具体的产品类可以有多个,都继承于抽象产品类。


public class ConcreteProduct1 extends Product {
     public void method2() {
             //业务逻辑处理
     }
}
public class ConcreteProduct2 extends Product {
     public void method2() {
             //业务逻辑处理
     }
}

抽象工厂类

抽象工厂类负责定义产品对象的产生:

public abstract class Creator {    
     /*
      * 创建一个产品对象,其输入参数类型可以自行设置
      * 通常为String、Enum、Class等,当然也可以为空
      */        
     public abstract <T extends Product> T createProduct(Class<T> c);
}

具体工厂类

public class ConcreteCreator extends Creator {     
     public <T extends Product> T createProduct(Class<T> c){
             Product product=null;
             try {
                    product = (Product)Class.forName(c.getName()).newInstance();
             } catch (Exception e) {
                    //异常处理
             }
             return (T)product;         
     }
}

客户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reator creator = new ConcreteCreator();
             Product product = creator.createProduct(ConcreteProduct1.class);
             /*
              * 继续业务处理
              */
     }
}

示例代码

//抽象产品 水果
interface Fruit {
    public void grow();
}

//具体产品  Apple
public class Apple implements Fruit {
    @Override
    public void grow() {
        System.out.println("Apple is growing.");
    }
}

//具体产品 Strawberry
public class Strawberry implements Fruit {
    @Override
    public void grow() {
        System.out.println("Strawberry is growing.");
    }
}

//抽象工厂
public interface IFactory {
    Fruit createFruit();
}

//具体工厂 AppleFactory
public class AppleFactory implements I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Fruit createFruit() {
        return new Apple();
    }
}

//具体工厂 StrawBerryFactory
public class StrawBerryFactory implements I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Fruit createFruit() {
        return new Strawberry();
    }
}

public class FactoryMetho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Factory factory=new AppleFactory();
        //工厂子类负责生成具体的产品对象
        Fruit apple=factory.createFruit();
        apple.grow();
    }
}

通过以上代码可以看到,在工厂方法模式中,核心的工厂类不再负责所有产品的创建,而是将具体创建工作交给子类去做。
当系统扩展需要添加新的产品对象时,仅仅需要添加一个具体产品类以及一个具体工厂类,原有工厂对象不需要进行任何修改,也不需要修改客户端

适用环境

  • 一个类不知道它所需要的对象的类: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客户端不需要知道具体产品类的类名,只需要知道所对应的工厂即可,具体的产品对象由具体工厂类创建;客户端需要知道创建具体产品的工厂类。

  • 一个类通过其子类来指定创建哪个对象 :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对于抽象工厂类只需要提供一个创建产品的接口,而由其子类来确定具体要创建的对象,利用面向对象的多态性和里氏代换原则,在程序运行时,子类对象将覆盖父类对象,从而使得系统更容易扩展。

  • 将创建对象的任务委托给多个工厂子类中的某一个,客户端在使用时可以无须关心是哪一个工厂子类创建产品子类,需要时再动态指定,可将具体工厂类的类名存储在配置文件或数据库中。

模式优缺点

优点

  • 良好的封装性,代码结构清晰。基于工厂角色和产品角色的多态性设计是工厂方法模式的关键。它能够使工厂可以自主确定创建何种产品对象,而如何创建这个对象的细节则完全封装在具体工厂内部。工厂方法模式之所以又被称为多态工厂模式,是因为所有的具体工厂类都具有同一抽象父类。

  • 屏蔽产品类。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工厂方法用来创建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同时还向客户隐藏了哪种具体产品类将被实例化这一细节,用户只需要关心所需产品对应的工厂,无须关心创建细节,甚至无须知道具体产品类的类名。

  • 具有可扩展性。使用工厂方法模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在系统中加入新产品时,无须修改抽象工厂和抽象产品提供的接口,无须修改客户端,也无须修改其他的具体工厂和具体产品,而只要添加一个具体工厂和具体产品就可以了。这样,系统的可扩展性也就变得非常好,完全符合“开闭原则”。

缺点

  • 在添加新产品时,需要编写新的具体产品类,而且还要提供与之对应的具体工厂类,系统中类的个数将成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有更多的类需要编译和运行,会给系统带来一些额外的开销。

  • 由于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需要引入抽象层,在客户端代码中均使用抽象层进行定义,增加了系统的抽象性和理解难度

工厂方法模式的扩展:

(1)简单工厂模式

当一个模块只需要一个工厂类时,我们可以将抽象工厂类kill掉,然后将具体工厂类中制造产品的方法前面加static关键字,工厂方法模式就变为了简单工厂模式。该模式是工厂方法模式的弱化,因为简单,所以称为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 Pattern),也叫做静态工厂模式。在实际项目中,采用该方法的案例还是比较多的,其缺点是工厂类的扩展比较困难,不符合开闭原则,但它仍然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设计模式。
(2)多工厂模式

当遇到一个复杂的项目,初始化一个对象很费事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多工厂模式,即一个工厂只生产特定的某种产品,实现了单一职责。每一个产品类都对应了一个创建类,好处就是创建类的职责清晰,而且结构简单,但是给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要扩展一个产品类,就需要建立一个相应的工厂类,这样就增加了扩展的难度。因为工厂类和产品类的数量相同,维护时需要考虑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当然,在复杂的应用中一般采用多工厂的方法,然后再增加一个协调类,避免调用者与各个子工厂交流,协调类的作用是封装子工厂类,对高层模块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

————————————————
参考文章:https://blog.csdn.net/qq_25827845/article/details/52503884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