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 封装、继承

Java 变量类型

普通变量 直接赋值

  • 引用变量 引用了一个内存地址

  • 匿名对象 没有引用类型变量指向的对象

  • 优点:使用之后直接从内存中消失 不会长期占用内存 适用于仅仅偶尔使用的场景

  • 缺点:因为使用之后直接从内存中消失 如果频繁使用该对象需要频繁在内存中创建和回收该对象 创建和回收过程都要消耗系统资源 建议频繁使用对象尽量使用引用类型变量引用

  • 成员变量 在类中定义,用来描述对象将要有什么

    • 在类的方法中定义,在方法中临时保存数据

      •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

        • a)作用域不同 局部变量的作用域仅限于定义它的方法 成员变量的作用域在整个类内部都是可见的

        • b)初始值不同 成员变量有默认的初始值 局部变量没有默认的初始值,必须自行设定初始值

        •  c)同名变量不同 在同一个方法中,不允许有同名的局部变量 在不同的方法中,可以有同名的局部变量

        • d)存储位置不同 成员变量是在对象创建以后存在于堆中,对象回收时,成员变量消失 局部变量是在方法被调用时存在于栈中,方法调执行结束,从栈中清除

        • e)生命周期不同 对象的创建而创建,对象回收时,成员变量消失 随着方法的调用被创建,方法执行结束,从栈中清除

在Java语言中,所有的变量在使用前必须声明。

以下列出了一些变量的声明实例。

// 声明三个int型整数:a、 b、c 
int a, b, c;    
// 声明三个整数并赋予初值 
int d = 3, e = 4, f = 5; 
// 声明并初始化 z
byte z = 22;     
 // 声明并初始化字符串 s
String s = "runoob";  
 // 声明了双精度浮点型变量 pi
double pi = 3.14159; 
 // 声明变量 x 的值是字符 'x'。
char x = 'x';    

Java语言支持的变量类型有:

  • 类变量:独立于方法之外的变量,用 static 修饰。

  • 实例变量(成员变量):独立于方法之外的变量,不过没有 static 修饰。

  • 局部变量:类的方法中的变量。

实例

public class Variable{ 
    // 类变量
    static int allClicks=0;    
     // 实例变量
    String str="hello world";  
    public void method(){         
        // 局部变量
        int i =0;  
             
    } 
}


Java 局部变量

  • 局部变量声明在方法、构造方法或者语句块中;

  • 局部变量在方法、构造方法、或者语句块被执行的时候创建,当它们执行完成后,变量将会被销毁;

  • 访问修饰符不能用于局部变量;

  • 局部变量只在声明它的方法、构造方法或者语句块中可见;

  • 局部变量是在栈上分配的。

  • 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值,所以局部变量被声明后,必须经过初始化,才可以使用。

实例 1

在以下实例中age是一个局部变量。定义在pupAge()方法中,它的作用域就限制在这个方法中。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void pupAge(){      
        int age = 0;      
        age = age + 7;      
        System.out.println("小狗的年龄是: " + ag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est test = new Test();      
        test.pupAge();   
    } 
}

以上实例编译运行结果如下:

小狗的年龄是: 7

实例 2

在下面的例子中 age 变量没有初始化,所以在编译时会出错: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void pupAge(){      
        int age;      
        age = age + 7;      
        System.out.println("小狗的年龄是 : " + ag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est test = new Test();      
        test.pupAge();   
    } 
}

以上实例编译运行结果如下:

//variable number might not have been initialized
// 变量号可能尚未初始化
age = age + 7;
         ^
1 error

实例变量

  • 实例变量声明在一个类中,但在方法、构造方法和语句块之外;

  • 当一个对象被实例化之后,每个实例变量的值就跟着确定;

  • 实例变量在对象创建的时候创建,在对象被销毁的时候销毁;

  • 实例变量的值应该至少被一个方法、构造方法或者语句块引用,使得外部能够通过这些方式获取实例变量信息;

  • 实例变量可以声明在使用前或者使用后;

  • 访问修饰符可以修饰实例变量;

  • 实例变量对于类中的方法、构造方法或者语句块是可见的。一般情况下应该把实例变量设为私有。通过使用访问修饰符可以使实例变量对子类可见;

  • 实例变量具有默认值。

  • 数值型变量的默认值是0,

  • 布尔型变量的默认值是false,

  • 引用类型变量的默认值是null。

  • 变量的值可以在声明时指定,也可以在构造方法中指定;

  • 实例变量可以直接通过变量名访问。但在静态方法以及其他类中,就应该使用完全限定名:ObejectReference.VariableName。

  • 成员变量可以通过类的实例化对象名点方法名的方式调用静态方法 也可以通过类的实例化对象名点方法名的方式调用非静态方法

实例

public class Employee{   
    // 这个实例变量对子类可见   
    public String name;   
    // 私有变量,仅在该类可见   
    private double salary;   
    //在构造器中对name赋值   
    public Employee (String empName){      
        name = empName;   
    }  
    //设定salary的值   
    public void setSalary(double empSal){      
        salary = empSal;   
    }     
    // 打印信息   
    public void printEmp(){      
        System.out.println("名字 : " + name );     
        System.out.println("薪水 : " + salar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Employee empOne = new Employee("RUNOOB");      
        empOne.setSalary(1000.0);      
        empOne.printEmp();  
    } 
}

以上实例编译运行结果如下:

$ javac Employee.java 
$ java Employee
名字 : RUNOOB
薪水 : 1000.0

类变量(静态变量)

  • 类变量也称为静态变量,在类中以 static 关键字声明,但必须在方法之外。

  • 无论一个类创建了多少个对象,类只拥有类变量的一份拷贝。

  • 静态变量除了被声明为常量外很少使用,静态变量是指声明为 public/private,final 和 static 类型的变量。静态变量初始化后不可改变。

  • 静态变量储存在静态存储区。经常被声明为常量,很少单独使用 static 声明变量。

  • 静态变量在第一次被访问时创建,在程序结束时销毁。

  • 与实例变量具有相似的可见性。但为了对类的使用者可见,大多数静态变量声明为 public 类型。

  • 默认值和实例变量相似。

  • 数值型变量默认值是 0,

  • 布尔型默认值是 false,

  • 引用类型默认值是 null。

  • 变量的值可以在声明的时候指定,也可以在构造方法中指定。此外,静态变量还可以在静态语句块中初始化。

  • 静态变量可以通过:ClassName.VariableName的方式访问。

  • 静态方法可以通过类名点方法名的方式调用 但是不能通过类名点方法名的方式调用非静态方法

  • 类变量被声明为 public static final 类型时,类变量名称一般建议使用大写字母。如果静态变量不是 public 和 final 类型,其命名方式与实例变量以及局部变量的命名方式一致。

实例:

public class Employee {    
    //salary是静态的私有变量    
    private static double salary;    
    // DEPARTMENT是一个常量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DEPARTMENT = "开发人员";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alary = 10000;        
        System.out.println(DEPARTMENT+"平均工资:"+salary);   
    } 
}

以上实例编译运行结果如下:

开发人员平均工资:10000.0

注意:如果其他类想要访问该变量,可以这样访问:Employee.DEPARTMENT

访问修饰符

类别关键字说明
访问修饰符public公共的
访问修饰符protected受保护的
访问修饰符default默认的
访问修饰符private私有的

  • Java中,可以使用访问控制符来保护对类、变量、方法和构造方法的访问。Java 支持 4 种不同的访问权限。

  • public :对所有类可见。使用对象:类、接口、变量、方法

  • protected : 对同一包内的类和所有子类可见。使用对象:变量、方法。 注意:不能修饰类(外部类)

  • default (即默认,什么也不写): 在同一包内可见,不使用任何修饰符。使用对象:类、接口、变量、方法。

  • private : 在同一类内可见。使用对象:变量、方法。 注意:不能修饰类(外部类)

  • this 方法的调用者 谁调用我 我就是谁

  • this 在此处的含义是调用本类中的成员变量

1、Java 封装


在面向对象程式设计方法中,封装(英语:Encapsulation)是指一种将抽象性函式接口的实现细节部分包装、隐藏起来的方法。

封装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保护屏障,防止该类的代码和数据被外部类定义的代码随机访问。

要访问该类的代码和数据,必须通过严格的接口控制。

封装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我们能修改自己的实现代码,而不用修改那些调用我们代码的程序片段。

适当的封装可以让程式码更容易理解与维护,也加强了程式码的安全性。

封装的优点

    1. 良好的封装能够减少耦合。

    1. 类内部的结构可以自由修改。

    1. 可以对成员变量进行更精确的控制。

    1. 隐藏信息,实现细节。


实现Java封装的步骤

  1. 修改属性的可见性来限制对属性的访问(一般限制为private),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这段代码中,将 nameage 属性设置为私有的,只能本类才能访问,其他类都访问不了,如此就对信息进行了隐藏。

  1. 对每个值属性提供对外的公共方法访问,也就是创建一对赋取值方法,用于对私有属性的访问,例如:

public class Person{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int getAge(){      
        return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

this关键字指向的是当前对象的引用

采用 this 关键字是为了解决实例变量(private String name)和局部变量(setName(String name)中的name变量)之间发生的同名的冲突。


实例

java封装类的例子:


public class Person {
    /**
     * 昵称
     */
    private String nickName;
    /**
     * 性别 1 代表男性 0 代表女性
     */
    private int gender;
    /**
     * 年龄
     */
    private int age;
​
    public String getNickName() {
        return nickName;
    }
​
    public void setNickName(String nickName) {
    //  this关键字指向的是当前对象的引用
    //  指的是访问类中的成员变量,用来区分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重名问题)
        this.nickName = nickName;
    }
​
    public int getGender() {
        return gender;
    }
​
    public void setGender(int gender) {
        this.gender = gender;
    }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
​

以上实例中public方法是外部类访问该类成员变量的入口。

通常情况下,这些方法被称为getter和setter方法。

因此,任何要访问类中私有成员变量的类都要通过这些getter和setter方法。

通过如下的例子说明Person类的变量怎样被访问:


public class Person02Test02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person.setAge(1);
        person.setGender(18);
        person.setNickName("小白");
        System.out.println("名字 -->> " + person.getAge());
        System.out.println("\n性别 -->> " + (person.getGender() == 1 ? "精神小伙" : "扒蒜老妹儿"));
//      Incompatible operand types String and int
//      操作数类型String和int不兼容
//      System.out.println("名字" + person.getNickName() 
//        + "性别" + person.getGender() == 1 ? "精神小伙" : "扒蒜老妹儿");
        System.out.println("名字 -->> " + person.getNickName() + 
                           "\n性别 -->> " + (person.getGender() == 1 ? "精神小伙" : "扒蒜老妹儿"));
​
    }
​
}

以上代码编译运行结果如下:

名字 -->> 1
​
性别 -->> 扒蒜老妹儿
名字 -->> 小白
性别 -->> 扒蒜老妹儿

构造方法

当一个对象被创建时候,构造方法用来初始化该对象。构造方法和它所在类的名字相同,但构造方法没有返回值。

通常会使用构造方法给一个类的实例变量赋初值,或者执行其它必要的步骤来创建一个完整的对象。

不管你是否自定义构造方法,所有的类都有构造方法,因为 Java 自动提供了一个默认构造方法,默认构造方法的访问修饰符和类的访问修饰符相同(类为 public,构造函数也为 public;类改为 protected,构造函数也改为 protected)。

一旦你定义了自己的构造方法,默认构造方法就会失效。

有参构造方法

定义一个person抽象类,含有构造方法


​
/**
 * person类 含有有参构造方法
 */
public class Person {
    /**
     * 昵称
     */
    private String nickname;
    /**
     * 年龄
     */
    private int age;
    /**
     * 性别
     */
    private int gender;
​
    /**
     * 全参构造方法
     * 
     * @param nickname 昵称
     * @param age      年龄
     * @param gender   性别
     */
    public Person(String nickname, int age, int gender) {
        this.nickname = nickname;
        this.age = age;
        this.gender = gender;
​
    }
​
    public String getNickname() {
        return nickname;
    }
​
    public void setNickname(String nickname) {
        this.nickname = nickname;
    }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public int getGender() {
        return gender;
    }
​
    public void setGender(int gender) {
        this.gender = gender;
    }
​
}

定义一个person测试类,实现person类的属性和构造方法


public class PersonTest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小白", 18, 1);
        System.out.println("昵称\t" + person.getNickname() + 
                "\n年龄\t" + person.getAge() + "\n性别\t" + (person.getGender() == 1 ?"精神小伙" : "扒蒜老妹儿") );
​
    }
​
}
​

上面代码输出结构

昵称  小白
年龄  18
性别  精神小伙

无参构造方法

无论什么情况下一定要手写一个无参构造

2、Java 继承


继承的概念

继承是java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一块基石,因为它允许创建分等级层次的类。

继承就是子类继承父类的特征和行为,使得子类对象(实例)具有父类的实例域和方法,或子类从父类继承方法,使得子类具有父类相同的行为。

生活中的继承:

兔子和羊属于食草动物类,狮子和豹属于食肉动物类。

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又是属于动物类。

所以继承需要符合的关系是:is-a,父类更通用,子类更具体。

虽然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都是属于动物,但是两者的属性和行为上有差别,所以子类会具有父类的一般特性也会具有自身的特性。

类的继承格式

在 Java 中通过 extends 关键字可以申明一个类是从另外一个类继承而来的,一般形式如下:

类的继承格式

class 父类 { } class 子类 extends 父类 { }

为什么需要继承

接下来我们通过实例来说明这个需求。

开发动物类,其中动物分别为企鹅以及老鼠,要求如下:

  • 企鹅:属性(姓名,id),方法(吃,睡,自我介绍)

  • 老鼠:属性(姓名,id),方法(吃,睡,自我介绍)

企鹅类:

public class Pengui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id;     
    public Penguin(String myName, int  myid) {         
        name = myName;         
        id = myid;     
    }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name+"正在吃");     
    }    
    public void sleep(){        
        System.out.println(name+"正在睡");    
    }    
    public void introduction() {         
        System.out.println("大家好!我是"         
                           + id + "号" + name + ".");     
    }  
}

老鼠类:

public class Mous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id;     
    public Mouse(String myName, int  myid) {         
        name = myName;         
        id = myid;     
    }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name+"正在吃");     
    }    
    public void sleep(){        
        System.out.println(name+"正在睡");    
    }    
    public void introduction() {         
        System.out.println("大家好!我是"         
                           + id + "号" + name + ".");     
    }  
}

从这两段代码可以看出来,代码存在重复了,导致后果就是代码量大且臃肿,而且维护性不高(维护性主要是后期需要修改的时候,就需要修改很多的代码,容易出错),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两段代码的问题,就需要继承,将两段代码中相同的部分提取出来组成 一个父类:

公共父类:

public class Animal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id;     
    public Animal(String myName, int myid) {         
        name = myName;         
        id = myid;    
    }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name+"正在吃");     
    }    
    public void sleep(){        
        System.out.println(name+"正在睡");    
    }    
    public void introduction() {         
        System.out.println("大家好!我是"         
                           + id + "号" + name + ".");     
    }  
}

这个Animal类就可以作为一个父类,然后企鹅类和老鼠类继承这个类之后,就具有父类当中的属性和方法,子类就不会存在重复的代码,维护性也提高,代码也更加简洁,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复用性主要是可以多次使用,不用再多次写同样的代码) 继承之后的代码:

企鹅类:

public class Penguin extends Animal {     
    public Penguin(String myName, int myid) {         
        super(myName, myid);     
    }  
}

老鼠类:

public class Mouse extends Animal {     
    public Mouse(String myName, int myid) {         
        super(myName, myid);     
    }  
}

继承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 Java 不支持多继承,但支持多重继承。


继承的特性

  • 子类拥有父类非 private 的属性、方法。

  • 子类可以拥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即子类可以对父类进行扩展。

  • 子类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实现父类的方法。

  • Java 的继承是单继承,但是可以多重继承,单继承就是一个子类只能继承一个父类,多重继承就是,例如 B 类继承 A 类,C 类继承 B 类,所以按照关系就是 B 类是 C 类的父类,A 类是 B 类的父类,这是 Java 继承区别于 C++ 继承的一个特性。

  • 提高了类之间的耦合性(继承的缺点,耦合度高就会造成代码之间的联系越紧密,代码独立性越差)。


继承关键字

继承可以使用 extends 和 implements 这两个关键字来实现继承,而且所有的类都是继承于 java.lang.Object,当一个类没有继承的两个关键字,则默认继承object(这个类在 java.lang 包中,所以不需要 import)祖先类。

extends关键字

在 Java 中,类的继承是单一继承,也就是说,一个子类只能拥有一个父类,所以 extends 只能继承一个类。

extends 关键字

public class Animal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id;     
    public Animal(String myName, int myid) {         
        //初始化属性值    
    }     
    public void eat() {  
        //吃东西方法的具体实现  
    }     
    public void sleep() { 
        //睡觉方法的具体实现  
    }  
}   
public class Penguin  extends  Animal{  }

implements关键字

使用 implements 关键字可以变相的使java具有多继承的特性,使用范围为类继承接口的情况,可以同时继承多个接口(接口跟接口之间采用逗号分隔)。

implements 关键字

public interface A {    
    public void eat();    
    public void sleep(); 
}  
public interface B {    
    public void show(); 
}  
public class C implements A,B { }

super 与 this 关键字

super关键字:我们可以通过super关键字来实现对父类成员的访问,用来引用当前对象的父类。

this关键字:指向自己的引用。

实例

class Animal {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animal : eat");  
    }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dog : eat"); 
    }  
    void eatTest() {    
        this.eat();   
        // this 调用自己的方法    
        super.eat();  
        // super 调用父类方法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imal a = new Animal();    
        a.eat();    
        Dog d = new Dog();    
        d.eatTest();  
    } 
}

输出结果为:

animal : eat
dog : eat
animal : eat

final 关键字

final 可以用来修饰变量(包括类属性、对象属性、局部变量和形参)、方法(包括类方法和对象方法)和类。

final 含义为 "最终的"。

使用 final 关键字声明类,就是把类定义定义为最终类,不能被继承,或者用于修饰方法,该方法不能被子类重写:

  • 声明类:

    final class 类名 {
        //类体
    }

  • 声明方法:

    修饰符(public/private/default/protected) final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
        //方法体
    }

注: final 定义的类,其中的属性、方法不是 final 的。


构造器

子类是不继承父类的构造器(构造方法或者构造函数)的,它只是调用(隐式或显式)。如果父类的构造器带有参数,则必须在子类的构造器中显式地通过 super 关键字调用父类的构造器并配以适当的参数列表。

如果父类构造器没有参数,则在子类的构造器中不需要使用 super 关键字调用父类构造器,系统会自动调用父类的无参构造器。

实例

class SuperClass {  
    private int n;  
    SuperClass(){    
        System.out.println("SuperClass()");  
    }  
    SuperClass(int n) {    
        System.out.println("SuperClass(int n)");    
        this.n = n;  
    } 
} 
// SubClass 类继承 
class SubClass extends SuperClass{  
    private int n;    
    SubClass(){ 
        // 自动调用父类的无参数构造器    
        System.out.println("SubClass"); 
    }      
    public SubClass(int n){     
        super(300);  
        // 调用父类中带有参数的构造器    
        System.out.println("SubClass(int n):"+n);    
        this.n = n;  
    } 
} 
// SubClass2 类继承 
class SubClass2 extends SuperClass{  
    private int n;    
    SubClass2(){    
        super(300);  
        // 调用父类中带有参数的构造器    
        System.out.println("SubClass2");  
    }      
    public SubClass2(int n){ 
        // 自动调用父类的无参数构造器    
        System.out.println("SubClass2(int n):"+n);    
        this.n = n;  
    } 
} 
public class TestSuperSub{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SubClass 类继承------");    
        SubClass sc1 = new SubClass();    
        SubClass sc2 = new SubClass(100);     
        System.out.println("------SubClass2 类继承------");    
        SubClass2 sc3 = new SubClass2();    
        SubClass2 sc4 = new SubClass2(200);   
    } 
}

输出结果为:

------SubClass 类继承------
SuperClass()
SubClass
SuperClass(int n)
SubClass(int n):100
------SubClass2 类继承------
SuperClass(int n)
SubClass2
SuperClass()
SubClass2(int n):200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