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M358 双路运放
LM358 是一款双路低功耗的差分式运算放大器。具有单、双电源供电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开环增益、
内部补偿、高共模范围和良好的温度稳定性,以及具有输出短路保护的特点。可应用于传感器的放大电路、
直流放大模块,音频放大电路和传统的运算放大电路中。
1.1 管脚定义
1.2 逻辑框图
1.3 直流电学特性
14 典型应用
1.5 计算放大倍数(增益)
1.6 发相放大器输入输出波形
电路仿真
1.7 实际应用案例
2.LM321 单路运放
LM321 有性能和经济的低功率系统。具有高单位增益频率和指定的 0.4V /μs 的转换率,静态电流仅为 430μA/放大器(5V)。输入共模范
围包括接地,因此该装置能够在单电源应用以及双电源应用中工作。它也能舒适地驱动大的容性负载。
LM321 为 SOT-23 封装。总体来说 LM321 是一个低功耗,宽供电范围的性能运算放大器,可在不牺牲宝贵的电路板空间的情况下,以经
济的价格设计成各种应用。
2.1 主要特性
2.2 简化示意图
2.3 绝对最大额定值
2.4 操作范围
2.5 引脚定义
2.6 主要参数
2.7 典型应用
要使用 LM321 运算放大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通常是通过将电流转换为电压,并通过运算放大器测量这个电压差。最常见的方式是利用 分流电阻(Shunt Resistor),将电流通过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并测量该电阻两端的电压。这个电压与电流成正比,运算放大器可以用来放大这个电压信号,从而实现电流的测量。
步骤说明
-
选择分流电阻(Shunt Resistor):
- 电流通过分流电阻时,会在电阻两端产生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电压 V = I × R V = I \times R V=I×R,其中 I I I 是电流, R R R 是分流电阻的阻值。
- 选择分流电阻时要考虑:电阻值要尽可能小,以减少电流测量中的功耗;同时要确保电压信号足够大,以便能够被运算放大器有效放大。
-
连接分流电阻:
- 将分流电阻串联在待测电流路径中。例如,电流源和负载之间可以插入分流电阻。
- 电流流过该电阻时,会在电阻两端产生电压差,这个电压差与电流成正比。
-
连接 LM321 运算放大器:
- 将 LM321 连接为差分放大器(差动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在分流电阻两端,以放大电阻两端的电压。
- 非反向输入端(+) 连接到分流电阻的正端。
- 反向输入端(-) 连接到分流电阻的负端。
-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将输出一个与电流成正比的电压信号。
-
运算放大器的增益设置:
- 运算放大器的增益由反馈电阻决定。选择合适的反馈电阻可以调整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比例,从而根据电阻两端的电压来计算电流。
- 例如,增益
A
A
A (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器)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
A = 1 + R f R i n A = 1 + \frac{R_f}{R_{in}} A=1+RinRf
其中 R f R_f Rf 是反馈电阻, R i n R_{in} Rin 是输入电阻。
-
测量和计算电流:
- 通过测量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
V
o
u
t
V_{out}
Vout ,可以反推出分流电阻两端的电压
V
s
h
u
n
t
V_{shunt}
Vshunt,进而计算电流:
I = V s h u n t R I = \frac{V_{shunt}}{R} I=RVshunt
其中, R R R 是分流电阻的阻值。
- 通过测量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
V
o
u
t
V_{out}
Vout ,可以反推出分流电阻两端的电压
V
s
h
u
n
t
V_{shunt}
Vshunt,进而计算电流:
举个简单例子:
-
假设你选择了一个 0.1 Ω 0.1 \, \Omega 0.1Ω 的分流电阻,并将其放置在电流路径中。
-
如果你设置 LM321 的增益为 100,那么如果电流为 1A,分流电阻上的电压将为:
V s h u n t = I × R = 1 A × 0.1 Ω = 0.1 V V_{shunt} = I \times R = 1A \times 0.1\Omega = 0.1V Vshunt=I×R=1A×0.1Ω=0.1V
然后,运算放大器会将此电压放大 100 倍,输出电压为 10V。通过测量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你可以反向计算电流值。
注意事项:
- 确保分流电阻的功耗不会对测量产生不利影响。可以选择电阻功率较大的分流电阻,或者选择较小的电流范围。
- 运算放大器的输入偏置电流可能对低电流测量产生一定影响,可以选择低偏置电流的运算放大器,或者通过补偿来减小误差。
- 对于较大的电流,分流电阻的电压降可能较大,这时可以选择低值的电阻来降低功耗和误差。
这样,LM321 就可以用于测量电流了。
差分放大器
(电路仿真链接)
在使用 LM321 运算放大器测量电流的过程中,如何确保信号输入并放大信号是非常关键的。接下来我会详细解释这些步骤。
1. 信号输入
要确保信号正确输入运算放大器,首先需要知道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如何与分流电阻连接。
-
非反向输入端(+):连接到分流电阻的正端。这意味着当电流通过分流电阻时,非反向输入端会接收到从电流流过电阻所产生的电压信号。这个电压信号是由电流产生的电压降,它与电流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 V = I × R V = I \times R V=I×R)。
-
反向输入端(-):连接到分流电阻的负端。反向输入端通常用于差分放大器(差动放大器)的配置,在这里它与非反向输入端形成一个反馈回路,通过反馈调节信号的放大程度。反向输入端的接法确保了输入信号的差异能够被有效放大。
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输入端的电压差来计算放大后的信号。运算放大器会尝试使两个输入端的电压相等(通过负反馈机制)。在差动放大器的配置中,输入电压差是关键信号。
2. LM321 放大信号的过程
运算放大器(包括 LM321)的核心功能是放大输入信号。放大信号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输入信号差异:LM321 的非反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之间会有电压差。这是因为电流通过分流电阻时会在电阻两端产生电压,LM321 就是利用这个电压差来工作。
-
负反馈机制:运算放大器的增益(即信号放大的倍数)通过反馈电阻 R f R_f Rf 和输入电阻 R i n R_{in} Rin 的比例来确定。负反馈机制确保了输出信号的幅度是由输入电压差和增益共同决定的。
-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会根据输入信号和增益决定输出电压,公式为:
V o u t = A × ( V + − V − ) V_{out} = A \times (V_{+} - V_{-}) Vout=A×(V+−V−)
其中 A A A 是增益, V + V_{+} V+ 和 V − V_{-} V− 分别是非反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的电压。
-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会根据输入信号和增益决定输出电压,公式为:
-
增益设置:通过设置反馈电阻 R f R_f Rf 和输入电阻 R i n R_{in} Rin,可以调整运算放大器的增益 A A A:
A = 1 + R f R i n A = 1 + \frac{R_f}{R_{in}} A=1+RinRf- 这个增益决定了运算放大器对输入信号的放大倍数。如果增益设置为 100,输入信号的电压差将被放大 100 倍,从而提供更高的输出电压。
3. 信号输出
通过上述步骤,运算放大器将输入信号放大,输出一个与电流(通过分流电阻产生的电压)成正比的电压信号。这个输出电压可以用于进一步的测量或处理。
- 通过测量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
V
o
u
t
V_{out}
Vout,你可以反推出通过分流电阻的电流大小。因为电流大小与分流电阻两端的电压
V
s
h
u
n
t
V_{shunt}
Vshunt 成正比,而这个电压在经过运算放大器放大后,可以通过下式计算电流:
I = V s h u n t R I = \frac{V_{shunt}}{R} I=RVshunt
总结起来,信号通过分流电阻输入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通过负反馈机制放大输入电压差,输出一个放大的电压信号,进而可以根据输出电压来计算电流。
参考资料
- [1] 《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章 直流放大器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聂广林编
第一节 直流放大器
- 放大器级键信号耦合方式:
- (1) 阻容耦合 (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 (2) 变压器耦合 (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 (3) 直接耦合 (放大直流信号)
- 直接耦合放大器的两个问题
- 相互影响
- 零点漂移
【阻容耦合】与【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信号也为零。
在【直流放大器】中,电源电压波动
或温度变化
等因素会使放大器的工作点不稳定,造成无输人信号时,输出端电压V会偏离零点,出现忽大忽小、忽快忽慢的无规则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零点漂移
”,简称“零漂”。
第二节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使用很广泛的集成放大电路既可以放大交流信号,也可以放大直流信号,它实质上是具有很高环放大倍数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器,简称“运放”。
差动放大器
共模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同。它是影响差动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无用信号,应该予以抑制。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理想运放’虚短’ 和 ‘虚断’
第三节 基本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
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器
第四节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加法器
减法器
信号变换电路
电压 - 电流
第五节 使用集成运放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