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中国史》笔记——关于李约瑟问题的思考

本文深入探讨了李约瑟问题,即为何科学和工业革命未在中国近代发生。从资本、制度、地理和思想四个方面分析,指出资本是直接原因,制度、地理和思想是间接原因,强调了资本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紧密关系。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个问题被称之为李约瑟问题。李约瑟问题确实很值得探讨,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拥有灿烂的文明和技术成就,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1 。有资料显示,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骤降为只占0.4%2
我认为,要想探讨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应该采取两面对比的思维态度,一来要探究中国为何没有发生,二来还要探讨为何诞生在西方。而要探讨这两面性的问题,更进一步的,我认为应该先好好讨论什么是科学、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以及近代科学的起点在哪,然后才有合理的证据充分讨论诞生的原因。

科学与技术

对于科学史,人们惯于区分古代与近代。然而,这古代与近代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其间分界的标准是什么?分界在何时?都是需要在本节加以讨论的问题。
《世界观》3 一书将西方世界观以十六世纪为界限,把世界观一分为二。同样,我也认为将科学从十六世纪一分为二作为近代和古代的分界线是合理的。分界前后世界观根本上的不同,就是对待科学的态度的不同,也就是“归纳”与“演绎”的不同:现在社会中提倡的是“怀疑科学的正确性”,也就是说科学结论不是真理,大部分是通过归纳得到的,并不具有绝对的正确性。在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中,是前提正确性导致结论必然正确性,而一旦前提错误,那么结论无论真假都没有意义了。两者的不同是对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的不同,在十六世纪后,人们试图将科学盖成一座大厦,并试图让大厦的根基牢固,尽管后面量子力学的出现差点让大厦毁于一旦,但也从侧面说明“怀疑科学的正确性”的存在4
将十六世纪划为界限,也是说明之前的科学不具有指导意义。我在探讨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时,发现在这之前,科学在技术之后,人们先有实践经验,先掌握了技术,然后才在技术中抽离出思想方法,抽离出科学。古代科学是看到现象才推论本质,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月下区由四种基本元素组成:土水气火,每种元素有其自身的性质。土有天然的向着宇宙中心运动的趋势,所以岩石会跌落到地上;水也有着天然的向宇宙中心运动的趋势,不过比较弱,所以水和泥土混合后,泥土会在水的下面;气会天然的向土、水元素以上,火以下的区域运动,所以把气打入水中,气泡会从水中升起来;火有天然的远离宇宙中心的趋势,这就是为什么火会向上燃烧。而在十六世纪之后的近现代,尤其是到了现代,科学与技术的界限逐渐模糊起来。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密不可分,几乎被看作是同一范畴;另一方面,二者的任务、目的和实现过程不同,在其相互联系中又相对独立地发展。科学是理论,技术是实践;科学是知识形态,技术是物化形态。在现代更是如此,研究计算机人工智能算法的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原来研究到深处,数学家早在一两个世纪前把理论构建出来了,早就提供了大部分数学公式。这便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一个例子,所以我说近现代的科学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约瑟夫问题

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我认为归咎于四点:资本、制度、地理、思想。其中,资本是直接原因;制度、地理、思想是间接原因,三者如果细细深究起来,皆是会导致东西方资本问题差异的原因。

近代科学真正蓬勃发展,我认为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众所周知,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纺织业开始的,正巧的是,纺织业其实与中国古代的发明并无二致,尤其是到了宋朝,中国的纺织业也空前的繁荣。那同样都出现了纺织业空前繁荣,为什么中国就没有出现近代科学或者工业革命呢?对此,我想先讨论下资本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资本论》5 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并通过价值构成来表现出来。为了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能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它的公式是 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再回过头考虑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西方?首先要明白,工业革命是从纺织业开始的,要明白工业革命前,英国纺织业其实是很落后的。当时全世界的名牌,是中国和丝绸和印度的棉布。而英国人口稀少导致的人工成本的高昂催生出资本家有充足的动力去改进技术、节约人力。资本天然的具有追求效率的特质,所以资本更喜欢投资科学技术加以回报6 。举个最极端的例子,现在VR、全息投影等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是由色情产业刺激推动的,也就是由色情产业背后的资本推动的,可见资本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由《资本论》我们可以明白,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要实现G-W-G’中∆G的极大增长,最有效最本质的方式就是投资科学技术。所以,促进近代科学诞生在西方的一个原因,我认为也是主要原因就是资本。
要想探究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也需要探究清楚为什么不能诞生在东方。说回到宋朝,很多人片面的认为宋朝在国力上积弱,被外来蛮族侵略,宋朝是个弱国。实际上,宋朝在十二世纪就达到了手工业的空前繁荣,宋朝似乎具备了资本出现的动力。但是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来资本主义制度呢?一部分是“重农抑商”的结果,另一部分我认为是下个朝代元朝造成的。先说重农抑商,中国古代从秦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开始,就是皇权和相权的不断斗争的历史,皇权为了打压其他一切权利,颁布了商人的重税,以及一系列不平等的规定,比如商人不准穿丝绸,不允许坐轿。商人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依附于一些达官显贵,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商人也是政治斗争的产物。即使到了宋朝,手工业极大的发展,也最多不过是为商人争取到了一些利益——宋朝家族的复兴。中国过于强大的中央极权制度、对产业保护的不利以及过高的交易成本,都是资本主义的严重障碍。如果说宋朝出现了资本的苗头,到了元朝,一下子把这点苗头也熄灭了。元朝似乎不把自己当作这片大地的主人,看到什么好就开始掠夺,涸泽而渔7 。所以,中国不存在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
再来谈谈地理因素。阿拉伯的百年翻译运动正是占据了这个优势,作为联通亚非欧大陆的中心位置,人口流动大,文化交流频繁,交融波斯、印度、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古代东西方文化。既然阿拉伯处在了这么一个超然的地理环境中,为什么近代科学没在阿拉伯兴起呢?这得把原因归咎于其种族因素和政治专制上,并且把哲学、医学、高等数学、光学、化学从穆斯林学校给排除,不得不说极大的限制了近代科学的诞生8 。古代中国在地理上不占据优势,往东是海,往西是高山,往南是海,往北环境极差,连唯一的通路都修筑了长城抵御外地,也就是说中国缺乏与外界有效沟通的地理条件,这一点极为不利。中国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为中国后续的统一的思想奠定了基础。再回过头看看欧洲,欧洲整体上是以城邦的形式存在的,实际上城邦之间易守难攻,所以后来欧洲讲究殖民,是对外去开拓土地。开拓土地需要什么呢?也是资本和技术的支持,这又聊回到了第一个话题。
近代科学的精神气质也是决定性的一个因素,从世界观来看中西方出现了很大的不同,西方世界观在之前已经做过详细描述,不再赘述了。中国在分封制时,也出现过类似西方哲学思想的极大繁荣,也就是百家争鸣。但从秦始皇扫六合,建立郡县制,而后焚书坑儒,再到汉反思法家,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汉朝开始,中国思想几乎就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完善了,再也没有新奇的思想出现。所以,中国很难产生西方近代科学那样的观点。但反观西方从中世纪走出来,启蒙运动,文艺复兴,似乎又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1] 李建珊.“李约瑟问题”的多视角解读[J].科学经济社会,2018,36(03):1-8.
[2]余纪广.中国人与中国人的科学精神[J].卷宗,2016,(7):775-775.
[3]Richard Williams. World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M]. 2018
[4]曹天元.上帝掷骰子吗 [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4
[6]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3(09):180-204+208.
[7]吴钩.宋代中国已迈入了近代的门槛[N].南方周末.2014-08-21
[8]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8


  1. 1 ↩︎

  2. 2 ↩︎

  3. 3 ↩︎

  4. 4 ↩︎

  5. 5 ↩︎

  6. 6 ↩︎

  7. 7 ↩︎

  8. 8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