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自动感应门系统的设计


🔥 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的要求和难度不断提升,传统的毕设题目缺少创新和亮点,往往达不到毕业答辩的要求,这两年不断有学弟学妹告诉学长自己做的项目系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为了大家能够顺利以及最少的精力通过毕设,学长分享优质毕业设计项目,今天要分享的是:基于51单片机的自动感应门系统的设计

1.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1.1  单片机的介绍及其工作系统设计

1.1.1  C51单片机的特点

1、与MCS-51单片机产品兼容

2、1000次擦写周期

3、时钟工作频率0~35mhz的一般80510至420mhz.其在实践中的工作频率一般可达48mhz三级数据加密应用程序二级存储器。

4、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5、单片机引脚图结构如下图所示: 

STC89C51引脚结构

stc89c51内部含有8k字节的flash处理器,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其自身消耗能量不大。c51单片机的存储结构和方式采用的是稳定性高方便数据快捷流通的结构,和市面和工业中使用的其他单片机有着同样的功能和工作方式。

STC89C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说明:

VCC:电源正端输入。

VSS:接地。

RST:将单片机重新运行。

EA/VPP:外部访问允许。“EA”是英文“ExternalAccess”的缩写,表示存储外部程序代码,EA一定得接GND,才能实现从0-F的信息获得。

PSEN:控制外部存储器信号的进出。PSEN激活于进行关闸操作时,它有着一半的机器周期;如果不是此操作则不会作业。

ALE:这个引脚是用来将地址锁存的通过信号的流动。

p0口(p0.0―p0.7):p0口一共有8个作业端,进行数据的流通。单片机在编程工作时,p0口接收到需要的指令字节;单片机解码时,另一个p0口将指令字节发送到外部。由低位到高位接口是0.0-0.7。在p0口到p3口中,只有p0口有不能够进行内部上拉操作的电阻。

p1(p1.0―p1.7):p1口有8个作业端,可以在里面完成电阻的上拉操作。p1口输入的时候,它的程序要写成1,采集从外部传来的信息。

p2(p2.0―p2.7):p2口也有8个作业端,电阻上拉同p1。当p2时高的电平时候,我们就能用它来收集信息。

p3(p3.0―p3.7):p3口和其它的口如p1口,p2口一样,也有8个作业端,其内部也都一样是分别配置了四个上或下拉高速缓冲回路电阻的,其中一个放在输出端口上或下拉高速缓冲回路电阻值的级数也可以直接用来作为驱动4个8位ttl输出逻辑的一个入门控制电路。

XTAL1和XTAL2两者的功能就是采集和输送来自反向振荡器的数据。

1.1.2  单片机工作系统设计

单片机中不可或缺的两件东西就是晶振和复位。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各司其职,分别进行着显示时间,提供能源和对单片机的重始化。下面将对单片机时钟源复位电路和地址复位电路分别进行详细的介绍。

(1)时钟电路设计

时钟电路

在使用51单片机进行系统的设计时,晶振电路主要由石英晶体和有着瓷片的电容器组合成。石英晶体常用到的是12mhz或11.0592mhz这两个规格的,与之相配合的连瓷电容区间在20~30pf,这样的电容能够起到令人满意的功能而且使用。晶振电路也叫时钟电路如图3-2,使用的是11.0592mhz的石英晶振,图中显示在上瓷片电容的一端包含着两个30pf的电容另一端接地。

(2)复位电路设计 

如果单片机在作业的时候受到了各方面外加因素的影响导致程序出现故障,那就需要将单片机进行初始化,从头执行原来需要的代码,所以我们就需要设置一个能够方便的进行初始化的电路——复位电路。使stc89c51单片机复位只需要延长复位引脚的作业时间。我们也会使用到对单片机的上电重始化,所以可以添加一个应用于进行上电的按钮。

图3-3为本系统设计的复位电路。能够把上电和手动的重始化复位操作完美结合。上电的重始化操作是需要让系统在开始作业之前进行,对c3电容进行加电操作,此时的RST端口会显示出高电平,它的持续时间与电容加电的时间是相等的,当时间超过两个机器周期的就可以完成了;而手动复位则是在单片机运作时进行的。

复位电路

1.2  热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电路

热电红外检测元件传感器主要检测元件是由氧化锆酸铅类陶瓷,钽酸锂,硫酸三聚糖等多种具有高热电率的材料制成2*1mm尺寸的热电红外检测元件。每个探测器内含一到二个用于探测的器件,以一个反极性传感器连接两个红外探测元件,以有效抑制由于温度的升高和振动引起的红外辐射干涉。热电红外检测元件将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红外线辐射转化成微弱的电压信号,通过安装在传感器探针内的场效应管进行放大并发送输出信号到外部。为了有效提高传感器探针的红外探针分辨率和灵敏度,增加与探针的距离,一般在热电红外传感器的前方可以设置透明塑料制的透镜或菲涅耳光学透镜,将菲涅耳透镜的放大器从上部和下部的2个部分分别从中等分为几个部分,制作一个具有特殊红外光学系统的透镜,与菲涅耳放大器的电路进行组合,将红外辐射信号频率扩大70分贝以上,这样就已经可以准确检测得出了10-20米范围内的各种人类红外辐射行为。

热辐射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元件内部结构和集成电路如图3-4所示。热发射红外传感器是利用热发射的效果,并且被认为是一种温度传感器。这元件是由一种陶瓷压电氧化物或者一种压电氧化物的晶体元件组合构成的,在压电晶体元件的2个电极表面分别制作了一个电极,在热发射传感器的分辨率和监测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变换发生璋t。当温度变化时,热发射放出的效果使得电荷璋q在2个监测电极上同时发生,即在2个电极间可以产生微弱的电压。由于其输出阻抗极高,因此传感器中需要有一个可以进行输出阻抗和温度变换的红外场效应管。利用热辐射红外场效应管所产生的电荷璋q与室内空气环流中的正负离子结合消失,环境中的温度稳定不发生变化时,传感器本身就没有信号输出。当监测人体温度进入需要测量的区域时,由于监测人体的温度和周围环境中监测温度的变化存在差异,如果测量区域产生了三角洲温度t,则就产生信号的输出现象。如果一个人体和动物进入一个可以检测温度的区域后不动,温度就不会发生变化,传感器也没有红外信号输出,因此该红外传感器元件可以很准确地检测到一个人体和其他动物的红外活动。热扩散红外传感器的热电元件结构及内部的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红外传感器主要由热电元件外壳,过滤器,热辐射传感器元件外壳pzt,场效应管过滤器fet等部分构成。其中,过滤器场效应管设置在窗口中,构成了红外线和太阳光通过的窗口。热电元件过滤器场效应管是6mm多层膜对太阳光干涉的过滤器,可以对于太阳光和红外荧光灯的短波长红外辐射进行良好的检测和过滤。红外热电传感器元件外壳pzt的场效应管波长通常是8mm,由于将12mm以内的人体红外信号的微弱和强度变化转换成红外电信号,只对于人体的其他红外辐射敏感,因此,其他红外辐射传感器在瞄准装置和表面上通常都会分别布满特殊的菲涅尔滤波器,可以很有效的避免环境带来的干扰。

热红外感应电路

1.3  LCD1602显示电路

液晶显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了液晶的各种物理特性,通过一定的电压控制其中的显示区域,只要通上电就是可以直接通过液晶显示来实现显示的图形。这种液晶显示器因为具有厚度薄,适合用于直接控制规模较大的集成电路工作,容易的色彩全面的表现特征,现在应用在各种的电子产品,可供显示娱乐。

1.3.1 LCD1602液晶显示

lcd1602的具体中文名字介绍它是一种工业字符型的液晶,作为广泛应用的液晶显示器,它的后缀1602表示的中文名字是16x02,非常简单的解释了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显示16列的2行字符。lcd1602主要是工业的用来接收和显示各种字母、数字、符号的,它的每一个字符都应该是由固定的每一个点阵字符位构成的,所以根据每一个点阵的字符位和数量可以用来形成各种数字,字符和一些常用的字母和符号。这个优点是它的第一个优点,但它的另一个缺点就是由固定的点阵字符位形成的,带字符位的点阵并不多,无法很好的用来表现各种图形。lcd1602由16个点阵的管脚字符位构成,其中p7到p13和p14是工业的用来对接收数据进行显示的,管脚结构如下图。

LCD1602显示电路

1602采用标准的16脚接口,其中

第1脚:GND为电源地

第2脚:VCC接5V电源正极

第3脚: V0是对显示器的色彩对比度的自动调整端

第4脚:rs为选择数据指令寄存器的一种选择,当数据寄存器的位置rs不同时它所选择的指令寄存器也不一样,数据指令寄存器的这种选择对该指令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使新的rs能够得到一个新的高电平;当我们需要正确地选择指令寄存器时则正好与之相反,使它为一个新的低电平。

第5脚:rw为低电平读写信号的电源线,读和写操作分为高低电平,不能出错,否则读写信号是完全无效的。

第6脚:e为一个数据自动使用功能器的端,想要自动通过执行程序读取数据时若是需要执行跳变,令它为一个数据高电平,这个端在任何一个时候重新开始自动使用该数据功能时会被自动激活;在它任何时候需要跳变,令它到一个低电平时,则这个使能端会重新开始自动通过运行系统程序分析所得数据。

第7~14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端。

第15脚:脚背光正极

第16脚:脚背光负极。

特性:一般在3.3V或者5V的稳压电源下即可工作,对比度可以又第3脚调整。

内含复位电路。

有80字节的图形显示器和数据流的存储器ddram。

内部包建有192个5x7点阵的不同字型的多个嵌入式点阵字符一连串同时编码文件发生器例如cgrom,8个点阵字型编码可由每个用户自行选择自定义的5x7的多个点阵类型字符串同时编码发生例如cgram。

1.3.2LCD1602的基本参数及引脚功能

LCD1602参数:

显示容量:16×2个字符

芯片工作电压:4.5—5.5V

工作电流:2.0mA(5.0V)

模块最佳工作电压:5.0V

字符尺寸:2.95×4.35(W×H)mm

引脚功能说明

第1脚:VSS为地电源。

第2脚:VDD接5V正电源。

第3脚:VL用来调整对比度,对比度需要适中调节,不能过高或过低,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我们对对比度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用一个10K的电位器。

第4脚:RS为寄存器选择,数据寄存器和指令寄存器由于它们属性的不同需要在两个相反高低电平时选择使用。

第5脚:r/w为直接通过读写进行显示数字信号的专用数据线,高电平时同样可以读写进行显示读读的操作,低到高电平时同样可以直接读写进行显示读读以及写写的操作。当rs和r/w共同是低电平的时候,可以写入指令或显示数据流并显示消息信号在其中的写入地址和可以直接写入读忙显示信号,可以直接进行写入读取指令或者显示数据。

第6脚:e端为一个高电平经常使用的启动功能端,当它的e端由完成了电平的高到低突变时,液晶模块系统会将收到的命令运转。

第15脚:背光源正极。

第16脚:背光源负极。

1.3.3 LCD1602的指令说明及时序

1602液晶模块内部的控制器共有11条控制指令

1602液晶模块的显示,反应,操作都需要用指令来辅助实现。(说明:1为高电平、0为低电平)

指令1:清楚屏幕信息。

指令2:将光标重置到初始位置。

指令3:光标移动的改变,进行显示,根据电平的高低来让光标做出相应的右左位移。指令s:显示屏幕上文字表示屏幕是否平行移动。从电平高低判断出是否进行平移。

指令4:显示开关控制。开关的显示,光标的开闭与闪烁等控制都是由电平的高与低来分别控制实现的。

指令5:光标或显示移位 S/C:有显示文字移动现象则为高电平,有光标移动则为低电平。

指令6:点阵线路总线显示功能信号显示与指令设置功能命令显示dl:高并低电平时分别为4位双行点阵线路总线和8位双行点阵线路总线n;低并高电平时分别显示为单行双位点阵总线显示和双行点阵显示单位点阵总线字符f;低并高电平时分别为单位双行点阵显示5x7的单行点阵总线显示字符和单行点阵显示5x10的双行点阵显示字符。

指令7:设置ram。

指令8:设置ddram地址。

指令9:读取忙信号和光标地址 BF:表示是否正忙,如果在忙则输出高电平,此时不能进行操作,如果能够进行数据操作则表示输出相反。

指令10:将数据写入其中。

指令11:完成数据读取。

1.4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1.4.1  ULN2003基本参数

表1-6  绝对最大额定值

特点

符号

等级

单位

输出电流(最大值)

IOUT

500

毫安

工作温度

Ţ OPR

85

摄氏度

工作温度

Ţ OPR

-40

摄氏度

储存温度(最大)

Ţ 英镑

150

摄氏度

储存温度(最小值)

Ţ 英镑

-55

摄氏度

输出击穿电压

V CE(SUS)

50

V

表1-7  电气特性

特点

条件

单位

直流电流增益(最小值)

Ĥ FE

-

1000

-

V IN(ON)(最大值)

VIN(ON)

-

24

V

V IN(ON)(最小值)

VIN(ON)

-

2.8

V

推荐系统电源电压(最大值)

V IN(推荐)

-

24

V

推荐系统电源电压(最小值)

V IN(推荐)

-

0

V

1.4.2  ULN2003简介

uln2003有着复杂的组成,在工业设计中经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薄膜晶体管封装使用的是塑料的晶体管。

uln2003的特点:

uln2003中会有一个2.7的基极电阻与它的每一对达林顿相串联,可以在需要的工作电压中对需要的信号进行妥善处理以达到预期的效果。uln2003工作电压高,工作时负载电流大,还有着极高的承受能力,可以在大电器工作需要的电流中也能跟随脚步。

uln2003用于进行大电流的驱动控制,用途繁多,主要是各种工业和科技研究中用来作业,可以直接给继电器提供控制和动力能量。简单地定义来说,uln2003作用就是将电流放大同时将它的推动的能力加强。比如说通过uln2003放大后可以把这些一般输出只有几mA的单片机引脚并无法驱动的电机,继电器等需要500mA才能让直流电机转的设备,经过放大后这些设备就可以很轻松的掌控操作。

1.4.3  电机驱动电路

当步进驱动器的电机接接收到运行的指令,它就可以给驱动器提供动力以按照指令的的速度和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脉冲转动角度(也即俗称的步进脉冲角)。我们的电机可以通过确定和控制角位移大小和指令的传达来保证电机的运作以便可以使电机更好的完成作业,协助完成脉冲定值旋转的操作;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确定和控制角位移和脉冲转动频率的大小来确定和控制驱动电机脉冲转动的速度和脉冲加速度,使得电机转动更加自如和达到理想的水平。

28byj4型电机特性是有着四相八拍,电压为dc5v~dc12v。当对四相步进驱动电机按一定的顺序分别施加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单相通电控制脉冲时,它们就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转动。每一个控制脉冲的信号的发生会改变电机通电后的操控方式以完善的当前形态,也就是它的转子也会进行旋转偏移,偏移出一定的度数。例如电分别接通和关闭时,完成这两个操作时其实就完成了电量的转移。四相步进驱动电机的转子可以在不同的单相通电控制方式下稳定地运行。本设计中,需要对电机调控以便按照我们需要的进行,将电机的in1、in2、in3和in4分别直接连到一台单片机的i/o口p2.3、p2.4、p2.5和p2.6上,该系统的步进电机是用直流电供电的一个四相步进电机,电机进行转动需要控制好电量来调节电机,四相八拍步进电机运行的方式即a-ab-b-bc-c-cd-d-da-a。具体的电路如图。

电机驱动电

2. 系统整体调试

通过对设计好的单片机电路的分析编程好适合的程序用keil_c完成操作,具体操作包括对电路的设计进行更改调测,从而使设计能够精密,准确性高,如果单片机采用了专业型的单片机标准mcs-51内核对单片机进行模拟,那仿真的适用性和数据会更加的可靠,但是他也有复杂性。用于单片机监测和打印显示单片机输出信号的目标单片机的txd引脚同时支持了keilprintf函数,而打印是因为它的个体特性:能够明确的将内部的情况做出反应汇报,提醒并引导设计者进行正确的操作,它主要是能对电路起到很好的防破坏功能,降低损失,模拟器还有这强大的存储和处理功能。

Keil_c软件界面如图

Keil_c软件界面

2.1  系统仿真演示

该系统利用Keiluvision4仿真软件,Keilμvision4将窗口控制系统引入软件,该系统有着灵活可控性,放置位置选择比较随意,窗口小可以进行多个窗口同时开展,可以更好的完成设计。

KeiluVision4软件界面图:

KeiluVision4软件界面图

通过对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我们对本系统进行了仿真操作接下来我们演示系统仿真效果,图为本系统的系统仿真图。

本系统的系统仿真图

2.2  硬件实物的焊接

硬件焊接需要对每一个需要的器件的功能、性能、型号等有着熟悉的认知和规范的操作。

焊接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是用激光进行焊接,但是由于我们的操作比较简便,同时为了预算的考虑,所以本次设计就用的是最为传统的手工焊接,手动操作握烙铁要尤为注意,不能伤到自己。

手工焊接有以下几步:

(1)焊前准备:要焊接就要做到有十足的把握,焊接之前注意焊接物的准备是否充分,质量是否过关,不能让焊接物有所损坏。

(2)焊前等待:焊接时候需要蘸取少许松香到烙铁头,然后再触碰被焊元器件,要细心的等待络铁头变热后在进行

(3)检查焊点:焊接完成之后需对焊接成果进行检查,确保无问题。

焊点的要求:

(1)强大的导电性。

(2)不易损伤。

(3)焊点摩擦力小。

易坏元器件:被焊元器件的种类有很多,分类和应用的途径广泛,为了保证设计的合理和高完成度,易损坏元件需要重视。易损元器件指的是容易损坏的元器件,主要是在焊接过程或者是准备过程中容易被焊坏或者是容易受到其他东西的损害的元器件。所以焊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第一要保证元件的质量,不能再焊接之前就是个损坏的元件,这样会对实验产生极大的干扰,第二将焊接温度控制好,不要过热或者是不热,过热会损害元件同时有能量损失,不热则容易焊不住。第三,精确焊接的位置,如果位置不当会造成元件的美观大打折扣,同时还会费时费力。做好焊接工作会大大提高效率以及完成度,节省时间。

对于焊接过程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焊前多找些其他元件测试焊接的温度,对温度有着熟悉的了解,焊接从小元器件开始,这样有规划的焊接可以避免损失用不到的元器件,可以降低成本。

如图为实物正面图:

实物正面

如图为实物背面图:

实物背面

程序流程图

  • 1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