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转专业又要来了,很多人在问我一些关于基地班的问题
这里给出一些解答:持久更新,占坑(逃
说明
记得有一学长教导我,多数经验分享都具有炫耀的成分。我是信服的。因此下面的内容多多少少有这样成分,这里先表歉意。此外,本文的目的也很直接,我们期待你的加入。虽然苦点累点,但是你的青春收获很多。
第一更:2018/5/8
第二更:2018/5/9
第三更:2018/5/29
第四更:2018/8/01
第五更:2018/9/18
第六更:2018/10/14
第七更:2018/11/17
第八更:2019/4/29 Note:这次邀请了Chuyang来分享一下17/18级的情况
前言
基本上来了基地想,要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就要和假期说再见了。基地班的定位是科研走向,当然也有人说毕业后直接去工作的。其实,单纯说“菁英班”“山大中科合办”之类的,其实还是有分量的。比如,今天上课有老师说,有一个学长(高于15级)貌似被直推去新加坡国立,连面试都不需要,好像就是因为这个名头。
整体情况
该节将被组织为三个部分:18/17/16的情况。
遗憾的是,18级基地班貌似和16/17有较大不同。可以查看相关文件或者咨询SDUCS教务。所以我们只是给出一个大概。
首先贴一下计算机学院的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971年,并在1972年研制成功了DJL-1计算机,其综合性能居全国第三位,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专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排名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四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硕士点, 并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建设方面,学院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经过多年发展现已 形成了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软件与数据工程、智能计算、Web信息技术与应用、几何设计与信息可视化、移动计算 、信息安全与密码学、并行处理与信息检索等多个研究方向。
这里有几个老旧的计算机菁英班连接(14年后貌似就不更了…
传送门1
传送门2
保研政策
17级基地班和之前一样,保研政策没有变化,成绩保研还是按照,基地班内总人数的10%左右。但是基地班有不少同学准备出国,还有一些通过竞赛已经获得了保研资格的同学,所以保研率会高于这个数。
班级人数
17级基地班现在总人数为16人,共分两批次加入基地班,一次是之前春学期的转专业,总共转来13人,第二次是大一快结束时,计算机学院组织的另一次转基地班的计划,第二次一共转来了3位同学。
18级基地班的变化
这些信息大概的,具体的还要看文件和相关老师。
-
除了部分课程单独上课,其他都是跟其他班合上(such as 智能,大数据)
-
保研和全年级一起(this is a good news!)
17级基地班的变化
(Added by Chuyang)
大体概况
和之前的基地班相比较,17级基地班的成员貌似更少了些,这和计算机学院包括软件学院新增设的新工科试验班有一定关系。软件在17级增设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这三个实验班,计科也在青岛增设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包括现在18级的网络安全的计划。所以对于计算机,软件专业有转专业想法的同学来说,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些新增设专业都有很多之前软件学院,计算机学院的同学。
转专业考试
关于转专业的考试,17菁英班的选拔是有考试和面试的,考试就是参加学校组织的转专业的统一的考试,面试主要是计算机学院的老师会组织大家面试,其中济南的同学需要在线上参加面试,面试的大体内容拿我们这一届是来说,主要就是几个题目,给你一段时间,然后将你对这些题目的思路讲给面试老师,可能有一个思维题,考脑洞的,然后一两个和算法有关的题目,讲出大致想法即可,我们这一届面试还算比较宽松,但是题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上课模式
17级基地班和之前相比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我们一些课程是合班来上,比如概率论,计算机系统原理这些比较偏理论的课,我们是和普通班一起上,然后一部分的课程和17级的智能班,大数据班一起上课,也有一部分的课是我们菁英班自己上课。主要可能还是因为这一届基地班人数过少,而且新增的专业人数也不是很多,所以一些课都是和实验班一起合班上课。
班级构成
基地班内也有不少软工和计科排名很靠前的同学,有ACM,建模等各种比赛的大佬,总体来说竞争肯定是比原来的专业大很多的,而且在资源方面也是比原专业要丰富不少的,所以来到菁英班一定会给你更大的动力及压力。
资源优势
菁英班还是有很优秀的资源的,首先是实验室方面,菁英班由于有一门科研实践的课,所以所有同学都需要加入老师的实验室做科研助手。而且老师一般也是比较青睐菁英班的同学,我身边就有很多同学加入了老师的实验室担任科研助手,这段科研经历对于我们之后的保研,出国等都是很有帮助的。另外菁英班在出国交换等项目都是有自己的计划的,学院也有一个专门负责菁英班的各种资源的小组,在到了大三的时候,会有各种的项目等着菁英班的同学。
课程部分
菁英班的课程大部分和普通班一样,但是课程难度却不是很一样。因为我们很多课都不和普通班一起上,很多课程中一些内容只有菁英班会讲,很多要求也是对菁英班学生特有的,当然考试内容也会更难。所以大二开始菁英班的课业压力会很大,而且大部分同学都有自己的比赛,科研任务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投入,所以来了这里之后,也需要注意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保证效率才行。
16级基地班情况
(Added by Zhiyang)
保研政策与保研情况
说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保研情况:
这两天刚刚出来上一级(2015级)的保研情况,是27个保了5个
。大概比例在18%。还是很不错,此外还有不少学长是竞赛保研,感觉整体是很棒的!也祝各位学长学姐前途似锦!希望等到我们这一级(2016级)也可以保持这个比例,甚至更高一点。现在知道的有很多优秀学长学姐拿到了很多国外top学校的offer~orz
计算机菁英班我们一般也叫基地班。
对于计算机基地班而言:课程很多,课业压力很大。大二会把一些大三的课程放入大二,前天刚通宵拆的炸弹(计算机组成原理,貌似炸弹时计算机学院自己改过的,有一定难度),确实很累。基本上想把任务做到“比较完美”平均每天12点睡吧。每一周或者两周基本会有一次1、2点睡。注意软件的学生需要额外补大学物理实验。
对于软件的小伙伴们,相比较而言,感觉计算机在算法和计算机的硬件方面多些。软件在模式设计等方面注重的多些。没有谁高谁低,只是看你适合哪一个。
付出多收获也多:
基地班成就分布:(截止大二上学期)
大二下结束时,由添加了许多奖项。ACM、intel杯、创新创业。
我们团队在第11届intel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了特等奖、最具极客人气奖、最具创业潜力奖。
山东大学关于本次赛事的报道
其中我负责:(图片来自团队分工情况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现在也是保研赛事之一。为我们提供了一新的途径。
有一个好消息,2016基地班在2018年数学建模竞赛中,推荐国奖的覆盖了4个人。除去我,还有三人如果不出意外也应该是可以保研了。所以大概的人数是在4/21。如果成绩保研可以顺延的话,大概可以更多一些吧。
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班里一个国家一等奖全队(3人)、2个国家二等奖队员(1人)
也就是一共通过数学建模保研的有5人。
此外还有同学拿到了ACM金牌,有的dalao还拿了两块…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学院里审定的保研赛事是有:ACM还有一些其他赛事的,比如创新杯之类的。这样总的人数加起来,理论上能保研的应该是:7人(总人数21)。
【关于数学建模】还是挺幸福,我、cc、lt很幸运地拿到了国一还评上了优秀论文。文章应该是马上就要发表了。
不过一点感慨颇深,大二下本人参加比赛+绩点+英语+科研事情太多,有点忙不过来。所以还是循序渐进,切忌战线过长。
班级构成
里面不少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大佬,两个学院的年级前15加起来大概在9人左右。注:本班一共21人,将近一半。
性价比比较高:比如我有幸拿了8k社会奖学金,学费差不多不到9k,但是课程很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比较划算。还有两个大佬是国家奖学金,一个是5k奖学金。
转专业考试
Zhiyang注: 我是2016级,我们当年2017年是考的高等数学和英文。高数的话比高数二的期末考试难一些。一般是吉米多维奇 单元测试的难题难度。英语比三级班要难(个人感觉如此,因为当时我在三级班排2nd)。不过当时没有CSP机试,现在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感觉现在CSP这么火应该会考吧。面试就是简单的智力题,没有什么意思。大概就是如此。成绩如下图(高数1st,英文貌似是2nd吧,记不太清)
其他细节
注意到很多人是ACMer,确实,班里很多ACM大神!希望每个人要有所擅长,有人擅长ACM,如果你不擅长ACM但你可以软件开发出彩,或者硬件开发出彩,或者擅长数学建模之类的。这些方向里都有相关的保研的赛事,也是可以保研的途径。如果没有擅长的,平时多研究也会有所出彩。
很多人纠结算法这个问题。请你记住,算法无论你是搞ACM还是不搞ACM对与计算机相关专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算法是一种创造,没有创造与搬砖何异?
当然比如架构、前端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多说一句下面是我对前端等设计的理解:
此外想搞理论计算机的可以考虑一下。
其实单纯从做研究的角度来看,算法和数学思维各占40%吧,我感觉。
优劣分析
说说青岛的环境。这是我喜欢这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青岛校区很美,真的很美。个人而言,在城市发展角度,对青岛看好。
多学科交叉,可以接触很多新鲜的人和事物。
而且比较出名的irc、ir等实验室也是在这里安了家。
科研的条件比较好,只要你能力够,可以导师直接联系,一般来说,菁英班的,老师会着重考虑的。但是这一切基于你的付出和努力。我们这一级,跟老师在做的大概有5-6人,人数还是不少的。
感觉在大二这一年,老师提供的科研机会很多!包括我们也有和来校老师交流提问的机会。这一点极大了开阔了视野!
此外如果以后致力于dl或者ml的可以试一试人工智能新工科。不过15级一个学长也是在大三上就是发了SIGIR的paper的(第一作者),很强,大概是做NLP的,顶会长文。可以圆你一个不错的科研梦。哈哈哈哈~2016级CC也发了一篇SIGIR~super!
学习重要培养的是能力,给你一个算法一个论文,你能看懂他,能够想到一些别人想不到的问题,这就是能力。其实,多少年后,其他的一起都会失去留下的就是你真正拥有的。
总的来说优势:
科研优势(其实济南的也很强,看你喜欢的方向)
环境优势(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周边的建设和发展要起来了
交叉学科优势
与大牛相处的优势,可以让你保持一种近乎异常高效的学习状态。
小班化教学与老师交流较多的优势(小班化在我们大三的时候貌似没有了…)
听说即墨又要来一些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哈佛大学、中央美院、国家海洋实验室等各种研究院。估计到时候整体的竞争力和学术氛围都是amazing!
不足:
保研率10%(当然如果你可以赛事保研是不占这个比例的),但是在最近一级的情况来看,应该是18%左右。
压力大,因为大佬比较多。
此外对于课程设计,请自行查看计算机学院的培养计划。(课是真的多!
最后我还是想说一句,我们说什么A神、B神什么的,可能只是旁人与世无争,衬托得好;而有些人,本身所处环境就很强悍,众星云集,在这种环境里,虽然没有什么很响亮的名头,但是你逆水行舟、坚韧不拔、不断学习,你以后要做的事和你的发展都将受益于此。欢迎各位来到基地!
stay foolish stay hung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