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408—计算机网络篇

 

  • 概念&功能
    • 概念
      • 计算机系统
      • 通信设备与线路
      • 软件
      • 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 功能
      • 数据通信
      • 资源共享
      • 分布式处理
      • 可靠性
      • 负载均衡
  • 因特网发展阶段
    • APARnet- >internet- →Internet
    • 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 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 1.组成部分
      • 硬件、软件、协议(一系列规则和约定的集合)
    • 2.工作方式
      • 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
        • C/S方式
        • P2P方式
      • 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服务
    • 3.功能组成
      • 资源子网(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和软件的集合)
        • 应用层
        • 表示层
        • 会话层
      • 传输层
      • 通信子网(各种传输介质、通信设备、相应的网络协议组成)
        • 网络层
          • 路由器
        • 数据链路层
          • 交换机,网桥
        • 物理层
          • 集线器,中继器
  •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1.按分布范围分
      • 广域网WAN
      • 城域网MAN
      • 局域网LAN
      • 个人区域网PAN
    • 2.按使用者分-
      • 公用网
      • 专用网
    • 3.按交换技术分
      • 电路交换
      • 报文交换
      • 分组交换
    • 4.按拓扑结构分
      • 总线型
      • 星型
      • 环型
      • 网状型
    • 5.按传输技术分
      • 广播式网络
        • 共享公共通信信道
      • 点对点网络
        • 使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
  • 标准化工作
    • 标准的分类
      • 法定标准
        • 由权威机构制定的正式的、 合法的标准OSI
      • 事实标准
        • 某些公司的产品在竞争中占据了主流,TCP/IP
        • 时间长了,这些产品中的协议和技术就成了标准
    • RFC要上升为因特网正式标准的四个阶段:
      • 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这个阶段还不是RFC文档。
      • 2)建议标准( Proposed Standard)从这个阶段开始成为RFC文档。
      •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 4)因特网标准( Internet Standard)
    • 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组织
      • 国际标准化组织SO
        • OSI模型、HDLC协议
      • 国际电信联盟TU
        • 制定通信规则
      •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EE
        • 学术机构、IEEE802 系列标准、5G
      • 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
        • 负责因特网相关标准的制定RFC xXXX
  • 性能指标
    • 速率
      • 速率即数据率或称数据传输率或比特率。
      • 比特1/0 位
      •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
      • 单位是b/s,kb/s, Mb/s, Gb/s, Tb/s
    • 带宽
      • (1) “带宽”原本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即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是赫兹(Hz)。
      • (2)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 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 单位是“比特每秒”,b/s,kb/s, Mb/s, Gb/s。
    • 吞吐量
      •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 单位b/s,kb/s, Mb/s等。
      •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 时延
      • 指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叫延迟或迟延。单位是s。
      •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 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 传播时延
        • 取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和链路长度
      • 排队时 延
        • 等待输出/入链路可用
      • 处理时延
        • 检错
        • 找出口
    • 时延带宽积
      •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X带宽
      • 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即“某段链路现在有多少比特”。
    • 往返时延RTT
      •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 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
      • RTT包括
        • 往返传播时延=传播时延* 2
        • 末端处理时间.
    • 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
        • 有数据通过时间 / (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 网络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 分层
    • 为什么要分层?
      • 发送文件前要完成的工作:
        • (1)发起通信的计算机必须将数据通信的通路进行激活。
        • (2)要告诉网络如何识别目的主机。
        • (3)发起通信的计算机要查明目的主机是否开机,并且与网络连接正常。
        • (4)发起通信的计算机要弄清楚,对方计算机中文件管理程序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工作。
        • (5)确保差错和意外可以解决。
    • 怎么分层?
      • 分层的基本原则
        • 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每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 2.每层之间界面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 3.结构上可分割开。每层都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 4.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 5.整个分层结构应该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 正式认识分层结构
      • 1.实体:
        • 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称为n层实体。同一层的实体叫对等实体。
      • 2.协议:
        • 为进行网络中的对等实体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水平]
        • 语法: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
        • 语义: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
        • 同步:规定各种操作的顺序
      • 3.接口(访问服务点SAP) :
        • 上层使用 下层服务的入口。
      • 4.服务:
        • 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 垂直]
    • SDU服务数据单元:
      • 为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而应传送的数据。
    • PCI协议控制信息:
      • 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
    • PDU协议数据单元:
      • 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
    • OSI七层
      • 应用层
        • 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 表示层
        向表示层实体/用户进程提供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地传输数据。这是会话,也是建立同步(SYN)
        • 功能一: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 功能二:使用校验点可使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同步点继续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
      • 会话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 五层协议
      • 应用层 :
        • 为特定应用程序提供数据传输服务,例如 HTTP、DNS 等协议。数据单位为报文。
      • 传输层:
        • 为主机中的进程提供通用数据传输服务。
        • 运输层包括两种协议:
          • 传输控制协议 TCP,
            • 提供面向连接、可靠的数 据传输服务,数据单位为报文段;
            • TCP 主要提供完整性服务
          •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 提供无连接、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 务,数据单位为用户数据报。
            • UDP 主要提供及时性服务。(流量控 制、差错控制、服务质量、数据传输管理、端到端)
      • 网络层 :
        • 为主机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 网络层把传输层传递下来的报文段或者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差错控制、网 际互联)
      • 数据链路层 :
        • 网络层针对的还是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服务,而主机之间可以有很多链路,
        • 链路层协议就是为同一链路的主机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 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传下来的分组封装成帧。 (封装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传输管理)
      • 物理层 :
        • 考虑的是怎样在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 物理层的作用 是尽可能屏蔽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
  •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 1、硬件资源共享。
      • 可以在全网范围内提供对处理资源、存储资源、输入输出资源等昂贵设备的共享,使用户节省投资,也便于集中管理和均衡分担负荷。
    • 2、软件资源共享。
      • 允许互联网上的用户远程访问各类大弄数据库,可以得到网络文件传送服务、远地进程管理服务和远程文件访问服务,从而避免软件研制上的重复劳动以及数据资源的重复存贮,也便于集中管理。
    • 3、用户间信息交换。 
      • 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在各地的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和进行电子商务活动。
    • 4、分布式处理
      • 当计算机网络中某个计算机系统负荷过重时,可以将其处理的某个复杂任务分配给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系统,从而利用空闲计算机资源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利用率。
  • 主机间的通信方式?
    • 客户-服务器(C/S):
      •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 对等(P2P):
      • 不区分客户和服务器。
  •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区别?
    • 电路交换:
      • 整个报文的比特流从源点连续的直达终点,像在一个管道中传输。包括建立连接、传 输数据和断开连接三个阶段。最典型的电路交换网络是传统电话网络。
    • 报文交换:
      • 将整个报文转发到相邻节点,全部存储下来,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是存 储-转发类型的网络。
    • 分组交换:
      • 将报文分组转发到相邻节点,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也是存储-转发类型的 网络。
  • 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的三种分类?
    • 1、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 在面向连接服务中,
        • 通信前双方必须先建立连接, 分配相应的资源(如缓冲区), 以保证通 信能正常进行, 传输结束后释放连接和所占用的资源。
        • 因此这种服务可以分为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
        • 例如TCP就是一种面向连接服务的协议。
      • 在无连接服务中, 
        • 通信前双方不需要先建立连接, 需要发送数据时可直接发送,把每个带有目的地址的包(报文分组) 传送到线路上, 由系统选定路线进行传输。
        • 这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这种服务常被描述为“尽最大努力交付" (Best-Effort-Delivery), 它并不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 例如 IP、UDP就是一种无连接服务的协议。
    • 2、可靠服务和不可靠服务
      • 可靠服务
        • 是指网络具有纠错、检错、应答机制, 能保证数据正确、可靠地传送到目的地。
      • 不可靠服务
        • 是指网络只是尽量正确、可靠地传送, 而不能保证数据正确、可靠地传送到目的 地, 是一种尽力而为的服务。
        • 对于提供不可靠服务的网络, 其网络的正确性、可靠性要由应用或用户来保障。
        • 例如,用户收到信息后要判断信息的正确性,如果不正确, 那么用户要把出错信息报告给信息的发送者, 以便发送者采取纠正措施。通过用户的这些措施, 可以把不可靠的服务变成可靠的服务。
    • 3、有应答服务和无应答服务
      • 有应答服务
        • 是指接收方在收到数据后向发送方给出相应的应答,该应答由传输系统内部自动 实现, 而不由用户实现。
        • 所发送的应答既可以是肯定应答, 也可以是否定应答, 通常在接收到 的数据有错误时发送否定应答。
        • 例如, 文件传输服务就是一种有应答服务。
      • 无应答服务
        • 是指接收方收到数据后不自动给出应答。
        • ou若需要应答, 则由高层实现。例如, 对 于WWW服务,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送的页面文件后不给出应答。
  • 端到端通信和点到点通信的区别?
    • 从本质上说,
      • 点到点的服务
        • 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组成的通信子网为网络环境中的主机提供
        • 直接相连的结点之间的通信称为点到点通信,它只提供一台机器到另一台机器之间的通信,不涉及程序或进程的概念。
        • 点到点通信并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也不能说明源主机 与目的主机之间是哪两个进程在通信,这些工作都是由传输层来完成的。
      • 端到端的通信
        • 传输层为网络中的主机提供
        • 端到端通信建立在点到点通信的基础上
        • 它是由一段段的点到点通信信道构成的,是比点到点通信更高一级的通信方式,以完成应用程序(进程) 之间的通信。
        • ”端” 是指用户程序的端口,端口号标识了应用层中不同的进程
  • 物理层
    • 通信基础
      • 数据通信相关术语
        • 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消息:语音、文字、图像、视频等)。
        • 数据data:
          • 传送信息的实体,通常是有意义的符号序列。
        • 信号:
          • 数据的电气/电磁的表现,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存在形式。
          • 数字信号/离散信号:
            • 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 模拟信号/连续信号:
            • 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 信源:
          • 产生和发送数据的源头。
        • 信宿:
          • 接收数据的终点。
        • 信道:
          • 信号的传输媒介。一般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介质,因此一条通信线路往往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
          • 把传输信号分
            • 模拟信道(传送模拟信号)
            • 数字信道 (传送数字信号)
          • 按传输介质分
            • 无线信道
            • 有线信道
        • 码元:
          • 码元是指用一个固定时长的信号波形(数字脉冲),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是数字通信中数字信号的计量单位,这个时长内的信号称为k进制码元,而该时长称为码元宽度。
          • 当码元的离散状态有M个时(M大于2),此时码元为M进制码元。
          • 1码元可以携带多个比特的信息量。
            • 例如,在使用二进制编码时,只有两种不同的码元,一种代表0状态,另-种代表1状态。
        • 带宽(Bandwidth )
          • 1.模拟信号系统中:
            • 当输入的信号频率高或低到一定程度,使得系统的输出功率成为输入功率的一半时(即-3dB),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间的差值就代表了系统的通频带宽,其单位为赫兹(Hz)。
          • 2.数字设备中:
            •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时间内通过链路的数量,常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输数 据的能力。单位是(比特每秒(bps)
      • 数字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的两种表示方法
        • 速率也叫数据率,是指数据的传输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可以用码元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表示。
        • 1)码元传输速率:
          • 别名码元速率、波形速率、调制速率、符号速率等,
          • 它表示单位时间内数字通信系统所传输的码元个数(也可称为脉冲个数或信号变化的次数),单位是波特。1波特表示数字通信系统每秒传输一个码元。
          • 数字信号有多进制和二进制之分,但码元速率与进制数无关,只与码元长度T有关。
        • 2)信息传输速率:
          • 别名信息速率、比特率等,
          • 表示单位时间内数字通信系统传输的二进制码元个数(即比特数), 单位是比特/秒(b/s) 。
          • 1s传输多少个比特
        • 关系:
          • 若一个码元携带n bit的信息量,则M Baud的码元传输速率所对应的信息传输速率为MXn bit/s。
      • 三种通信方式
        • 1.单工通信
          • 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仅需要一条信道。
        • 2.半双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
          • 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但任何一方都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需要两条信道。
        • 3.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
          • 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受信息,也需要两条信道。
      • 四种数据传输方式
        • 串行传输
          • 将表示一个字符的8位二进制数按由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依次发送。
          • 速度慢,费用低,适合远距离
        • 并行传输
          • 将表示一个字符的8位二进制数同时通过8条信道发送。
          • 速度快,费用高,适合近距离
        • 同步传输:
          • 数据的传送是以一个数据区块为单位,因此同步传输又称为区块传输。
          • 在传送数据时,需先送出1个或多个同步字符,再送出整批的数据。
        • 异步传输:
          • 将比特分成小组进行传送,小组可以是8位的1个字符或更长。
          • 发送方可以在任何时刻发送这些比特组,而接收方不知道它们会在什么时候到达。
          • 传送数据时,加一个字符起始位和一个字符终
      • 两个公式lim
        • 失真
          • 影响失真程度的因素:
            • 1.码元传输速率 
            • 2.信号传输距离
            • 3.噪声干扰
            • 4.传输媒体质量
          • 失真的一种现象——码间串扰
            • 接收端收到的信号波形失去了码元之间清晰界限的现象。
        • 奈氏准则(奈奎斯特定理)
          • 在理想低通(无噪声,带宽受限)条件下,为了避免码间串扰,极限码元传输速率为2W Baud, W是信道带宽,单位是Hz。
          • 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极限数据传输率=2Wlog2V(b/s)
            • V:几种码元/码元的离散电平数目
            • W:带宽(Hz)
          • 1.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的速率是有上限的。若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完全正确识别成为不可能。
          • 2.信道的频带越宽(即能通过的信号高频分量越多),就可以用更高的速率进行码元的有效传输。
          • 3.奈氏准则给出了码元传输速率的限制,但并没有对信息传输速率给出限制。
          • 4.由于码元的传输速率受奈氏准则的制约,所以要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就必须设法使每个码元能携带更多个比特的信息量,这就需要采用多元制的调制方法。
        • 香农定理
          • 在带宽受限且有噪声的信道中,为了不产生误差,信息的数据传输速率有上限值。
          • 信道的极限数据传输速率=Wlog2(1+S/N) (b/s)
            • S是信道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
            • N是信道内的高斯噪声功率
        • 信噪比
          • 信噪比=信号的平均功率/噪声的平均功率
            • 常记为S/N,并用分贝(dB)作为度量单位
          • 信噪比(dB) =10logo(S/N) 
          • 噪声存在于所有的电子设备和通信信道中。
            • 由于噪声随机产生,它的瞬时值有时会很大,因此噪声会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产生错误。
            • 但是噪声的影响是相对的,若信号较强,那么噪声影响相对较小。
      • 编码和调制
        •  
        • 数据—>数字信号 编码
          • 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
            • 归零编码:
              • 编码方式:
                • 低电平代表 0,高电平代表 1
                • 高点位中途跳变为低电位,低电位不变
            • 非归零编码
              • 编码方式:
                • 低电平代表 0,高电平代表 1.
              • 缺点:
                • 没有检错功能;
                • 无法保持同步;
            • 反向不归零编码
              • 编码方式:
                • 信号翻转:0
                • 信号保存不变:1
              • 缺点:全1,接收端不知道发送了多少个1
            • 曼切斯特编码
              • 编码方式:
                • 向上跳变为 0,向下跳变为 1.
                • 前高后低:1
                • 前低后高:0
              • 工作场景:
                • 以太网
              • 特点:
                • 具有自同步能力
                • 跳变既可以作为时钟信号,也可以作为数据信号
              • 缺点:
                • 所占频带宽度是原始基带宽度的两倍
            • 差分曼切斯特编码
              • 编码方式:
                • 位中心始终跳变,位开始跳变为 0,位开始无跳变为 1
                • 同1异0(看位开始时)
              • 工作场景:
                • 局域网
              • 优点:
                • 实现同步;
                • 抗干扰能力好
          • 模拟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
            • 1.抽样:
              • 对模拟信号周期性扫描,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
              • 为了使所得的离散信号能无失真地代表被抽样的模拟数据,要使用采样定理进行采样:
                • f采样频率>2f信号最高频率
            • 2.量化:
              • 把抽样取得的电平幅值按照一定的分级标度转化为对应的数字值,并取整数,这就把连续的电平幅值转换为离散的数字量。
            • 3.编码:
              • 把量化的结果转换为与之对应的二进制编码。
        • 数据—>模拟信号 调制
          • 数字数据调制为模拟信号
            • 幅移键控——振幅
            • 频移键控——频率
            • 相移键控——相位
          • 模拟数据调制为模拟信号
            • 频分复用:
              • 给每个信号分配唯一的载波频率并通过单一媒体来传输多个独立信号的方法。
            • 时分复用:
              • 把多个信号复用到单个硬件传输信道,它允许每个信号在一个很短的时间使用信道,接着再让下一个信号使用。
            • 波分复用:
              • 就是光的频分复用。用一根光纤同时传输多个频率很接近的光载波信号。
            • 码分复用:
              • 码分复用是用一组包含互相正交的码字的码组携带多路信号。每一个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由于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各用户之间不会造成干扰,因此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 数据交换方式
    • 传输介质&设备
      • 传输介质
      • 物理层设备
  • 数据链路层
    • 差错检测
      • 奇偶校验码
      • 海明码
      • 循环冗余码
    • 流量控制
      • 停止等待协议
        • 发送方每次发送一条数据
        • 接收方每次接受一条数据,并给发送方发回确认
      • 滑动窗口
        • 后退N帧协议
          • 发送方可以连续不断的发送数据
          • 接收方只能顺序接收,当遇见失序的数据或者超过了时间钟的数据,要求发送方从失序的数据开始重新传送数据
        • 选择重传协议
          • 发送方可以连续不断的发送数据
          • 接收方只要求发送方重传错误的数据或者超出时间钟的数据
    • 介质访问控制
      •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 时分复用
        • 频分复用
        • 码分复用
        • 波分复用
      • 随机介质访问控制
        • AL OHA
          • 纯ALOHA
            • 不检测直接重发,若无确认则等待重发
          • 时隙ALOHA
            • 将时间划分为若干等待时隙,按时发送
        •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控制CSMA
          • 非持续侦听
            • 先侦听信道
            • 空闲时,发送
            • 忙,则等待一个随机时间监听
          • 1-持续侦听
            • 先侦听信道,空闲则发,忙则持续监听,直到信道空闲
          • P-持续侦听
            • 先侦听信道,空闲则以P的概率随机发送,忙则等待一个随机时间监听
        •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控制-碰撞检测CSMA- CD
          • 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重发
        •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控制-碰撞避免CSMA- CA
          • 预约信道
            • 发送数据时,向其他站点通知自己传输数据需要的时间长度
          • ACK确认帧
            • 所有站点接收到数据帧的时候,向发送方发回一个ACK确认帧
  • 网络层
    • 路由算法
      • 一个自治系统内部
        •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 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 自治系统之间
        • 外部网关协议—EGP
    • 网络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 子网划分、子网掩码、CIDR
      • 子网划分
      • 子网掩码
      • CIDR(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 IP地址和MAC地址
    • ARP 地址解析协议
    • 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 ICMP差错报告报文
        • 终点不可达
        • 源点抑制
        • 时间超过
        • 参数问题
        • 改变路由
      • ICMP询问报文
        • 回送请求和回答报文
        • 时间戳请求和回答报文
        • 掩码地址请求和回答报文
        • 路由器询问和回答报文
    •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 传输层
    • UDP协议
      • 无连接
        • 减少开销和发送数据的时延
      • 无连接状态
      • 分组首部开销小
      • 没有拥塞控制
      • 尽最大努力的交付,不保证可靠交付
      • 面向报文,适合一次性传输少量数据
    • TCP协议
      • 特点
        • 1) 面向连接
        • 2) 点对点的(一对一)。
        • 3) 可靠的交付服务,保证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且有序。
        • 4) TCP 提供全双工通信
      • TCP 连接的两 端都设有发送缓存和接收缓存
        • 发送缓存用来暂时存放以下数据:
          • (1)发送应用程序传送给发送方TCP 准备发送的数据;
          • (2)TCP 已发送但尚未收到确认的数据。
        • 接收缓存用来暂时存放以下数据:
          • (1)按序到达但尚未被接收应用程序收取的数据;
          • (2)不按序到达的数据。
      • TCP连接的建立
        • 1) 要使每一方都能够确知对方的存在。
        • 2) 要允许双方协商一些参数(如最大窗口值、是否使用窗口扩大选项、时间戳选项及服务质量 等)。
        • 3) 能够对运输实体资源(如缓存大小、连接表中的项目等)进行分配。
    • 三次握手——建立TCP连接
    • 四次挥手——释放TCP连接
    • 拥塞控制
      • 慢开始算法
        • 刚开始设置,拥塞窗口cwnd=1
        • 每经过一次往返时延,拥塞窗口按指数式增大
        • 当cwnd增大到一个规定的慢开始门限(阈值)时,开始使用拥塞避免算法
      • 拥塞避免算法
        • 每次拥塞窗口cwnd+1
      • 网络拥塞的处理
        • 遇到拥塞,将慢开始门限(阈值)设置为开始时的一半
        • 然后执行慢开始算法
      • 快重传
      • 快恢复
  • 应用层
    • 域名解析协议
    • 文件传输协议——FTP
    • 邮件传输协议
      •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 邮局协议——POP3
      •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  

 

 

 

 

  • 1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