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创新路径与分层实施策略
曹卢;柴楠平; 1-4
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
梁炳辉;魏一笑; 5-9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等医学院校劳动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
曹威; 10-16
卷首语
春天的秘密
晚乌; 3
教育理论与管理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挑战及优化策略
温湖炜; 17-20
高校教学评价多主体博弈与路径调适
王嵩;邓文娟; 21-26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增值评价模型建构策略研究
蒋江林; 27-30
西部某高校实验技术岗位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黄芮;刘津平; 31-35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重构:机遇、挑战与新定位
许珊珊; 36-39
微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设计、评价、挑战与变革
吴金国;文少波;柏宇星;刘国兵; 40-43
医学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体系建构——基于“一站式”学生综合管理背景
胡淼;景萍;王月月; 44-47
思政教育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价值意蕴及路径探析
王海彦; 48-51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障碍与优化路径
杨哲;郭树芳;胡文超; 52-56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周月圆;葛玉娟;周嘉丽;徐梦帆;宋善敏; 57-60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大土木类研究生“思政+科研”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狄丹阳;方宏远;王念念;尹音; 61-64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演进研究——以农地矛盾纠纷化解实践教学为例
李晓燕; 65-68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社会服务型实践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桂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
李琳;顾晨;袁亚利;张连明;闫力强; 69-74
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数字化重构研究
罗宇强; 75-78
“双轨合一”模式下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探讨
梁伟;黄碧蓉;韦露云;杨洁; 79-82
新医科背景下一流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与改革探讨——以生殖医学科为例
代玮;张睿喆;卜志勤;王芳;石森林; 83-86
“五位一体”模式下经济学专业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研究
沈永昌; 87-90
教改教法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在组合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蒋静;李勇刚;李高仕;黄海燕; 91-94
国际化人才培养背景下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邓碧梅; 95-99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的“地球物理勘探”教学改革研究
程妍;邰振华;商宇航;李光岩; 100-103
农林高校开展生态美育教育教学的理据、实践及省思
方彦蘅; 104-108
以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化学制药工艺学教学改革
高文强;霍晓东;秦永其;王志雨; 109-113
西南乡村教育帮扶背景下面向计算思维的不插电计算机科学活动实践
程子月;倪伟; 114-117
PBL联合CBL和TBL教学模式在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孙远松;寿晨锋;李贺; 118-121
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药理学教学探索
王春;常艳;严尚学;张玲玲;魏伟; 122-126
课程思政视角下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常州大学为例
李芳;赵曼曼;陈向南; 127-130
OBE理念下以赛促教在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王佳;李宝礼;张淑英; 131-134
AI赋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践研究——以《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为视角
黄凡;张郁靖;陈利敏; 135-13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探析
刘月阳; 140-143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基于红色资源开发的路径研究
余青;刘颖; 144-147
职业教育
类型教育下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的动因、价值与路径
刘红兵;李晓丹;唐健; 148-151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教育服务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探究
张湘娥; 152-155
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成长与职业化发展机制研究
路平; 156-159
浅析案例教学在企业职工培训中的应用
张雪莉; 160-163
基础教育
贵州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李爽; 164-167
九要素备课法在五环节课例研修中的实践运用——以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影子》为例
缪元春; 168-172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上的应用
王智祥;栾庆芳; 173-176
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王家胜; 177-180
以“数字化”为媒,促核心素养生长——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朱秀云; 181-184
大概念指引下初中地理单元整合教学初探
李乃伟; 185-188
花窗(续前)
洪振秋; 95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96
平原的密码(续前)
许辉; 97
浅谈劳动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王志海; 98-100
岁月深处的雷锋印记
赵启民; 189
征稿启事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