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观察
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李兆欣; 1-3
基于AHP方法的旅游景点评价模型研究
燕学博;朱多嫚; 4-7
关于探索发展“时空旅行”助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王瑜婕;岑利; 8-10《西部旅游》投稿:cnqikantg@126.com
河南文旅文创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史亚奇; 11-13
基于政府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白酒工业旅游创新
徐梦雪; 14-16
陕西省体育赛事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侯彦玲; 17-19
内蒙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路径研究
李红霞;张洁; 20-22
后疫情时代康养旅游发展趋势及路径探究
周佰豪; 23-25+29
经验·案例
智能化营销在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推广中的应用——以云南省安宁市雁塔村为例
肖翔文; 26-29
河北井陉长城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谢战军;董红玉;梁永国; 30-32
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作用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为例
李婧; 33-35
全域旅游背景下地方特色旅游人才发展研究——以广西上林县为例
廖文碧;王伟明;韦丽艳; 36-3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低碳旅游的SWOT分析
程冰;汤姿; 39-41
文旅融合视角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研究——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为例
程文禹; 42-44
浅析梧溪村的建筑遗产保护
王春晖;陈景浩; 45-47
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乡村旅游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
付田明;梁瑛楠; 48-50
体验经济背景下河北省邢台市太行山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张文霞; 51-53
游客感知视角下四川省乐山市苏稽古镇旅游发展优化策略研究
王佳丽; 54-56
安徽省黄山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叶赵强; 57-59
“后扶贫时代”以乡村振兴为导向的河南省信阳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杨传喜; 60-62
全域旅游视角下“红动绍兴”品牌提升研究
余伊婷;杨菊萍; 63-65
越野行走赛事与晋城市文旅康养业融合发展研究
韩晓斌;杜晓敏; 66-68
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景区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单琦; 69-71
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策划研究——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
杨永鹤; 72-74+78
理论·洞见
网络时代节庆青年参与者与地方文化的互动构建
张静;陈丽; 75-78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的困境与提升路径
唐炎艳;周丹敏; 79-81
新疆乌鲁木齐创新产城综合体的新模式——“文旅产业+智慧城市”
杜玲毓;何百睦;杨习铭; 82-84
旅游管家市场需求分析及开发研究
王春梅;赵慧颖; 85-87
旅游脆弱性:研究回顾与创新思考
雷美丽;陈绍友; 88-90
旅游演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相关策略研究
周利; 91-93
艺术介入:广西南宁市扬美古镇空间景观优化的实践路径
李红瑾;褚兴彪; 94-96
职业技能大赛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研究——以旅游大类专业赛项为例
韩燕妮; 97-99
试析文旅融合视角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董春月; 100-102
酒店业服务质量研究综述(2010—2020年)
刘婷;郑晶晶; 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