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储存系统 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清华大学出版_秦磊华_谭志虎

计算机存储系统详解:存取时间、存储器带宽与存储类型
本文详细探讨了计算机存储系统的概念,包括存取时间、存取周期、存储器带宽等核心概念。解释了静态存储器(SRAM)与动态存储器(DRAM)的区别,以及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作用和工作原理。还介绍了大端存储和小端存储的概念,以及存储器扩展方法如字扩展和位扩展。此外,文章还涉及了虚拟存储器、地址映射和替换算法等内容。

4.1
存取时间:又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是指启动一次存储器的操作(读或写分别对应存与取)到该操作完成所经历的时间。

存取周期:连续启动两次访问操作之间的最短时间间隔。

存储器带宽:单位时间内存储器所能传输的信息量,常用的单位包括位/秒或字节/秒。

存储单元:保存数据的基本内存单元。根据保存内容的大小,一般可分位存储单元,字存储单元等。存储单元一般应具有存储数据和读写数据的功能,每个单元有一个地址,并按地址访问。

大端存储:数据的高字节存储在低地址中,数据的低字节存储在高地址中(即往往将数字按照原本顺序存储)

小端存储:数据的高字节存储在高地址中,数据的低字节存储在低地址中(即往往将数字反向存储)

Compare大端存储&小端存储:eg:12345678
大端存储:12 34 56 78 小端存储:78 56 34 12

静态存储器(SRAM):不需要刷新,运行速度快,储存成本高的SRAM,常用作Cache

动态存储器(DRAM):需要刷新,运行速度较慢,储存成本低的DRAM,常用作主存

刷新:动态存储单元中,为使所存信息能长期保存,在电容电荷泄露完之前定时地补充电荷的过程。

刷新周期:需要多久刷新一次,一般为2ms

字扩展:用多位满足一定要求的存储芯片构成容量更大的存储器。

位扩展:用多片存储芯片构成位数更多的存储器。

多体交叉存储器:由多个存储容量相同,读写速度相同或相近的多个存储模块构成容量更大的存储器,根据存储模块的组织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低位交叉和高位交叉两种组织方式。

评论 4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微__凉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