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本源量子与德美化工 (股票代码002054) 在安徽合肥联合举办了“量子计算·产业赋能”高峰论坛。同时,现场成立了国内首个量子计算生物化学行业应用生态联盟。
这标志着,中国生物化学量子计算的产、研融合,在2021这关键性纪念前夕,开启了初步融合探索。金融与生化领域,是量子计算可能最先影响到的行业,此次联盟的成立,无论是对于发起者还是参与者,还是支持者来说,意义深远。
1. 百家争鸣,各显神通
量子计算是极为前沿的科技领域,因其计算潜力巨大,吸引着世界科技巨头诸如微软、谷歌、IBM、英特尔等巨额投入,中国的科技巨头如阿里巴巴、华为、百度、腾讯和浪潮等企业也早早入局。
而产业界的重要参与者,包括了三星、空客、洛克希德·马丁和富士通等。以及全球知名的化工企业三菱化工、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等的参与使用,放眼全球,有百家争鸣的趋势,更加剧全球的竞争态势。
全球已有47个国家/地区出台了量子技术政策支持[1],加上良好的外部需求,孕育出了不同类型的量子初创公司。
在全栈、硬件、软件层都诞生出了世界级影响力的公司,百家争鸣,将量子计算的关注度推到了新高。
2. 迟到的量子计算产业化
纵观中国量子计算的发展图谱,从研究投入,产业化公司数量,参与的投资机构数量,都低于美国。
虽然在技术研究、关键性突破上,我国保有自身竞争力,但外部投资,产业融合却少有声音,少有领航者。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