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起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
自199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办以来,大赛参赛学生增长到每年的4万人左右,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极具影响力的针对在校本专科大学生的TI竞赛。
竞赛主题设置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通信、控制、计算机、集成电路、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等领域的电子信息技术。竞赛要求参赛选手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并完成相关的硬件和软件开发工作。
一、参赛对象
以高等学校为基本参赛单位,参赛学校应成立电子竞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学生的参赛事宜,包括组队、报名、赛前准备、赛期管理和赛后总结等。
每支参赛队由三名学生组成,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均有资格报名参赛,由一到两名指导老师带领。
根据竞赛性质,TI杯最适合电气工程、电子、通信工程、微电子以及其它相关学科专业。
参赛作品
参赛作品必须符合竞赛主题,完成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开发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应的文档和演示材料。
二、竞赛奖项
全国大学生TI竞赛包括两种赛制:
国赛
单数年举办,初赛时间-8月份,决赛时间-9月份左右
赛期四天三夜(具体日期届时通知)
专题赛
双数年举办,由全国竞赛组委会和有关赛区组织开展全国性专题性竞赛。
三、大赛奖项
每次全国赛事结束后,首先经各赛区评奖(第一级评奖),然后推荐出赛区优秀参赛队参加全国评奖(第二级评奖)。
TI杯竞赛国奖只设一、二等奖,奖项含金量很高,国奖获奖队伍数量≤8%(全国实际参赛队总数的),其中一、二等奖占比为3:7,即以全国实际参赛队伍来看,一等奖占比≤2.4%,二等奖占比≤5.6%。
随着赛事参赛队伍每年逐增,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奖项含金量也越来越高,位列高校竞赛榜第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