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1.1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及其趋势
1.人工数据管理阶段
1946年以电子管为主要元器件
特点:
- 数据面向应用
- 数据不独立
- 数据无法存取
- 无数据文件处理软件
2.文件系统管理阶段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以晶体管为主,出现了操作系统,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 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
- 数据以文件保存
- 数据无法共享
- 数据不独立
- 数据管理功能简单
- 文件系统不足:
不共享,冗余大
数据不一致
数据文件缺乏关联
3.初级数据库阶段
60年代末到80年代,集成电路发展,DBMS发展
特点:
- 数据共享冗余低
- 数据统一管理和控制
- 数据独立性强
- 结构化集成
4.高级数据库阶段
80年代后期至今,在商业领域发展迅速
(1)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 本地处理数据为主,通过数据复制技术实现数据共享
- 各地终端有网络互联
- 降低重心数据库数据传输负载
- 安全提高,局部障碍影响不大
- 扩展便捷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兼顾集中管理和分布处理两项任务
(2)面向应用领域的专用数据库
(3)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 - 对象数据模型能完整描述现实世界的数据结构,表达数据间嵌套和地柜联系
- 具有面向对象技术的封装性(数据与操作定义一起)和继承性(继承数据结构和操作)的特点,提高软件重用性
1.1.2 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概念
1.数据的概念及分类
(1)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对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描述,是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2)数据:是信息的表达方式和载体。是符号记录,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基本对象
- 数据的概念包含:一是数据的内容(实质)是信息,二是数据的表现形式是符号
- 数据分为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两大类
-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与处理的基本对象
(3)数据与信息的区别
-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和具体的表示形式,是一种符号化表示方式。
- 信息反映数据含义(作用)
- 信息来源于数据,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存储、管理、传输和处理,数据经过处理可以得到更多的价值的信息
- 信息是概念的,数据是物理性的(本质上的差别)
- 信息可用数据的不同形式来表示,数据的表示方式可以选择,而信息不随数据表现形式而改变
2.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
(1)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对数据进行查询、分类、修改、变换、运算、统计、汇总等都属于加工、目的是根据需要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取出有意义、有价值信息,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其实质是信息处理。
(2)数据管理:是对原有基本数据进行管理为目的,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数据收集、存储、检索、分类、传输等基本环统称为数据管理
3.数据库及数据库系统
(1)数据库(DB)抽象
按照数据结构组织、存储、处理数据的集合。
(2)数据库系统(DBS) 实体
是具有数据库功能和特点的系统,实现有组织、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软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
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多)
- 是指建立、运用、管理、维护、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系软软件。
用于让用户定义和操作、管理、控制数据库和数据,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并发操作及发生意外时的备份恢复等 - 是对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控制和共享
1.1.3 数据库的特点、内容及应用
1.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
(1)数据统一管理和控制规范
(2)数据整体结构化
(3)数据高共享 低冗余易扩展
(4)数据独立性高且便维护
(5)完整性、安全性高
(6)一致性
1.2.1 数据模型的概念及类型
1.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数据从客观世界进入数据库经历三个阶段
数据模型
是一种表述数据结构特征的抽象模型,是数据处理的关键和基础
用于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的数据(信息)的工具
2.数据模型组成三要素
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
完整性约束(数据约束条件)
3.数据模型的类型
3.1 概念模型
(是一种将现实存在的关系,逻辑化和视图化来表示,比如关系图)
也叫信息模型,用于描述某个特定机构所关心的数据结构,实现数据在计算机中表示的赚,是一种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模型
3.2 逻辑模型:
(是一种相对于数据库的逻辑方式,现实存在的关系被逻辑模型化,使得数据库能理解,比如关系模型是表)
包括网状、层次、关系模型等,是直接面向数据库逻辑结构,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与DBMS有直接关系
3.2.1 层次模型的特点
在此模型数据库系统中,要定义和保存每个节点的记录型及 其所有值和每个父子联系。
3.2.2 网状模型的特点
网状模型也有型和值的区别。
型是抽象的、静态的、相对稳定不变的。
值是具体的、动态的且需要经常变化的。
3.2.3 关系模型
如在学生表 和 课程表对应的是 实体个和各种类型的类型
两者的关系是选课,选课表是关系表,必然包含两个表的键
将这种保存表与表或者说实体与实体间关系的表叫做 元关系
比如下面表:学号、姓名都是对应哪个学生,他们之间是存在关系的
3.3 物理模型
面向数据处理存储设备物理表示的模型,描述数据在存储介质的组织结构,如:存储位置和方式、索引等
。
1.3.1数据库系统部署结构
1.集中式数据库系统
2. C/S及B/S数据库系统
三层C/S结构优点主要包括:
整个系统被分成不同的逻辑块,层次清晰,一层的改动不会影响其他层次,可减轻的客户机负担,开发和管理工作向服务器端转移,使得分布的数据处理成为可能,管理和维护变得相对简单。
3.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4.并行式数据库系统
使用多个CPU和多个磁盘进行并行操作,提高数据处理和I/O速度。并行处理时,许多操作同时进行,而不是采用分时的方法。
并行DBS有两个重要性能指标:
(1)吞吐量
(2)响应时间
1.3.2 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
1.数据模式与型
2.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外模式:页面(不同人看到数据不同)
模式:具备整个数据的逻辑关系,在这里所有数据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内模式:对应着模式下各个数据的对应存储位置
两级映射只是转化模式间的关系,比如外模式的课程平均成绩视图,需要什么数据呢,他自然要找课程表和学生成绩表,那他怎么确定这之间有这种对应关系呢,靠的就是映射
1.4.1 DBMS
(1)组成成分按程序实现的功能分4部分:
1)语言编译处理程序。
2)系统运行控制程序。
3)系统建立与维护程序。
4)数据字典。
(2)工作机制
DBMS是对数据库及其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控制的系统软件.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关键,用于统一管理控制数据库系统中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定义、查询、更新及各种管理与控制,都是通过DBMS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