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下CMake使用教程

编译一个cpp文件

在终端里输入:g++ 函数名.cpp -o 期望函数名(若为c语言程序则把g++替换为gcc)
例如:g++ arfupt.cpp -o app
可以看到arfupt.cpp生成了app.exe
可以看到arfupt.cpp生成了app.exe
编译结束后在终端窗口使用命令 .\app.exe去执行

编译工程文件

1.通过命令编译多文件

目录结构
目录结构如上图
新建终端,并在终端内输入:g++ .\src\file2.cpp .\file1.cpp -o abc -I .\include
分为四个部分,在当前文件夹下的cpp函数文件需要写明路径,输出exe的程序名为-o name,如果头文件在下述文件夹内,需要写明-I 搜索路径
分为四个部分,在当前文件夹下的cpp函数文件需要写明路径,输出exe的程序名为-o name,如果头文件在下述文件夹内,需要写明-I 搜索路径

2.通过CMake编译文件

创建一个CMakeLists.txt,并在文件中加入以下代码:

project(SortMake)		//指定当前项目的名称
aux_source_directory(src SRC_SUB)//src对应目录里搜索源文件,保存在文件列表SRC_SUB里
aux_source_directory(. SRC_CUR)		//在当前目录进行同样操作
add_executable(sort ${SRC_SUB} ${SRC_CUR})//用什么源文件生成可执行程序,此处生成sort
include_directories(include)		//头文件的位置 头文件目录与目录之间加空格可以添加多个目录

之后按快捷键 ctrl+shift+P 打开以下菜单,并选择Cmake configur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的人可能会出现以下报错:
Unable to determine what CMake generator to use. Please install or configure a preferred generator, or update settings.json, your Kit configuration or PATH variable. Error: No usable generator found.
如果确定环境变量已经添加无误,工具包也被成功配置后,可以通过 Ctrl+shift+P 搜索 preferrences:Open settings (JSON),并添加以下代码:

"cmake.generator": "MinGW Makefiles"

之后,在目录中会生成一个build文件,里边的Makefile文件即为构建规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终端进入build文件,然后输入cmake ..生成makefile文件
最后输入mingw32-make.exe完成程序最后的生成

通过CMake调试

选中源文件进行debug,生成launch.json和tasks.json。
在launch.json中,需要关注program和miDebuggerPath

  • program: 要调试的可执行程序的路径,里边可以使用一些宏,宏的外部加 ${} 表示取值
  • ${fileDirname}:文件目录的名字,launch.json 对应的目录名就是 .vscode
  • ${fileBasenameNoExtension}:不带扩展名的文件名,文件名是 main 函数对应的那个文件
  • ${workspaceFolder}:工作区目录
  • preLaunchTask:调试项目前要执行的任务,C/C++: g++.exe 生成活动文件是 tasks.json 中的一个任务

通过执行这个任务生成了 program 对应的可执行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reLaunchTask和tasks.json里label相对应。
将tasks.json换为以下模板,该模板对应了一系列操作,将label与launch.json里相统一。

{
    "version": "2.0.0",
    "options": {
        "cwd": "${workspaceFolder}/build/"  //进入build目录
    },

    "tasks": [
        {
            "label": "cmake",
            "type": "shell",
            "command": "cmake",
            "args": [
                ".."
            ]
        },
        {
            "label": "make",
            "group":{
                "kind":"build",
                "isDefault":true
            },
            "command": "mingw32-make.exe",
            "args":[
            ]
        },
        {
            "label":"Build my project",
            "dependsOn":[
                "cmake",
                "make"                
            ]
        }
    ]
}


之后需要修改program里的路径,找到已经生成的exe文件。
之后就可以在程序中打断点进行调试了。

  • 10
    点赞
  • 5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好的,下面为您介绍 CMake 中的 macro 和 function。 ## 1. macro macro 是一种 CMake 的宏定义机制,可以将一组 CMake 命令封装起来,用一个名字来调用,从而简化 CMakeLists.txt 中的代码量。 macro 的定义格式如下: ``` macro(macro_name [arg1 [arg2 [arg3 ...]]) # command1 # command2 # ... endmacro() ``` 其中,macro_name 是宏的名称,arg1、arg2、arg3...是宏的参数列表,可以有 0 至多个参数。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定义了一个名为 print_info 的宏,该宏接受两个参数,分别是 name 和 age,然后输出一条信息: ``` macro(print_info name age) message("Name: ${name}, Age: ${age}") endmacro() print_info("Alice" 18) ``` 执行上述代码后,输出结果为: ``` Name: Alice, Age: 18 ``` ## 2. function function 与 macro 的作用类似,也是将一组 CMake 命令封装起来,用一个名字来调用,但 function 有明确的返回值。function 的定义格式如下: ``` function(func_name [arg1 [arg2 [arg3 ...]]) # command1 # command2 # ... return(value) endfunction() ``` 其中,func_name 是函数的名称,arg1、arg2、arg3...是函数的参数列表,可以有 0 至多个参数。value 是函数的返回值。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定义了一个名为 add 的函数,该函数接受两个参数,分别是 a 和 b,然后返回它们的和: ``` function(add a b) set(result ${a}+${b}) return(${result}) endfunction() set(sum 0) math(EXPR sum "${sum} + $(add(1 2))") message("Sum: ${sum}") ``` 执行上述代码后,输出结果为: ``` Sum: 3 ``` 在 function 中,我们使用 set 命令定义了一个变量 result,然后用 return 返回了这个变量的值。在调用 add 函数时,我们使用了 $() 将函数调用结果作为表达式的一部分,然后再用 math 命令计算出 sum 的值。 以上就是 CMake 中 macro 和 function 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