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在5分钟内快速了解网络结构、进行故障定位?

从事网工这行8年,老杨见过不少网工,对他们来说,网络管理真的是一个十分家常便饭的工作。

他们需要对网络运行的状态、性能进行监视和测量,出现问题的话,就要马上解决。

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网络部件出现故障、网络资源过度使用、网络部件完全崩溃等。

所以,网络管理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对网络中资源的管理。它包括网络中的硬件、软件以及所提供的服务。

展开来说,你又会觉得网络管理好复杂琐碎,没有那么简单对吧

但无论是网工还是网管,都势必要搞定这块的内容。所以,很多时候,越是这样的基础工作,越考验你的能力。

不少打工人都会选一些管理软件去释放双手,比如Wireshark,它可以截取各种网络数据包,也比较常用于各种问题定位。

推荐阅读:这21个网络工程师必备工具,都是老杨的私人珍藏。

但是啊,你会发现,现在的企业网络规模是越来越大,网络设备种类也越来越多,各自的配置错综复杂……对于每个网工的网络管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网络管理,多数只能分析到三层网络拓扑结构,无法确定网络设备的详细拓扑信息、是否存在配置冲突等。

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标准的二层信息交流协议。LLDP就提供了一种标准的链路层发现方式:

  • 通过LLDP获取的设备二层信息能够快速获取相连设备的拓扑状态

  • 显示出客户端、交换机、路由器、应用服务器以及网络服务器之间的路径

  • 检测设备间的配置冲突、查询网络失败的原因

这时候,你就可以通过使用网管系统,对支持运行LLDP协议的设备进行链路状态监控,在网络发生故障的时候,就可以快速进行故障定位。

今天这篇文章就让你搞清楚LLDP的所有内容,觉得干货,请多多转发到朋友圈,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网工人。

01 LLDP工作原理

LLDP可以将本地设备的信息组织起来并发布给自己的远端设备,本地设备将收到的远端设备信息以标准MIB的形式保存起来,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LLDP基本实现原理为:

(1)LLDP模块通过LLDP代理与设备上物理拓扑MIB、实体MIB、接口MIB以及其他类型MIB的交互,来更新自己的LLDP本地系统MIB,以及本地设备自定义的LLDP扩展MIB。

(2)将本地设备信息封装成LLDP帧发送给远端设备。

(3)接收远端设备发过来的LLDP帧,更新自己的LLDP远端系统MIB,以及远端设备自定义的LLDP扩展MIB。

(4)通过LLDP代理收发LLDP帧,设备就很清楚地知道远端设备的信息,包括连接的是远端设备的哪个接口、远端设备的MAC地址等信息。

LLDP本地系统MIB用来保存本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ID、接口ID、系统名称、系统描述、接口描述、网络管理地址等信息。

LLDP远端系统MIB用来保存远端设备信息。包括设备ID、接口ID、系统名称、系统描述、接口描述、网络管理地址等信息。

LLDP代理完成下列任务:

  • 维护LLDP本地系统MIB和LLDP远端系统MIB。

  • 在本地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取LLDP本地系统MIB信息并向远端设备发送。在本地设备状态信息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周期提取LLDP本地系统MIB信息向远端设备发送。

  • 识别并处理收到的LLDP帧。

  • LLDP本地系统MIB或LLDP远端系统MIB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向网管发送LLDP告警。

02 LLDP组网模式

(1)单邻居组网模式

单邻居组网模式是指路由器设备的接口之间或者路由器与媒体终端ME(MediaEndpoint)的接口之间是直接相连,中间没有跨任何的设备,而且接口只有一个邻居设备的情况。

单邻居组网如图所示,RouterA和RouterB之间以及RouterA和ME之间均是直接相连,RouterA和RouterB的每一个接口都只有一个邻居。

(2) 链路聚合组网模式

链路聚合组网模式是指路由器设备的接口之间存在链路聚合,接口之间是直接相连,链路聚合之间的每个接口只有一个邻居设备。

如图2所示,RouterA和RouterB之间存在链路聚合,RouterA和RouterB的每一个接口都只有一个邻居。

(3)配置LLDP功能示例-单邻居组网

👉组网需求

RouterA和RouterB之间、RouterA和ME均为直接相连,网络管理系统NMS与RouterA、RouterB之间路由可达且SNMP配置已经完成。

网络管理员希望在NMS上可以获取到RouterA与ME设备之间、以及RouterA与RouterB之间链路的通信情况、设备功能变化的告警信息,用于了解网络的详细拓扑和判断网络中是否有配置冲突。

👉配置思路

网络管理员希望在NMS上可以获取到RouterA与ME设备之间、以及RouterA与RouterB之间链路的通信情况、设备功能变化的告警信息,可以通过配置LLDP功能来实现。配置思路如下:

(1)使能RouterA和RouterB的全局LLDP功能。

(2)配置RouterA和RouterB的管理IP地址方便网管系统进行管理。

(3)使能RouterA和RouterB告警功能,及时将告警信息传送到NMS。

👉操作步骤

(1)使能RouterA和RouterB的全局LLDP功能

# 配置RouterA。

<Huawei>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RouterA

[RouterA] lldpenable

# 配置RouterB。

<Huawei>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RouterB

[RouterB] lldpenable

(2)配置RouterA和RouterB的管理IP地址

# 配置RouterA。

[RouterA] lldpmanagement-address 10.10.10.1

# 配置RouterB。

[RouterB] lldpmanagement-address 10.10.10.2

(3)使能RouterA和RouterB的LLDP告警

# 配置RouterA。

[RouterA] snmp-agenttrap enable feature-name lldptrap

# 配置RouterB。

[RouterB] snmp-agenttrap enable feature-name lldptrap

整理:老杨丨8年资深网络工程师,更多网工提升干货,请关注公众号:网络工程师俱乐部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Wireshark是一款开源的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可以用于网络故障排查和网络性能优化。下面是使用Wireshark进行网络故障排查的一般步骤: 1. 下载和安装Wireshark:首先,你需要从Wireshark官方网站下载并安装Wireshark软件。 2. 选择合适的网络接口:打开Wireshark后,选择要监控的网络接口。通常,你可以选择与故障相关的网络接口,如以太网、Wi-Fi等。 3. 开始捕获数据包:点击“开始”按钮开始捕获数据包。Wireshark将开始监听选定的网络接口,并显示捕获到的数据包。 4. 过滤数据包:Wireshark捕获到的数据包可能非常庞大,你可以使用过滤器来筛选出与故障相关的数据包。例如,你可以使用IP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等条件来过滤数据包。 5. 分析数据包:浏览捕获到的数据包列表,并逐个分析每个数据包的详细信息。Wireshark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统计信息,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网络通信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6. 查找异常:在分析数据包时,你可以查找异常或错误的迹象。例如,检查是否有重复的数据包、延迟过高的数据包、错误的协议使用等。 7. 解决问题: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网络故障。可能需要调整网络配置、修复设备或应用程序的问题等。 8. 保存和分享结果:如果需要,你可以将分析结果保存为文件,并与其他人分享以便进一步讨论或协助解决问题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