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实现内外网切换?是个网络工程师,都在用它

晚上好,我是老杨。

听我网工交流群里粉丝说,这篇文章《人手一份!思科、华为、H3C交换机命名规则全收录》很干货,不知道你看过+收藏了没?

我的粉丝除了优质干货可以看,必须还有福利可以拿。今日阅读文章的粉丝福利:《浪潮之巅》高清PDF一份。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私信老杨,回复关键词“浪潮”,前16名私信的粉丝小友,即可获得资源。

今天,我们主要来聊聊内外网切换。

你知道的啊,大多数主机一般都是驻留在只连接一台路由器的网段上。

由于只有一台路由器,因此不存在选择使用哪一台路由器将数据包发送到远程计算机上去的问题,该路由器的IP地址可作为该网段上所有计算机的缺省网关。

但是,当网络上拥有两个或多个路由器时,用户就不一定想只依赖缺省网关了。

实际上,可能想让某些远程IP地址通过某个特定的路由器来传递,而其他的远程IP则通过另一个路由器来传递。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相应的路由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路由表中,每个主机和每个路由器都配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路由表。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大多数路由器使用专门的路由协议来交换和动态更新路由器之间的路由表。

但在有些情况下,必须人工将项目添加到路由器和主机上的路由表中。

route命令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它一般都被用来显示、人工添加和修改路由表项目的。route命令是什么,怎么用,具体实操怎么做,看这一篇文章就好。

01 route命令的格式与参数

它的格式如下:

route [-f] [-p] [Command [Destination] [mask Netmask] [Gateway] [metric Metric]] [if Interface]]

单看这个语法,我们可能并不熟悉,我们来详细了解它的参数的意思。

其中 :

–f:参数用于清除路由表。

-p:参数用于永久保留某条路由(即在系统重启时不会丢失路由)

Command:主要有PRINT(打印)、ADD(添加)、DELETE(删除)、CHANGE:(修改)共4个命令。

Destination:代表所要达到的目标IP地址。 MASK:是子网掩码的关键字。

Netmask:代表具体的子网掩码,如果不加说明,默认是255.255.255.255(单机IP地址),因此键入掩码时候要特别小心,要确认添加的是某个IP地址还是IP网段。如果代表全部出口子网掩码可用0.0.0.0。

Gateway:代表出口网关。

其他interface和metric分别代表特殊路由的接口数目和到达目标地址的代价,一般可不予理会。

我们根据单网卡和多网卡(以双网卡为例)两种情况叙述在WINDOWS下如何具体设置路由。

02 route命令用法范例

上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route命令的格式与参数意思,那么它们是如何使用?该命令可使用如下选项:

(1)route print

本命令用于显示路由表中的当前项目,在单个路由器网段上的输出结果如图所示。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2)route add

使用本命令,可以将路由项目添加给路由表。

例如,如果要设定一个到目的网络209.99.32.33的路由,其间要经过5个路由器网段,首先要经过本地网络上的一个路由器IP为202.96.123.5,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那么用户应该输入以下命令:

route add 209.99.32.33 mask 255.255.255.224 202.96.123.5 metric 5

(3)route change

可以使用本命令来修改数据的传输路由,不过,用户不能使用本命令来改变数据的目的地。下面这个例子将上例路由改变采用一条包含3个网段的路径:

route add 209.99.32.33 mask 255.255.255.224 202.96.123.250 metric 3

(4)route delete

使用本命令可以从路由表中删除路由,例如:route delete 209.99.32.33

03 实现双网卡同时使用

有线上内网,无线上外网。例如:

笔记本上一张机械网卡,一张无线网卡, 一般笔记本都是这样的配置,都联上了内外与外网,其中外网网关是49.222.151.207,内网网关10.168.1.1,如何实现双网卡同时使用有线网上内网、无线网上外网?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第一步:设置无线网卡为默认路由网关

步骤:

无线网络连接属性—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高级,手动添加无线路由网关,添加自己的外网网关即关,跃点数为“1”,是最高优先级。

到了这一步,如果有线连接,无线连接同时存在的话,所有的数据都是经由无线网卡处理的。

第二步:查看当前路由表

使用route print命令看一个0.0.0.0的网络目标分别映射你的外内网的网关。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当然,这里面你也可以对当前的路由进行删除。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第三步:通过route命令将,将所有网段添加到外网网卡,为默认路由,即所有的ip都走外网。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显示查看路由表,查看是否添加成功。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第四步:通过route命令将内网网段添加到内网网卡,内网使用,即10.168.0.0这个ip段走内网。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显示查看路由表(route print命令),查看是否添加成功。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那么就设置成功了,整体的意思就是:

对于所有IP地址的访问,都从 49.222.151.207网关走;但是,对于10.168.0.0开头的地址的访问,从10.168.1.1走,这样,你就再也不用插拔网线这种粗鲁的方式来切换网络了。

整理:老杨丨9年资深网络工程师,更多网工提升干货,请关注公众号:网络工程师俱乐部

  • 1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目 录 1. 基本概念 5 1.1. 导频集 5 1.2. 切换基本过程 6 1.3. 切换相关消息 7 1.4. MSC间的硬切换 8 2. 华为 9 2.1. 跨MSC的BSC间软切换 9 2.1.1. 基本原理 9 2.1.2. 软切换信令流程 10 2.2. 硬切换的触发机制和流程 11 2.2.1. 硬切换宏分集 11 2.2.2. 同频硬切换 12 2.2.3. 移动台辅助硬切换 13 2.2.4. HANDDOWN硬切换 15 2.2.5. 直接硬切换 16 2.2.6. 伪导频硬切换 18 2.2.7. HTC(Huawei Transition Carrier )硬切换 19 2.2.8. 同频硬切换无线信令流程 21 2.2.9. HTC信令流程 23 2.2.10. 硬切换核心侧信令流程 24 3. 中兴 31 3.1. 跨MSC的BSC间软切换 31 3.1.1. 基本原理 31 3.1.2. 软切换信令流程 31 3.2. 硬切换的触发机制和流程 33 3.2.1. 同频硬切换 33 3.2.2. 异频Bridge硬切换 33 3.2.3. 移动台辅助硬切换 35 3.2.4. Handdown硬切换 35 3.2.5. 直接硬切换 36 3.2.6. 伪导频硬切换 36 3.2.7. 硬切换触发条件 36 3.2.8. 同频硬切换无线侧信令流程 37 3.2.9. 硬切换核心侧信令流程 38 4. 北电 42 4.1. 跨MSC的BSC间软切换 42 4.1.1. 基本原理 42 4.1.2. 软切换信令流程 42 4.2. 硬切换的触发机制和流程 44 4.2.1. RTD (Round Trip Delay) Trigger(基于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环路传播延时) 44 4.2.2. Pilot Beacon Trigger (基于导频信标强度) 45 4.2.3. G3G2Hardhandoff enabled Trigger 45 4.2.4. 无线侧信令流程 46 4.2.5. 硬切换核心侧信令流程 47 5. 朗讯 48 5.1. 跨MSC的BSC间软切换 48 5.1.1. 基本原理 48 5.1.2. 软切换信令流程 49 5.2. 硬切换的触发机制和流程 50 5.2.1. 阿朗硬切换触发机制 50 5.2.2. 硬切换的几种主要的方法 50 5.2.3. 硬切换无线侧信令流程 53 5.2.4. 硬切换核心侧信令流程 55 6. 三星 58 6.1. 跨MSC的BSC间软切换(无话路迁移) 58 6.1.1. 基本原理 58 6.1.2. 软切换信令流程 59 6.2. 硬切换的触发机制和流程 59 6.2.1. 切换相关模块(MCC) 59 6.2.2. 同频硬切换(Inter-MSC) 60 6.2.3. Dummy FA/HPBA/Pilot Beacon 61 6.2.4. Multi hard handoff 63 6.2.5. Inter-cell Hard Handoff(by dummy) 65 6.2.6. 不使用dummy/HPBA/Pilot Beacon的硬切换消息 65 6.2.7. Inter-cell Hard Handoff (Enhanced Hard Handoff) 67 6.2.8. Intra-cell Hard Handoff 67 7. 摩托罗拉 69 7.1. 跨MSC的BSC间软切换 69 7.1.1. 基本原理 69 7.1.2. 软切换信令流程 70 7.2. 硬切换原理的触发机制和流程 71 7.2.1. Pilot Beacon方式 71 7.2.2. DAHO方式 72 7.2.3. 移动台辅助硬切换(MAHHO) 72 7.2.4. 信令流程 72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