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配置必备技术NAT,3张图理清

文章开头,老杨先提一个小问题:你认为,一个企业网的基本配置有哪些?

有小白会疑惑,企业网络和家庭网络有啥区别?

又或者是:家里的网络不就是一个网线+路由器吗,企业能多复杂?

这就是对咱网工的世界一无所知的最佳案例。

每个企业架构是不同的,网络工程师需要确定的东西很多,比如防火墙模式、交换机类型、网关位置等等。

而在这其中,有一个企业网必备技术,就是NAT。

2011年2月3日中国农历新年, IANA对外宣布:IPv4地址空间最后5个地址块已经被分配给下属的5个地区委员会。

2011年4月15日,亚太区委员会APNIC对外宣布,除了个别保留地址外,本区域所有的IPv4地址基本耗尽。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救世主NAT(网络地址转换)闪亮登场。

NAT是一项神奇的技术,说它神奇就在于,它的出现几乎使IPv4起死回生。

关于NAT的技术点,其实在思科CCNA/华为HCIA课程当中都是有非常详细生动的讲解,当然,手把手实操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

01 NAT是个啥?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s)网络地址转换,就是替换IP报文头部的地址信息。

NAT通常部署在一个组织的网络出口位置,通过将内部网络IP地址替换为出口的IP地址提供公网可达性和上层协议的连接能力。

觉得NAT抽象?老杨让你“身临其境”一下。现在打开电脑操作:

(1)打开命令行输入ipconfig查询IP地址

(2)打开百度,输入IP查询,查询IP地址

你会发现一个很奇妙的事情,这俩IP查出来居然是不同的。

其实是因为,ipconfig查出来的是你本机的IP地址,也就是内网私有地址,此类地址仅在局域网使用,不能联通外网。 百度查出来的地址是你上网的公有地址,也许并不是你主机的地址,而是电信或联通分给你的地址,用于连接互联网。

NAT主要就是用来实现公私有IP地址的转换的,所以,一般是路由器或者防火墙上来完成,不建议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

02 NAT原理给你捋捋

你看上面这张图:

192.168想访问200.2,到路由器后,路由或者三层设备将192.168映射到外网地址,也就是换成外网地址200.1,外网地址(公网地址是需要到运营商购买的,你买的宽带,其实付得是租用公网IP地址的钱)。

200.1 访问 200.2 ,到服务器所在路由后,200.1也是不能直接访问200.2的内网服务器,所以这时候,也需要做地址转换,200.1 换成172.16。

最后,200.1 访问到了172.16,也就是192.168访问到200.1。

回包的时候,道理一样,一出一进,做两次地址映射(地址转换)。

其实,网络地址转换就是,解封装三层包头,更换源IP或者目标IP。

顺便说一嘴,mac地址也会改变,但不是因为NAT,mac地址过个路由就会变一次。

03 NAT的分类 ,三张图搞定

(1)静态NAT(静态映射)

手动写入IP地址映射条目,配置NAT表,一个内网地址对应着一个外网地址。

举个例子,192.168 对应 1.1。

当192.168向外网发包,则过路由的时候,会根据静态NAT表,将192.168更换为1.1。

缺点:内网这么多人,一个内网IP对应一个外网IP,我得花多少钱,买多少个公网ip才够使。

动态NAT解决了这个问题,请往下看。

路由器并不会想防火墙一样,有策略,阻止私网IP,私网IP会过路由跑到公网上去,但是公望路由不认识私网IP,所以私网IP也就废掉了,直接丢弃。

(2) 动态NAT (动态映射)

一个网段对 一个外网地址,举个例子:

192.1681.0/24 这个网段对应着 100.1; 192.168.1.1来了。

在NAT地址转换里,形成了一条映射(条目),就是,192.168.1.1映射100.1。

这个时候,重点来了,由于192.168.1.1占用着100.1,则别人无法再使用这个100.1,直到192.168.1.1不再发包后的24小时之后,则可以把100.1给别人。

别人无法使用的原因是,如果别人也在使这个100.1, 回包回不来。

但是并没有解决,多人同时上网的问题,所以废掉,但是PAT解决了这个问题。

(3) 端口网络地址转换PAT( port address translation )

道理很简单,在ip地址的基础上,在加上端口号,加以区分。

举个例子:

192.168.1.0/24,这个网段映射到外网ip100.1。

192.168.1.1这个ip向外网发了一个http的包,过路由器的时候,路由器随机配置了端口号,192.168.1.1 :1000 — 100.1.1.1:100。

只要这个ip地址的这个端口号 一直占用着 100.1.1.1 的这个端口号,则别人就不能再使用100.1.1.1:100 这个IP+端口号。

其实就是加上端口号,进行复用,用端口号,加以区分每个私网IP的对应相同公网IP。

192.168.1.1:1000, 1000和1000.1.1.1:100 1000和100这两个端口号是路由器配置的临时端口,这个端口范围0-65535,如果过了这个范围的话,再有人上网的话,只能候着了。

📀NAT地址转换表

只有由内网 往 外网走的时候,会生成NAT地址转换表中新的条目;

外网向内网走的时候,是根据NAT转换表,进行回包。

以上解决的问题是,员工内网访问外网,地址转化问题。

以下解决的问题是,外面人外网访问内网,地址转化问题。

(4) PAT + 静态NAT (静态PAT 端口映射)

📀端口映射

把内网的某个端口映射出去,叫做端口映射。

一般公司都会准备两个以上的外网网址,一个用于,内网去外网,另外一个,用于外网访问内网服务器。

外网访问内网服务器的解决方案,再来举个例子:

将100.2的ip和端口映射到100.1的ip上,同时,加上80端口限制,这就叫做静态pat,其实就是,静态nat+pat,也叫端口映射。

举例①

S 192.3 — 100.2 80—80 S 182.4 — 100.2 23—23(rdp)remote destop protocol 不同服务器 映射到 外网同一个IP上

举例②

S 192.3 — 100.2 80—80 S 192.4 — 100.2 80—81

内网两台服务器,都想开80端口,则由于,外网ip一样,所有端口号就不能一样了。

这个缺点很明显了,外网需要访问100.2:81 ,加上81端口,才能访问到 192.4。

(5)VIP 虚拟公网IP地址 Vritual IP

100.2 就叫做虚拟IP地址,因为,它们本身不配在路由器上,而是映射到内网服务器上,所以叫做虚拟IP地址。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说作用:

A公司的内网有100台电脑,网段为192.168.1.0/24,某些电脑需要访问互联网,但是内网地址是无法访问到互联网,怎么办呢?

公司有拉了一条联通的专线连接到防火墙,专线的ip地址为58.1.1.1,此时我们将内网的某些192.168.1.x地址通过NAT转换成58.1.1.1就可以访问到互联网。

看到这里如果还有不解的地方,这里还有更简单粗暴的解释,直接用3张图解释一下它们的原理和不同。

📀静态NAT

最重要的特点是一对一,而且是静态指定的(一个内网ip对应一个外网ip是固定好的),常用于将内网服务器的ip地址映射到外网ip。

📀动态NAT

特点是多个内网ip组成的地址池,指向到多个外网ip组成的地址池,当内网ip需要访问外网时,就从外网ip地址池中取一个外网ip地址(每次取的ip地址可能不同),两个地址池中的ip个数可以不同。

📀PAT

特点是将多个内网ip地址指向到同一个外网ip地址的不同端口,通过访问外网ip的不同端口就可以访问到内网ip。

比如:192.168.1.1 -->58.1.1.1:2233 192.168.1.2-->58.1.1.1:2234

老杨也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种言论,什么随着IPV6技术的到来,NAT已经out了。

咋说呢,技术革命一定是一步一步实现的。

肯定是先局部后整体,局部先使用IPV6,然后再逐步扩大规模,并减少IPv4的规模,这个时候,NAT技术在过渡阶段肯定是需要的。

下个阶段,网络里就会混杂着IPV4和IPV6两种地址,这个时候更需要NAT技术了,谈何out?

最后感慨一句:

每次给你们科普一些技术点时,我总是会想到从前。

想到自己刚毕业那会儿学到的知识真的是皮毛,但是,一步一脚印,它们是我现在所有知识储备的重要基础。

没有它们的积累,哪有我现在的成就。

整理&原创:老杨丨8年资深网络工程师,更多网工提升干货,请关注公众号:网络工程师俱乐部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