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I/O多路复用机制的实现与分析——select、poll、epoll

480 篇文章 ¥59.90 ¥99.00
本文详细分析了Linux系统中的I/O多路复用技术,包括select、poll和epoll的实现原理,探讨了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在内核中的相关代码实现。通过对这些机制的理解,有助于在网络编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I/O效率。

在网络编程中,为了提高I/O的效率,通常会使用多路复用技术来同时监听多个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简称FD),并在有事件发生时进行相应处理。在Linux系统中,常见的多路复用机制包括select、poll和epoll。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三种机制的实现原理,并结合相关的内核源代码进行说明。

一、select机制
select是最早出现的多路复用机制之一,它通过一个位图来管理需要监听的FD,并提供一个超时参数,用于设置等待时间。在内核中,相关的实现代码主要位于fs/select.c文件中。

下面是select机制的主要流程:

  1. 用户调用select函数,传入需要监听的FD集合、超时时间等参数。
  2. 内核将用户传入的FD集合复制到内核空间,并为每个FD创建相应的数据结构,如struct file
  3. 内核遍历FD集合,检查每个FD是否有待处理的事件,如果有,将其相应的位设置为1。
  4. 内核开始等待事件的发生,直到超时或有事件发生。
  5. 如果超时,select函数返回0;如果有事件发生,select函数返回就绪的FD数量,并将就绪的FD集合复制回用户空间。

select机制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效率低下、支持的FD数量有限等。因此,后续出现了poll和epoll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poll机制
poll是select的改进版本,其主要改进点在于使用链表来管理FD集合,避免了select中位图的限制。在内核中,相关的实现代码位于fs/poll.c文件中。

以下是poll机制的主要流程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