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收获浅谈

回顾自己读研期间的心路历程,期间陆续做了很多繁琐的事情,同时也受过导师人格的影响以及学术上的指导,有收获,亦有后悔。

权且厚着脸皮把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地方做个简要概览,不一定很有用,权且当作自己的一种记录,若是对其他人有所帮助,自己深感荣幸。

 

  • 工具

    • Word

      • 排版比较重要

      • Latex也有必要了解一下

    • PPT

      • 重在对逻辑展示的把控,避免花里胡哨

      • 制作PPT,深入思考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让读者接受你的逻辑,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 每次的组会或报告都是逻辑和演讲能力锻炼的机会

    • Mendelay或Zotero

      • 常用的文献管理工具

      • 利用文献管理工具,方便插入不同格式的参考文献【不同的期刊或者会议,文献格式要求不一样】

    • 画图

      • 利用好Visio

  • 文献

    • 打印出来《How to read a paper》,读论文的时候看看,学会高效读文献

    • 英文读的慢以及不开心,可以读些中文文献,熟悉之后再读英文文献,理解会很大不一样

    • 可以按照阅读中文综述、英文综述、细分领域的中英文文献的顺序,来逐步建立对所研究具体领域的整体把握

    • 创新来自于继承,没有足够的文献阅读量,不可能有新的改进想法,此过程就是如此枯燥

  • 读书

    • 阅读与学科有关的科普类书籍,能从宏观上增进自己对学科的把握和理解

    • 阅读非虚构性书籍,增进自己的思考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深入理解

    • 书籍是工具,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看完一本书,而是看了之后有所启发,甚至解决目前的问题,读书的核心始终是人,而不是书籍,“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同主题的不同书籍,是对同事物的不同角度思考,主题阅读更能增进自己对特定主题的理解

  • 写作

    • 初始时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要在乎文字本身,文字的好坏不重要

    • 写作首要考虑的是逻辑性,其次才是文笔,切莫本末倒置

    • 好的文章一定是改出来的,没有经历痛彻心扉的文章更改,一定不可能锻炼出来Concise和Precise的文笔,而Concise和Precise是科技写作的要求所在。(简明、准确)

    • 日常的实验一定要有详细的记录,不要对自己的记忆力过于自信

    • 工作报告以及阶段性的总结,是锻炼自己写作以及反思能力的机会

  • 沟通

    • 刻意逃避导师不是好的办法,与其被动让导师找你,不如主动与导师沟通

    • 有问题及时沟通,事情的进展往往是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思路明晰的,不要自己闭门造车

 

三年时间,自己并不完全是无所获,但依然觉得对时间的利用率不高,浪费了些许光阴,虽说读了一些书,做了一些事,但仍觉得缺乏明确的方向感,这也直接导致了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想要追求什么。想必对自我清晰的认知,想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事。若是能选定一个方向,不断深入下去,真的是会收获很大的,最为忌讳的是走马观花似地略知一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