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量
1.语法:变量名 = 数据
变量名:
a.程序员自己命名,是标识符,不是关键字
b.规范:
见名知义:1.看见变量名就大概知道保存的什么数据
2.不使用系统函数名(比如: print、input、type、…)、类名(int、float、str…)和模块名
3.所有字母小写,多个单词用下划线隔开
2.数据
需要保存到变量中的具体的数据(可以是具体的某种类型的数据,也可以是某个运算的结果)
3.使用变量 - 使用变量中保存的数据
使用变量就是使用变量中保存的数据,所有数据能做的事情,保存数据的变量都可以做
注意:变量必须先定义再使用
4.同时定义多个变量
1)变量名1, 变量名2,变量名3 ,…= 数据1,数据2,数据3… -同时定义多个变量赋不同的值
2)变量名1=变量名2=变量名3 ,…= 数据 -同时定义多个变量赋相同的值
3)交换两个变量的值
#方法1 m = 200 n = 100 m,n = n,m print(m,n) # 100 200 #方法2 t = m #t=200 m = n #m =100 n = t #n =200
4)变量重新赋值
1.定义完变量以后可以重新给变量赋值,重新赋值以后再使用变量,使用的是新的值
2.重新赋值的时候可以赋不同类型的值
5.变量的底层逻辑
1.python变量存储数据和重新赋值的底层
python和C定义变量的区别:
C:c语言定义变量的时候要先申请内存,内存申请的大小由数据的类型决定。
python:python定义变量的时候会先申请内存,内存申请多大看数据需要多大,申请完内存后将数据保存到内存中。然后再将变量和对应的内存进行关联。
重新给变量赋值的时候,会根据新的值重新申请新的内存,然后将新的数据保存到新的内存中,最后将变量和新的内存关联。
id函数 – 获取变量对应的内存地址
a = 10 print(id(a))
二、运算符
1、数学运算符
+(加)、-(减)、*(乘)、/(除)、%(取余、取模)、//(整除)、**(幂运算)
特点:
1.+、-、*、/和数学中的+、-、×、÷的功能一样
如果运算对象中有一个是浮点数,那么结果一定是浮点数(应用于所有数学运算符)
除法运算的运算结果一定是浮点数
2.%(取余、取模)–求余数
x % y — 求x除以y的余数
print(10 % 3) #1
应用场景:
1)判断一个数是否能够被另外一个数整除 --判断这两个数的余数是否为0
2)取整数的低位数 --对10的N次方取余,就可以获取这个数的后N位数
num = 8679 print(num % 10) #9 print(num % 100) #79 print(num % 1000) #679
3.//(整除)–求商,商向小取整
x // y – 求x除以y的商,商向小取整的结果
print(5//2) #2.5-->2 print(3.8//2) #1.9--> 1.0 print(99//4) #24.xx --> 24 print(-5//2) #-2.5 -->-3 向小取整
应用场景:
1)求一个数中有多少个完整的另一个数
例如:求num中有多少个8
num = 79 print(num//8) #9
练习:已知t的值是总的秒数,求t中有多少个完整的小时
t = 282929 print(t//3600) #78
2)去掉整数的低位数,保留高位数 - - 整除10或者10的N次方
print(8732//10) #873 print(87//10)#8 print(87327//100)#873 print(9302//1000)#9
练习:写程序提取任意一个整数的百位数
num = 2833 print(num // 100 % 10) #8 print(num %1000 //100) #8 num1 = 123 print(num1 // 100) #1 num2 = 82929 print(num2 // 100 %10) #9
4.**(幂运算)
x ** y – 求x的y次方
print(3**4) #81 print(8**(1/3)) #2.0 print(4**-2) #0.0625
2、比较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 > 、< 、 == 、!= 、>=、<=
1.所有比较运算符的运算结果都是布尔值
print(100 >200) #False
2.python中的比较运算符支持连写表示范围
score = 82 #判断分数是否大于等于70,小于90 print('是中等成绩:',70<= score <90) #是中等成绩: True
3、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and(逻辑和运算)/or(逻辑或运算)/not(逻辑非运算)
1)and(逻辑和运算)
应用场景:用来连接要求同时成立的两个条件,相当于生活中的并且
运算规则:条件1 and 条件2 -如果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结果就是True,只要有一个条件不成立结果就是False
#案例:判断num是否能同时被3和8整除 num = 24 print('num是否能同时被3和8整除:',num % 3==0 and num % 8 ==0) #True #判断num是否是能够被7整除的偶数 num = 92 print('num是否是能够被7整除的偶数:',num % 2 == 0 and num % 7 ==0) #num是否是能够被7整除的偶数: False
2)or(逻辑或运算)
应用场景:如果要求两个或者多个条件有一个条件成立就行,用or连接,相当于生活中的或者
运算规则:条件1 or 条件2 -只要有一个条件成立,结果就是True,两个条件都不成立结果就是False
#判断num是否能够被3或者7整除 num = 89 print('num是否能够被3或者7整除',num % 3 == 0 or num % 7 == 0) #num是否能够被3或者7整除 False #判断指定的年是否是闰年 #闰年:普通闰年(能被4整除 但是不能被100整除的年)和世纪闰年(能被400整除的年) year = 2008 print('是否是闰年:',(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是否是闰年: True
4、赋值运算符
赋值运算:=、+=、-=、*=、/=、%=、//=、**=
注意:
a.所有赋值运算符最终的功能都是完成对变量的赋值操作(将数据保存到变量中)
b.所有的赋值运算都没有结果,无法提供数据
1.普通的赋值运算符
变量名 = 数据 – 将数据直接保存到变量中
2.复合的赋值运算符
变量名 += 数据 – 先将变量中保存的数据取出来,和后面的数据进行加法运算,然后将运算结果重新赋值给前面的变量
num = 10 num += 2 #num = 10+2 print(num) #12 num %= 3 #num = num % 3 print(num) #0
5.运算符的优先级
1.数学运算符 > 比较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赋值运算符(最低)
2.数学运算符的优先级和数学一样的:** > * 、/、%、// > + 、-
3.and > or
4.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