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规划的概述
系统规划对应的是 立项 阶段
系统规划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
其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及现有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系统规划的主要步骤
- 对现有系统进行初步调查;
- 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
- 分析子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 拟定系统的实施方案;
- 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召开可行性论证会;
- 制定系统建设方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比较,落实各项假设的前提条件。制定系统建设方案,并根据该方案及其实施计划编写成系统设计任务书。系统设计任务书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正式作为系统建设的依据。
2、项目的提出与选择
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是"随心所欲"而为,而是有特定的目标的。
从大的方向来看,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就是促进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从小的方面来看,各种信息系统都有其自身的使命和目标。
2.1 项目的立项目标和动机
企业在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可能具有多种动机,通常可归结为四种模式,分别是:
1、进行基础研究
2、进行应用研发
3、提供技术服务
4、产品使用者
2.1.1 进行基础研究
通常由大学、研究所、企业集团从事基础研究的部门提出和实施。
基础研究通常都被看做是一种长期的战略性投资,目标不是为了短期的市场收益和支持当前的市场或行业应用,而是为了开拓未来的市场,创造全新的概念产品、产业或生活方式,建设企业、行业甚至国家的竞争优势。
2.1.2 进行应用研发
大多是此种
此类项目通常由企业进行立项和开发,企业立项的基本动机是得到应用产品,并向目标客户群进行销售,从而占有市场份额并获取利润。产品一般会基于某类特定客户群体的需求而进行设计,有明确和具体的目标需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资源预算,大多以项目方式进行组织。
2.1.3 提供技术服务
对此项目进行立项的企业通常能向目标客户群提供比较全面的技术服务,而不是单一的软件产品。此类企业通常会面向一个特定行业,具有相对稳定客户群体,具有系列化的产品和基于这些产品的技术解决方案。企业对自己所处的应用领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能够整合技术、产品、方案和应用,通过提供一种综合性的技术服务,而不是单一的软件产品,来占有市场份额和获取比提供产品更高的利润。
2.1.4 产品的使用者
产品的使用者是系统的最终客户。
产品的使用者可能采用各种方式来进行项目立项,例如,采购或定制开发。
2.2 项目立项的价值判断
项目提出后,能否达成一个成功的立项,取决于人们对项目收益预期的价值判断。以应用开发为目标的项目重点关注是技术在具体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2.3 项目的选择和确定
- 选择有核心价值的项目
- 评估所选择的项目:评估项目实施的约束、风险、成本和效益。
- 项目优先级排序:根据企业已有资源情况,进行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考察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 评估项目的多种实施方式:自己做,还是外包,还是购买?风险、收益、资源开销考虑。
- 平衡的选择合适的方案:综合考量~不可能都做好,选择对企业来说最看重的。
3、初步调查
信息系统建设一般都是由用户提出要求开始的,而用户的要求通常只是一个简单的初始需求,而且常常是罗列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摆在系统分析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对用户提出的要求做出一个准确的认识和估计。
为此,必须在开展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明确问题,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初步调查的目标
先投入少量人力,对系统进行大致的了解,然后再看有无开发的可行性;
第二步是详细调查,即系统开发具有可行性且已经正式立项后,再投入大量人力展开大规模、全面的系统业务调查。
初步调查的方式
最佳方式: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座谈,与企业IT部门负责人座谈。最好还可以访问企业主要业务部门的领导,征求ta们对新的信息系统建设的意见以及对新系统功能的要求。
初步调查的内容
两种:一般调查和信息需求初步调查
具体来讲,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
- 初步需求分析
- 企业基本状况
- 管理方式和基础数据管理状况
- 现有系统状况
4、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必须从系统总体出发,对技术、经济、执行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需要各方面知识的转呀人才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如:系统分析师、资深系统开发人员、客户代表、法律顾问、市场顾问等。
4.1 可行性评价准则
1、经济可行性
- 也称投资收益分析或成本效益分析。
- 主要评估项目的 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项目建成后可能得经济收益。
- 多数项目只有建设成本能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预算内的时候,项目才有可能被批准执行。
- 经济收益考虑多种,分类也有多种方式。
2、技术可行性
- 也称技术风险分析
- 研究的对象是信息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性能,以及技术能力约束。
三个层面考虑
- 技术
- 资源
- 目标
技术可行性绝不仅仅是论证在技术手段上是否可以实现,实际上还包括在当前资源条件下的技术可行性。
3、法律可行性
- 也称 社会可行性。
- 比较广泛,需要从政策、法律、道德、制度等社会因素来论证信息系统建设的现实性。
4、用户使用可行性
- 也称:执行可行性
- 是从 信息系统用户的角度来评估系统的可行性,包括企业的行政管理和工作制度、使用人员的素质和培训要求,可以细分为管理可行性和运行可行性。
- 管理可行性:从企业管理上分析系统建设可行性。主管领导不支持的项目一般会失败,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抵触情绪很大,就有必要等一等,先积极做好思想工作,创造条件。另外,还要考虑管理方法是否科学,相应的管理制度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规章制度是否齐全等。
- 运行可行性:也称为操作可行性,是指分析和测定信息系统在确定环境中能够有效工作,并被用户方便使用的程度和能力。
4.2 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1.复查系统目标和规模;
2.分析现有系统;
3.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4.用户复核;
5.提出并评价解决方案;
6.确定最终推荐的解决方案;
7.草拟开发计划;
8.编制和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4.2.1 复查系统目标和规模
系统分析师 应访问关键人员,认真阅读和分析有关材料,以便进一步 复查、确认系统的目标和规模,改正含糊或不确切的叙述,清晰地描述对系统的一切限制和约束。
这个步骤的关键是:对系统目标、规模、相关约束和限制条件 作出更加细致的定义,使之更加清晰、明确、没有歧义性,确保分析师正在解决的问题确实是要求他们解决的问题。
4.2.2 分析现有系统
系统分析师应该认真阅读、分析现有系统的文档资料和使用手册,也要实地考察现有系统,注意了解它做了什么,还要了解现有系统的代价和其存在的缺点。
需要注意:此步骤的目的是了解现有系统能做什么,而不是了解它怎么做这些工作。
在这个步骤中,系统分析师应该画出描述现有系统的高层系统流程图,记录现有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情况,并请有经验的人员检验其是否正确。
4.2.3 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在系统目标和规模、现有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就可以从现有系统的物理模型出发,导出现有系统的逻辑模型,描述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和处理情况,从而概括的表达出对新系统的设想,即对新模型进行建模。
建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对新系统的框架认识和概念性认识。
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技术:
- 系统上下文关系范围:其实就是DFD的0层图,将系统与外界实体的关系体现出来,从而清晰的界定出系统的范围,实现共识。
- E-R图:这是系统的数据模型。不需要生成完整的ER图,找到主要的实体及其关系即可
- 用例模型:描述一组用例、参与者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 领域模型:找到系统中的实体类,并说明实体类的主要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 IPO图:输入/处理/输出图。
4.4.4 用户复核
4.4.5 提出并评价解决方案
4.4.6 确定最终推荐的解决方案
4.4.7 草拟开发计划
系统分析师需要进一步制定一个粗略的开发计划:说明系统建设所需的资源、人员和时间进度安排情况。这将作为立项后制定项目开发计划的基础。
4.4.8 编制和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将可行性研究 各步骤的结果整理成文,形成清晰的文档,即为:可行性研究报告。
将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给用户和管理层,进行审查通过。
4.3 可行性研究报告
待补充
5、成本效益分析技术
5.1 成本和收益
5.1.1 成本
常见的两种分类方法是:按照投资时间分 和 按照成本性态分。
按照投资时间分 | |
---|---|
基础建设投资 | 房屋和设施、办公设备、平台软件、必须的工具软件等 |
其他一次性投资 | 研究咨询成本、调研费、管理成本、培训费、差旅费等 |
非一次性投资 | 主要指运行和维护成本。如设备租金和定期维护成本,定期消耗品支出、通信费、员工工资与奖金、房屋租金等 |
按照成本性态分 | 典型 |
---|---|
固定成本 | 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员工培训费、广告费、房屋租金 |
变动成本 | 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外包费用、开发奖金 |
混合成本 | 水电费、电话费【质量保证人员的工资、设备动力费、员工的工资】 |
固定成本:
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又可以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 和 约束性固定成本。
- 酌量性固定成本:管理层决策可以影响数额的固定成本:如广告费、员工培训费、技术开发经费等。
- 约束性固定成本:管理层无法决定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即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办公产地及机器设备的折旧费、房屋及设备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
变动成本:
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范伟量范围内其总金额随着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也就可以分为: 酌量性变动成本 和 约束性变动成本。
混合成本:
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
这些成本通常有一个基数,超过这个基数,就会随着业务量的增大而增大。
多种分类方式,补充一下:
分类 | 描述 | 典型 |
---|---|---|
直接成本 | 直接投入到项目上(可由项目经理控制) | 项目组人员工资,材料费用 |
间接成本 | 分摊到项目上的 | 水电费,员工培训费 |
分类 | 典型 |
---|---|
开发成本 | 开发人员的工资,开发耗材资源类成本 |
运营成本 | 运维人员工资,运维耗材 |
5.1.2 收益
分类 | |
---|---|
有形收益 | 也称经济收益,可以用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率等指标进行度量。 |
无形收益 | 也称不可定量的收益,如:客户满意度、打击竞品市场份额、技术积累等 |
5.1.3 盈亏临界分析
相关公式
- 找固定成本
- 找变动成本
- 销售收入
5.2 净现值分析
例题
5.3 投资回收期和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收期:投入成本,刚好收回的时间点。
分为:
- 静态投资回收期:直接算
- 动态投资回收期:折成现值再计算,折现系数
投资回收率= 1/投资回收期
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报率=投资收益/投资总额
年均投资收益率=运营期年均净收益/投资总额
6、系统方案
6.1 候选方案的可行性评价
6.2 系统建设方案报告
根据项目规模的大小,系统方案可以单独形成文档,也可以合并到可行性研究报告中。
如果单独形成文档,需要包含
- 前置部分
- 系统概述
- 系统研究方法
- 候选系统方案和可行性分析
- 建议方案
- 结论
-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