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学习笔记

导论:

  •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在于,历史学是真正意义下的未来学,它能够帮助你以了解过去为手段预见未来

  •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

是为了理解什么是中国:

  1. 中国就是汉族人的国家吗?显然只包含汉族人的国家是片面与错误的,毕竟元明清都不是汉族人的王朝。
  2. 一个国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往往建立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中,因此为了了解一个国家一定需要我们了解他与世界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在历史的推演中慢慢形成的,因此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便无法真正地了解一个国家。

因而要真正理解什么是中国,需要我们从历史的发展来细细说来。

  • 讲述的维度

  1. 时间的维度:
    一直从周朝取代商朝讲到现代中国的经济奇迹。
  2. 空间的维度:
    会讲述中原、草原、海洋、高原之间的故事
  • 讲述的原则逻辑

搁置价值判断,而去深入历史的逻辑——
历史的“第一性原则”:
历史的本质是不同利益团体之间的博弈,而其博弈有内部与外部两种约束:

  1. 内部动力:人的欲望。
  2. 外部约束:资源限制,与人之间的结构性关系。
    而引发这两个变量变化的重要条件是:技术变迁与气候变化。
  • 什么是中国?

中国绝不等同于汉族王朝, 他是一个偌大的体系,是中原、草原、高原与海洋构成的结构体,要解释清楚什么是中国,绝不能脱离开其中的任何一个子结构。

  • 什么是历史?

历史不是考古,它不仅局限于对事件的真实性研究上,更是在于对事件的意义性研究上。这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搞清楚中国是怎么走来的,更明白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此后的内容便会以这两个维度探讨中国历史图景。

商周之变与中国起源 :

什么是中国?(古代视角)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是因为中原文明程度高所以自称为中国。这种思想对世界的影响甚至在19世纪末时依然存在,即中国不代表某一国家,而是代表世界文明的精神中心。

商周之变

从天命降于商人的非普世主义的商朝到天命降于周王的普世主义的周朝
周朝的统治方式是下放封地给亲属重臣形成独立性较强的周侯国,来拱卫周王,又称封建制。

周的历史进程

随着周厉王的自救失败,周天子的威严大不如前,周朝从西周进入了东周(春秋战国)
之前的战争是礼仪战,只有贵族才能参与且规模较少,但随着楚国使用实用性的战争后,这种模式开始被所有人使用,这时的战争规模较大——“春秋无义战”。

尽管各诸侯都想增大军队的人员体量,但随着次级诸侯的发展,诸侯也难以管理次级诸侯了。 但新的技术变迁——铁器牛耕与竹简,赋予了诸侯对次级诸侯的控制以可能:

  • 经济上,牛耕铁器的出现使农民有余力耕种私田,更有人直接从次级诸侯的井田中跑路了,诸侯提供这些农民以保护,并向其征收一定量的税,从而剥夺了次级诸侯的经济基础,进而拥有了控制力
  • 政治上,竹简的出现使得更多小贵族,甚至平民拥有了知识,而这些人没有封地最后便成了游士。游士的政治无根性与强烈的依附性,使得他们成为了诸侯人事班子的不二人选,因而使得诸侯拥有了一批可控的自己人。

自此,诸侯得以全方面碾压次级诸侯,而这种变化,史称变法——例如商鞅变法等, 这也是春秋与战国的根本区别。而战争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也是叫做战国的原因。
而变法具有扩张性,如有一国变法,其他国也必然效仿,不然就会因为战争效率不足而挨打,而随着战争规模扩大到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无法承受时,中国便迎来了大一统。

期间,礼崩乐坏导致了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发生了大爆发:

面对战争的礼崩乐坏,各派代表都有自己的解读与方案,我们主要按照对待周礼的态度分为三类:

  1. 传统就是好:
    此类的代表就是儒家,就是让人们克己复礼
  2. 传统就是差:
    此类的代表就是法家,他们认为要推翻周礼,以法来约束世界
  3. 传统关我屁事:
    此类的代表是道家,其主要思想是出世,无为而治。

在这三种思想中,国家对其的偏好由战时到和平时期有巨大的变化,而这是由三家的特性与帝国的现状所决定的:那就是 法 -> 道 -> 儒
而这是这是为什么呢?

  • 为什么战国时期诸国选择了法家
    能够快速富国强兵的变法是法家最主要的优势,战国时期天下大乱战争四起,战争效率是所有国家生存的最重要途径,加之,法家崇尚将人头数作为战功的唯一标准,这对于寒门子弟,普通百姓的激励是其他两家所不能比拟的,因而不变法,就死亡,迫使所有国家走向了变法的道路,即将法家作为官方思想。

  • 为什么汉高祖刘邦选择了道家

  1. 法家与和平时期治理的不兼容性
    “可以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法家的逻辑是掠夺外部以滋养内部,这套逻辑在天下分封割据时有奇效,但统一之后就没有外部可以掠夺了,只能掠夺百姓,结局就是,天下苦秦久矣,秦二世而亡。
  2. 刘邦既得天下后得政治势力现状所限
    刘邦得天下靠的是战士与谋士的追随,他与兄弟们的本质关系是合伙人,刘邦对于这些开国重臣是没有什么限制手段的,刘邦必然想集权,但奈何合伙人太过强大,道家只是为朝廷积蓄财力,为专制集权做好伏笔。
  • 为什么汉武帝选择了儒家
  1. 政治土壤已经铺好
    刘邦大肆分封同姓诸侯,以之与开国重臣形成力量均衡,使得皇帝能够成为超脱于各种力量之外的存在,经过几代皇帝的努力,终于熬死了这些开国重臣,到汉武帝这会儿,已经不需要这种制衡了,集权的土壤已经完成。
  2.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汉武帝是一个有为君主,不愿无为而治,而法家的逻辑已经穷途末路,积极入世的儒家就是不二之选。

自此,中国几千年来的外儒内法的历史逻辑便形成了,一方面用法家保证了治理的效率,另一方面用儒家作为安抚民心的口径,这种包容综合性使汉朝成为第一个长寿的大一统王朝。

中原与草原的关系:

  • 什么是汉人?
    答案:在古代接受儒家文化,并以儒家文化指导生活的人都是汉人。
  • 儒家文化的特性:地理依赖性
    与其他信仰不同,向儒家这种“三从四德”的文化,这只能存在于特定的人际关系中,因此他得以生存的土壤是定居经济,没有定居这种稳定的家庭关系,就没有儒家发挥的空间。而定居经济的核心就是农耕,农耕的基础是气候,没有一定的降雨量这事就成不了,这一降雨量要求就是400mm的年降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这一地理因素使得,纯种儒家文化的统治无法逾越400mm等降雨线,所以统一的纯汉人王朝,只能扫荡漠北,但无法在收税成本巨高的草原建立中央财政,进而没有统治的手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就是中原与草原的相爱相杀,
没有中原,草原就是“胡虏无百年之运”;
没有草原,中原就没有强大的军事基础;
正是因为这种互相成就的关系,让我们脱离开任何一部分,都无法完整,有效地理解什么是中国。

无数人将中华民族理解为汉族的拓展,这是十分狭隘的观点,我们会不断地在历史中发现,当中原深陷动乱与失序中时,是游牧民族的铁血与英勇向堕落的中原输入秩序,其中当然有无数的血流成河的战争,但鲜血从来不是白白流淌的,历史正是在这样的血光与勇气中,缓慢而坚定地向前发展。

草原征服型王朝:

草原征服型王朝的形成

奇妙地是,草原帝国的形成恰恰是因为中原的统一,在历史中,我们发现在战国时期,中原分封割据时似乎从来没有提及过游牧帝国,但当中原统一时,就会发现强大的游牧帝国一夜之间产生了,
原因在于:
中原分裂时会与草原进行重要的生活必需品贸易,而我们发现,草原是天然的军事贵族制,如果中原持续地与草原各部落进行交易,那各个部落就没有动力联合,但如果中原形成了统一的帝国就会以政治压制经济,提高了游牧地区与中原贸易的成本,这会迫使草原各部落结盟以此与中原对抗,这样一个强大的草原帝国就形成了。

尽管草原帝国人口少而且贫穷,但却有比中原更强大的战斗力,原因在于:

  1. 草原骑兵是冷兵器战争中的最强战力
  2. 游牧民族,生活、战斗、生产一体,有更高的战争效率
  3. 游牧帝国战争的目的在于抢夺生活必需品,战争是净收益,对于中原而言,战争是净亏损。因而草原有更高的战争动力。

草原征服型王朝是怎样一统天下的?

最最根本的原因是,身处过渡地带的眼界:

  1. 理解中原儒家的治理方式,赋予了他们掌握中原赋税的可能。
  2. 理解游牧地区的治理方式,赋予了他们掌握草原骑兵的可能。

这样一来,可汗在入关后,可以用中原这边农业赋税的庞大财富,一下把所有的草原骑兵全都养起来,军事贵族就被赎买掉了,帝国可以依靠官僚体系来维持统治,可汗不再需要战斗力,因而转变为父终子继,因而使得国运得以超过百年。

中国是怎么走进豪族社会的:

我们发现,汉朝尤其是东汉时期,各个世家大族,司马、孔家等似乎拥有了甚至高于皇帝的权力,尤其是司马家家族吃三国,建立了晋朝,而这些权倾朝野的士族又是怎样一步步从秦朝时的平民散沙化社会中出现的呢?
文景之治后,汉朝的国库充裕,因而有了与匈奴叫板的本钱,汉武帝远征匈奴44年深刻地改变了中原的社会结构:
汉武帝的常年重税使得平民百姓苦不堪言,为了躲避赋税投入地方豪强的麾下,让这些战国后期的贵族、文景之治时期中成长出来的大商人、以及地方中的正义感爆棚就爱收留需要帮助者的大侠得以直接从社会中获得支持,甚至与地方官僚联手,因此朝廷失去了极大部分的中央财政,也恰恰是因为失去中央财政,加之官僚体系制度的建设尚不能管理全国事务,就也找不到任何制约豪族的手段,那么自此新的力量均衡就形成了。


后汉:

  •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为什么会有后汉皇帝总是重用宦官,外戚,真的是因为他们缺少政治智慧吗?而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皇帝们急需一种官僚体系以外的力量为自己所用,以之制衡世家大族。 深入历史当中,你才会真正感受到历史人物面对历史大势时的无可奈何。
    贤臣指: 儒家化了的豪族,他们垄断了知识、地位、进一步垄断了社会舆论,因此任何皇帝的支持者都会被他们引经据典地斥责为“奸臣”,而这却与官品没什么关系。
    小人指: 皇帝的支持者,因为官僚体系已经被世家大族所把控,而社会有没有可用之才,只好利用宦官、外戚。

  • 士族与寒族的对抗
    东汉末年分三国,天下大乱。这时天下豪杰并起,寒门代表曹操战胜了士族代表袁绍,此后曹操全力打压士族,提出“治平尚品德,乱世尚功能”,以此打破寒门与士族的界限。但曹丕的愚蠢葬送了曹操的政治战略,他接受了士族提出的“九品中正制”,让士族获得了对人能力的判断界定权,进而让士族垄断了官僚体系的高级职位。最终士族代表司马家族大获全胜,三国归晋。

司马家的事业出现断崖式下跌:

西晋时期:

  1. 小冰期的到来
    因为气温的下降使得北方的气温极具下降,这会使得整个本就缺水难以调控温度的草原,迎来恐怖严冬。这会严重地破坏草原的生态,牛羊也就难以养活,那么整体的资源少了,就会迫使游牧民族南迁。
  2. 坞堡经济的出现
    彼时中原社会处于豪族社会,为了巩固区域安全,各地方豪族建立起坞堡,类似于城池,坞堡内部经济自给自足,让商品经济大量减少,从而
  3. 士族的堕落
    魏晋时期的文学多是谈玄论道,魏晋文人也是一副弱柳扶风的模样,为凸显自己与劳动无关,便故意开始追求各种病态美,总之就是对于国家大事,没有一点有用的见解。
  4. 司马家族——八王之乱
    司马家族的各同姓王爷,为了让自己在争斗中占有优势,纷纷向北方蛮族寻求援助,但前来帮助的蛮族也不是完全听其使唤,这下真正让天下大乱。

到了东晋,高级士族执掌朝廷大权,低级士族掌管军权,这种军权、政权的分离是东晋动荡不断的最根本来源。

最后,是军队领袖刘裕建立了刘宋,中国正式进入了南朝时代

我们发现,南朝的国家政权一个接一个的建立然后倒塌,这背后的本质在于,南朝的正统性困局:
因为骑兵作战的绝对优势,南朝在军事上无法与北朝抗衡,那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只好从文化入手,但南朝的皇帝又都是篡位的,那按照儒家的正统性理论,就没法站住脚。加之,皇上自己手里没钱,也没有能力压制住那些不断出现的野心家。

尽管,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比较糟心,但仍然有不少历史价值:

  • 江南土地的开发:
    蛮族的南迁产生了无数的流民,这些流民为求生存也南下逃亡,这让本来集聚在华北平原的人口,向下移动,让潜力巨大的江南地带得到了稠密的人口,进而被人们慢慢开发。
  • 中华文化的向外扩张:
    这本质上是,南朝皇帝们的正统性探索,这一时期为了避免儒家带来的正统性困局,皇帝们开始发扬佛家思想,并向朝鲜半岛、日本等地传播中华文化以获得国民的认可,进而获得正统性,在这一正统性探索过程中,也让中国文化得以向外发展,东亚作为一个草原-中原-海洋的复合结构也渐渐浮出水面。

五胡乱华:

这一时期一般被是为,游牧民族对汉民族的残害,是中原的陷落。但细看历史会发现:是游牧民族在中原堕落失序时,向中原输入秩序的过程。用他们在战争拼杀出来的血光与勇气,让中原士族从虚伪萎靡的状态中悬崖勒马。

五胡乱华的三个阶段
  1. 胡人本位
  2. 混一胡汉失败
  3. 混一胡汉成功

五胡乱华期间,有无数政权的建立,但政权的核心战略逻辑在于,如何处理
胡汉关系。期间兴起多种处理方式,他们都短暂地存在过,但只有对内能够整合所有力量的处理才有可能持续,那就是混一胡汉。它需要特定的步骤:要先维持帝国的战斗力,然后入关,以关内的中央财政带来的巨额财富,在打散军事贵族的编制,建立新编制后,能够养得起兵。而这种打散军事贵族编制的方式的制度便是,隋唐最重要的军事制度——柱国大将军制的原型,是一种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伟大制度创造。

可以看到,五胡乱华不再是简单的胡族入侵,正如陈寅恪所说:

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因而具有了伟大的历史意义。

鲜卑人如何为隋唐打下基础:

魏孝文帝为摆脱军事贵族的压制,选择迁都洛阳,远离军事贵族的军事中心,加之从小接受儒家教育,在迁都之后进行了大量的汉化改革,然而这却深深地刺激了鲜卑军人的尊严,军人离心离德帝国自然就风雨飘摇了。随后分裂为西魏、东魏,然后北周一统天下,最后由杨坚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而隋朝选择了保留北周的府兵制,这也是隋朝能一统天下至关重要的军事基础。

自此,草原的视野与武功,中原的精神与财富,被整合为一体,胡汉混血的隋唐皇室,终于将出自中原的儒家普世主义理想,现实化为一个庄严恢弘、灿烂夺目的世界帝国。

隋唐时期的势力博弈:

我们发现,隋唐有很多开明纳谏的君主,这绝不仅仅是皇上本人开明,更是不得已而为之。
作为北周、隋、唐时期的军事制度——府兵制,关陇军事贵族对皇上一直有强大的约束力,这是隋唐皇帝开明纳谏的重要前提。我们会发现很有意思的是,与东汉相类似,武则天也重用一些民间破格提拔的地痞无赖,与隋炀帝类似,武则天也迁都洛阳,以摆脱关中本位,找到与豪族对抗的资源。然而,自此汉武帝大征匈奴后,新的博弈均衡已经达成了,除非有新的资源出现,不然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东汉末期的皇帝、隋炀帝、武则天他们都没有战胜豪族对自己的控制约束,然而让唐朝盛极而衰的安史之乱却让皇帝对豪族的反制有了可能。

安史之乱终结了豪族社会

安史之乱的起因:

隋唐帝国是从鲜卑人宇文泰的北周所发展来的,因而也具有混一胡汉的特点,但这种二元性极其依赖君主的个人能力,在唐太宗时期还好,但唐玄宗就无法理解帝国的二元性,他抛弃了帝国的草原身份,转而说帝国的统绪是从汉朝继承来的,却把兵权交给胡人,这是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

安史之乱的后果:

大唐盛极而衰,由于大量的人在安史之乱以前的生活都是和平的,所以并没有成建制的逃跑,而是四分五裂地仓促逃跑,所以让江南地区一下子从地广人稀变成了地狭人稠的平民社会区域,正是这种地狭人稠的刺激让人们开始更加有效率地利用土地,这就让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业技术得以运用,这也使得江南一下子变成了帝国最重要的财政资源。

直至此刻,隋炀帝、武则天苦苦寻找的新财政资源终于出现了,但是帝国却没有了整合新资源的能力。加之,虽然印刷术已经出现,但是由于社会处于豪族社会,社会对儒经的需求少,社会缺少自发性的儒经印刷行为,因而知识并没有真正传播开来。

之后,随着平民社会的发展,印刷儒经才开始变为一种社会行为,这时知识的传播成本才算是真正降了下来,也是此时从隋朝就已经出现的科举制,才真正摆脱豪族的控制成为了充实作为皇权的官僚系统的制度,才真正转化为对抗豪族重要武器。

西域,帝国命运的催化剂

地理结构带来的政治逻辑差异

天山-锡尔河是中亚的游牧/农耕分界线,天山-锡尔河以上是拥有草原骑兵的游牧地区,以下是定居的农耕地区,但他的农耕区域却和东亚截然不同,这是由地理因素所决定的,中亚定居区域的水源只有雪山融水与内流河,只有比较分散的小规模绿洲,强大的中亚游牧帝国即使入主中亚仍然无法获得足够的财富来赎买军事贵族,因此仍然无法建立父终子继的百年帝国,加之,绿洲之间也难以出现一个能够整合所有绿洲的存在,因此这些碎片化的小绿洲一直以来都是由外来者统治的,而且出于成本考虑都绝大多数选择了间接统治(国防与外交)。

这种长期的间接统治给了这些自由城邦独特的属性:独立于政治发展的商业与文化
强大的轴心文明传播到了中亚自由城邦后,反倒比文化的来源处发展得更加昌盛,甚至在中西方文明处于低谷的时期反过来向他们输送文明,进行文化反哺。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