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检索快速录用会议推荐:第二届传感、测量、通信和物联网技术国际学术会议(SMC-IoT 2023)(第一届会议所收录文章均已完成见刊检索)

第二届传感、测量、通信和物联网技术国际学术会议(SMC-IoT 2023)(第一届会议所收录文章均已完成见刊检索)

会议信息:

【会议时间】:2023年12月29日-12月31日

【会议地点】:中国长沙

【截稿日期】:2023年11月23日

【录用/拒稿通知】:投稿后7-15个工作日

【会议形式】:线上线下结合 (时间不便可以选择线上参会或仅投稿不参会)

本次会议将于2023年12月29日-12月31日在中国长沙盛大举行,由湖南省电子学会主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协办。会议聚焦传感、测量、通信和物联网技术等主题。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参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赵震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电院电子系长聘教轨副教授武庆庆以及其他专家和学者将进行致辞与特邀报告。SMC-IoT 2023旨在为与会议相关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提供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分享研究成果,讨论存在的问题,探索前沿技术。

主讲嘉宾:

Assoc. Prof. Qingqing Wu,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上海交通大学电院电子系长聘教轨副教授,从事6G智能反射面(IRS)、通信感知一体化、无人机空地网络、大规模绿色智能物联网的研究。发表IEEE期刊论文100余篇、6G白皮书3部、专著/章节4部,其中高被引论文29篇,谷歌学术引用1.9万余次。入选国家海外优青(2022)、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1、2022)、AI-2000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2022、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0-2022),获得2022年IEEE通信学会亚太最杰出青年学者奖(表彰其在智能反射面赋能6G通信领域的开拓性贡献)、2022年IEEE通信学会亚太杰出论文奖、2021年IEEE通信学会最佳青年论文奖、中国通信学会优博论文奖、上海交通大学优博论文基金、IEEE ICCC最佳论文奖、WCSP最佳论文奖、IEEE CL优秀编委奖等。

参与形式:

1.以投稿作者身份参会(每篇文章包含一位作者免参会费)

2.以听众身份仅参会

3.以Workshop Chair身份参会(由高校老师担任Chair组建Workshop分论坛研讨会,具体为拟定研讨主题,邀请该主题方向的专家学者或意向投稿作者进行参会并以分论坛形式展开研讨。若人数达到15-20人左右可单独开一个研讨分会场

会议征稿主题

征稿主题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领域:传感、测量、通信和物联网技术等。

传感:机械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声学传感器、生物、化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电磁传感器、气体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机器人传感器、其他传感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传感器校准、纳米材料与传感器电气技术、传感器用半导体材料、传感器用聚合物材料

测量:测量理论及其应用、数据采集、声学与超声波测量、基本物理测量、电磁干扰测量、微波测量、噪声和振动的测量、无损检测、光/辐射监测、计算机测量技术、计算机在线测量、机械测量、纳米技术中的测量

通信和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物联网中的传感器、物联网信息传感技术、物联网中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分析与处理、CPS技术与智能信息系统、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窄带物联网(NB-IoT)

物联网协同通信技术、工业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制造

Workshop申请

会议每年都有众多高校和机构支持,我们欢迎您参与并组织workshop,大会将对workshop优秀论文按比例推荐至期刊发表。

请有意担任workshop chair和Workshop Co-Chair的专家学者联系组委会老师填写workshop简历申请表。

1.组委会将为您颁发专家证书;

2.您推荐的优秀稿件将被优先审稿;

3.您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大会分论坛口头报告或参与主持;

4.您可以申请成为下届大会主席、主讲嘉宾或TPC成员;

诚邀审稿专家

要求如下:

1、博士及以上学历。2、长期从事计算机相关领域研究与工作。3、有意愿参与会议审稿工作。

作为审稿专家,您可以享有如下权利:

1)组委会将为您颁发专家证书;

2)您推荐的优秀稿件将被优先审稿并给到一定优惠;

3)您可以申请成为本届会议workshop chair以及下届大会主席、主讲嘉宾或TPC成员;

请有意参与审稿的专家联系组委会老师填写审稿专家简历申请表。

投稿指南:

1. 请至官网 http://www.smc-iot.org/下载论文模板;

2. 论文必须是全英文稿件,非纯综述类,应具有学术或实用推广价值,并且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

3. 请根据模板编辑论文,并将全文(word文档)发送至会议投稿系

统: https://cms.elspub.com/login

4. 文章页面建议正文页数为4-5页,含公式图表等;CPS为双栏10页上限;

5. 终稿重复率(含文献)不超过25%,可通过iThenticate查重;

6. 投稿后7-15个工作日内反馈审稿意见或录用通知;

7. 收到录用通知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

注:

为了会议主题更具包容性,第二届会议名正式由6GIoTT 2022更名为SMC-IoT 2023,官网附有第一届会议记录。

组委会老师微信18673183853(黄老师)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NB-IoT和LoRa是两种常用的窄带物联网技术。 NB-IoT(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是一种基于蜂窝网络的低功耗、低速率的通信技术。它采用了窄带宽的频谱资源,能够实现长距离的通信,并具有较高的覆盖范围和穿透能力。NB-IoT适用于大规模、多设备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如智能城市、智能家居等。相比于传统的蜂窝通信技术,NB-IoT具有更低的功耗和成本,同时提供了更好的信号覆盖和安全性。 LoRa(Long Range)是一种基于无线射频通信的低功耗、长距离的物联网通信技术。它采用了超窄带的频率偏移调制技术,能够实现数公里范围内的通信,并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LoRa适用于广域、低功耗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如农业远程监测、工业物联网等。LoRa技术具有较低的功耗和成本,同时提供了较长的通信距离和扩展能力。 NB-IoT和LoRa是两种不同的窄带物联网技术,各自具有适用的应用场景和特点。在选择使用哪种技术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在考虑到功耗、通信距离、成本、覆盖范围等因素后做出合适的选择。 ### 回答2: NB-IoT(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和LoRa(Long Range)是两种窄带物联网技术,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NB-IoT是一种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它基于现有蜂窝通信网络,通过对物联设备进行软件和硬件上的优化,实现了低功耗、广覆盖和大连接密度的特点。NB-IoT具有较高的传输可靠性,适用于对传输时延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比如智能水表、智能电表等。 LoRa是一种协议技术,它基于LoRaWAN(LoRa Wide Area Network)协议,利用无线电频谱进行长距离的低功耗数据通信。LoRa具有较低的功耗、长距离的传输距离和广阔的覆盖范围,适用于需要远距离通信和低功耗的应用场景,比如智能农业、物流追踪等。 这两种技术在窄带物联网领域有各自的优势和应用范围。NB-IoT主要基于现有的蜂窝通信网络,具备较高的传输可靠性和广覆盖能力,适用于对传输时延要求不高的场景;而LoRa则使用无线电频谱进行通信,具备长距离传输和低功耗的特点,适用于远距离通信和低功耗要求较高的场景。 总而言之,NB-IoT和LoRa是两种常见的窄带物联网技术,各自具备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技术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环境条件。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