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NS3部署不同拓扑无线网络

利用NS3部署不同拓扑无线网络

实验题目

利用NS2/NS3部署一个星型无线网络(一个AP,不少于5个接入点)、一个多跳无线网络(不少于6个网络节点)。并测量两种网络拓扑下的网络链路吞吐量,用图表表示。

实验目的

理解不同无线网络拓扑对性能的影响。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 Linux Ubuntu 7.5.0

网络仿真软件 NS3-3.29

可视化程序 NetAnim

绘图软件 gnuplot

程序运行方法

一、将两个主程序放至NS3主程序waf同目录(ns-3.29)的文件夹scratch下,这个目录是NS3默认的脚本存放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启动waf来进行编译:

./waf --run scratch/star
./war --run scratch/hoc

二、编译成功后进行代码可视化,进入ns-allinone-3.29/netanim-3.108目录,使用Qt5的编译器qmake进行编译,执行指令make生成可执行文件NetAnim,运行./NetAnim

qmake ./NetAnim.pro
./NetAni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打开编译所生成的.xml查看仿真图像即可查看可视化效果。

三、利用.awk脚本求吞吐量,将之前生成的.tr文件用gawk编译:

gawk -f throughout.awk star.tr > star
gawk -f throughout.awk hoc.tr > hoc

使用gnuplot来画图查看吞吐量:

gnuplot
plot "star" with lines
plot "hoc" with lines

实验内容及步骤

星型拓扑网络

星型网络的拓扑结构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网络节点

它用一个节点作为中心节点,其他节点直接与中心节点相连。整个网络由中心节点进行集中式管理,各节点的通信都要经过中心节点。AP,也就是无线接入点,就是本实验中网络的中心节点。 STA站点,每一个连接到无线网络中的终端(如笔记本电脑、PDA及其它可以联网的用户设备)都可称为一个站点。 这里设置了6个接入点:

uint32_t nSta = 6;
NodeContainer staNodes;
staNodes.Create(nSta);
NodeContainer apNodes;
apNodes.Create(1);

配置信道属性

设置通信信道和物理层,使用的是默认的信道和PHY模型:

YansWifiChannelHelper channel=YansWifiChannelHelper::Default();
YansWifiPhyHelper phy=YansWifiPhyHelper::Default();
phy.SetChannel(channel.Create());

利用WiFi中的远程基站管理WifiRemoteStationManager,该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就是设置速率控制方法,可选的参数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选择了AarfWifiManager(AARF速率控制算法&

  • 8
    点赞
  • 1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7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