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 框架基础】06-模版语法和模版结构

目录

1. 模版语法

1.1 将一个变量传递给HTML文件

1.2 将一个列表传递给HTML文件

1.3 将字典传递给HTML文件

1.4 列表里套字典,传递给HTML文件

1.5 with标签

1.6 url标签

1.7 条件语句

1.8 模版常用过滤器

1.8.1 add

1.8.2 cut

1.8.3 date

1.8.4 default

1.8.5 default_if_none

1.8.6 first

1.8.7 last

1.8.8 floatformat

1.8.9 join

1.8.10 length

1.8.11 lower

1.8.12 upper

1.8.13 random

1.8.14 safe

1.8.15 slice

1.8.16 striptags

1.8.17 truncatechars

1.8.18 truncatechars_html

2. 模版结构

2.1 include模版

2.2 模版继承


1. 模版语法

本质上:在HTML中写一些占位符,由数据对这些占位符进行替换和处理。

1.1 将一个变量传递给HTML文件

在app01/views.py文件的视图函数定义好变量,如下:

def userlist(request):
    name = "张飞"

    return render(request, "user_list.html", {"n1": name})

定义了一个name变量,值为"张飞",然后在return语句里添加一个 字典,将name变量赋值给 "n1",n1这个名字随便取。

然后在user_list.html文件中,用两个花括号,即:{{}} 将n1包裹起来,即:{{n1}}。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用户列表</title>
</head>
<body>
    <h1>用户列表</h1>
    {{ n1 }}
</body>
</html>

浏览器显示如下:

1.2 将一个列表传递给HTML文件

app01/views.py文件内容如下:

def userlist(request):
    name = "张飞"
    roles = ["安全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 "审计管理员", "超级管理员"]
    return render(request, "user_list.html", {"n1": name, "n2": roles})

html文件里想要取列表里的元素:

可以通过索引来取值:

<div>{{ n2.0 }}</div>
<div>{{ n2.1 }}</div>

也可以通过for循环的方式来遍历取值:

<div>
    {% for item in n2: %}
        <span>{{ item }}</span>
    {% endfor %}
</div>

浏览器显示结果:

1.3 将字典传递给HTML文件

app01/views.py文件,内容如下:

def userlist(request):
    name = "张飞"
    roles = ["安全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 "审计管理员", "超级管理员"]
    user_info = {"name": "Hr", "Salary": 10000, "role": "CEO"}
    return render(request, "user_list.html", {"n1": name, "n2": roles, "n3": user_info})

html文件里想要获取字典的值,可以通过键来获取,如下:

<div>
    {{ n3.name }}
    {{ n3.salary }}
    {{ n3.role }}
</div>

也可以通过for循环来获取,如下:

获取键:

<ul>
    {% for item in n3.keys %}
    <li>
        {{ item }}            
    </li>
    {% endfor %}
</ul>

获取值:

<ul>
    {% for item in n3.keys %}
    <li>
        {{ item }}            
    </li>
    {% endfor %}
</ul>

获取键值:

<ul>
    {% for k,v in n3.items %}
    <li>
        {{ k }} = {{ v }}            
    </li>
    {% endfor %}
</ul>

1.4 列表里套字典,传递给HTML文件

app01/views.py文件,内容如下:

def userlist(request):
    name = "张飞"
    roles = ["安全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 "审计管理员", "超级管理员"]
    user_info = {"name": "Hr", "Salary": 10000, "role": "CEO"}

    data_list = [
        {"name": "刘备", "Salary": 20000, "role": "CEO"},
        {"name": "张飞", "Salary": 18000, "role": "CFO"},
        {"name": "关羽", "Salary": 15000, "role": "C00"}
    ]
    return render(request, "user_list.html", {"n1": name, "n2": roles, "n3": user_info, "n4": data_list})

HTML文件想要获取data_list里的值,可以通过 . 来获取,如下

{{ n4.0.name }}
{{ n4.0.Salary }}

也可以通过循环,如下:

{% for item in n4 %}
    {{ item.name }}
{% endfor %}

如果想要反向遍历,那么在遍历的时候加上一个reversed,示例代码如下:

{% for item in n4 reversed %}
    {{ item.name }}
{% endfor %}

在for循环中,DTL提供了一些变量可供使用,这些变量如下:

  • forloop.counter:当前循环的下标,以1作为起始值。
  • forloop.counter0:当前循环的小标,以0作为起始值。
  • forloop.revcounter:当前循环的反向下标值,比如有列表有5个元素,那么第一次遍历这个属性是等于5,第二次是4,以此类推,并且是以1作为最后一个元素的下标。
  • forloop.revcounter0:类似于forloop.revcounter,不同的是最后一个元素的下标是1.
  • forloop.first:是否第一次遍历。
  • forloop.last:是否最后一次遍历。
  • forloop.parentloop:如果有多个循环嵌套,那么这个属性代表的是上一级的for循环。

for...in...empty标签

  • 这个标签使用跟for...in...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在遍历的对象如果没有元素的情况下,会执行empty中的内容,示例代码如下:
{% for person in persons %}
    <li>{{ person }}</li>
{% empty %}
    暂时还没有任何人
{% endfor %}

1.5 with标签

在模版中定义变量,有时候一个变量访问的时候比较复杂,那么可以先把这个复杂的变量缓存到一个变量上,以后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个变量就可以了,示例代码如下:

context = {
    "persons": ["张三", "李四"]
}

{% with lisi=persons.1 %}
    <p>{{ lisi }}</p>
{% endwith %}

有几点需要助益:

  • 在with语句中定义的变量,只能在{%with%}{%endwith%}中使用,不能在这个标签外面使用。
  • 定义变量的时候,不能在等号左右两边留有空格,比如{% with lisi=persons.1%}是错误的。
  • 还有另外一种写法也是支持的:
{% with persons.1 as lisi %}
    <p>{{ lisi }}</p>
{% endwith %}

1.6 url标签

在模版中,我们经常要写一些url,比如某个a标签中需要定义href属性,当然如果通过硬编码的方式直接将这个url写死在里面是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对于以后项目维护可能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建议使用这种反转的方式来实现,类似于django中的reverse一样。示例代码如下:

<a href="{% url 'book:list' %}">图书列表页面</a>

解释:

book是注册的应用命,list是urls.py里面定义的path的name的属性值。

如果url反转的时候需要传递参数,那么可以在后面传递,但是参数分位置参数和关键字参数。

位置参数和关键字参数不能同时使用。示例代码如下:

# path部分
path('detail/<int:book_id>/', views.book_detail, name='detail')

# url反转,使用位置参数
<a href="{% url 'book:detail' 1 %}">图书详情页面</a>

# url反转,使用关键字参数
<a href="{% url 'book:detail' book_id=1 %}">图书详情页面</a>

如果想要在使用url标签反转的时候传递查询字符串的参数,那么必须要手动在后面添加,示例代码如下:

<a href="{% url 'book:detail' book_id=1 %}?page=1">图书详情页面</a>

如果需要传递多个参数,按么通过空格的方式进行分隔。示例代码如下:

<a href="{% url 'book:detail' book_id=1 page=2 %}">图书详情页面</a>

1.7 条件语句

HTML文件语法也支持if..else..

{% if n1 == "hr" %}
    <span>dadada</span>
{% elif n1 == "haha" %}
    <span>xixixixi</span>
    <span>xixixixi</span>
{% else %}
    <span>hahaha</span>
{% endif %}

1.8 模版常用过滤器

过滤器使用的是 | 来使用。比如使用add过滤器,示例代码如下:

{{ value|add:"2" }}

1.8.1 add

将传进来的参数添加到原来的值上面,这个过滤器会尝试将 值 和 参数 转换成整形然后进行相加。如果转换成整形过程中失败了,那么会将值和参数进行凭借,如果是字符串,那么会拼接成字符串,如果是列表,那么会拼接成一个列表,示例代码如下:

{{ value|add:"2" }}

如果value等于4,那么结果将是6。如果value是等于一个普通的字符串,比如abc,那么结果是abc2。add过滤器的源代码如下:

def add(value, arg):
    ""Add the arg to the value""
    try:
        return int(value) + int(arg)
    except(ValueError, TypeError):
        try:
            return value + arg
        except Exception:
            return ''
        

1.8.2 cut

移除值中所有指定的字符串。类似与python中的replace(args, "")。示例代码如下:

{{ value|cut:" "}}

以上示例将会移除value中所有的空格字符。cut过滤器的源代码如下:

def cut(value, arg):
    """Remove all values of arg from the given string."""
    safe = isinstance(value, SafeData)
    value = value.replace(arg, '')
    if safe and arg != ';':
        return mark_safe(value)
    return value

1.8.3 date

将一个日期按照指定的格式,格式化成字符串。示例代码如下:

# 数据
context = {
    "birthday": datetime.now()
}

# 模版
{{ birthday|date:"Y/m/d" }}

那么将会输出2024/04/09。其中Y代表的是四位数字的年份,m代表的是两位数字的月份,d代表的是两位数字的日。

还有更多格式化的方式,见下表:

格式字符

描述

示例

Y

四位数字年份

2024

m

两位数字的月份

01-12

n

月份,1-9前面没有0前缀

1-12

d

两位数字的天

01-31

j

天,但是1-9前面没有0前缀

1-31

g

小时,12小时格式,1-9前面没有0前缀

1-12

h

小时,12小时格式,1-9前面有0前缀

01-12

G

小时,24小时格式,1-9前面没有0前缀

1-23

H

小时,24小时格式,1-9前面有0前缀

01-23

i

分钟,1-9前面有0前缀

00-59

s

秒,1-9前面有0前缀

00-59

1.8.4 default

如果值被评估为False,比如[], "", None, {}等这些在if判断中为False的值,都会使用default过滤器提供的默认值。

示例代码如下:

{{ value|default:"nothing"}}

如果value是一个空的字符串,比如"",那么以上代码将会输出noting

1.8.5 default_if_none

如果是值是None,那么将会使用default_if_none提供的默认值,这个和default有区别,default是所有被评估为False的都会使用默认值。而default_if_none则只有这个值等于None的时候才会使用默认值。示例代码如下:

{{ value|default_if_none:"nothing" }}

如果value是"",即空字符串,那么以上会输出空字符串;如果value是一个None值,以上代码才会输出nothing。

1.8.6 first

返回列表/元组/字符串中的第一个元素,示例代码如下:

{{ value|first }}

如果value为['a', 'b', 'c'],那么输出结果为a。

1.8.7 last

返回列表/元组/字符串中的最后一个元素,示例代码如下:

{{ value|last }}

如果value为['a', 'b', 'c'],那么输出结果为c。

1.8.8 floatformat

使用四舍五入的方式格式化一个浮点类型。如果这个过滤器没有传递任何参数,那么只会在小数点后保留一个小数,如果小数后面全是0,那么只会保留整数。当然也可以传递一个参数,标识具体要保留几位小数。

1.没有保留传递参数

value

模板代码

输出

34.23234

{{ value|floatformat }}

34.2

34.000

{{ value|floatformat }}

34

34.260

{{ value|floatformat }}

34.3

2.如果传递参数

value

模板代码

输出

34.23234

{{ value|floatformat:3 }}

34.232

34.000

{{ value|floatformat:3 }}

34.000

34.260

{{ value|floatformat:3 }}

34.260

1.8.9 join

类似于python的join,将列表/元组/字符串用指定的字符串进行拼接。示例代码如下:

{{ value|join:"/" }}

如果value为['a', 'b', 'c'],输出结果为a/b/c

1.8.10 length

获取一个列表/元组/字符串/字典的长度。示例代码如下:

{{ value|length }}

如果value为['a', 'b', 'c'],输出结果为:3,如果value为None,输出结果为:0。

1.8.11 lower

将值中所有的字符全部转换成小写。示例代码如下:

{{ value|lower }}

如果value为Hello World,输出结果为:hello world。

1.8.12 upper

类似于lower,只不过是将指定的字符串全部转换成大写。

1.8.13 random

在被给的列表/字符串/元组中随机选择一个值。示例代码如下:

{{ value|random }}

如果value为['a', 'b', 'c'],输出结果为列表中随机选择一个。

1.8.14 safe

标记一个字符串是安全的,也会关掉这个字符串的自动转义。示例代码如下:

{{ value|safe }}

如果vale是一个不包含任何特殊字符串的字符串,比如这种。那么以上代码就会把字符串正常的输入。

如果value是一串html代码,那么以上代码将会把这个html代码渲染到浏览器中。

1.8.15 slice

类似于python中的切片操作。示例代码如下:

{{ some_list|slice:"2:" }}

以上代码将会给some_list从2开始做切片操作。

1.8.16 striptags

删除字符串中所有的html标签。示例代码如下:

{{ value|striptags }}

如果value是hello world,输出: hello world。

1.8.17 truncatechars

如果给定的字符串长度超过了过滤器指定的长度,那么就会进行切割,并且会拼接三个点来作为省略号。示例代码如下:

{{ value|truncatechars:5 }}

如果value为"北京欢迎您~",输出结果为:"北京..."

1.8.18 truncatechars_html

类似truncatechars,只不过是不会切割html标签。示例代码如下:

{{ value|truncatechars_html:5 }}

如果value为"北京欢迎您~",输出结果为:"北京..."

2. 模版结构

2.1 include模版

有时候一些代码是在许多模版中都用到的,如果我们每次都重复的去拷贝代码那肯定不复合项目的规范。一般我们可以把这些重复性的代码抽取出来,就类似与python中的函数一样,以后想要使用这些代码的时候,就通过include包含进来。这个标签就是include。

示例代码如下:

# header.html
<p>我是header</p>

# footer.html
<p>我是footer</p>

# mainl.html
{% include 'header.html' %}
<p>我是main内容</p>
{% include 'footer.html' %}

include标签寻找路径的方式,也是跟render渲染模版的函数一样的。

默认include标签包含模版,会自动的使用主模版中的上下文,也即可以自动的使用主模版中的变量。如果想传入一些其他的参数,那么可以使用with语句。示例代码如下:

# header.html
<p>用户名: {{ username }}</p>

# main.html
{% include "header.html" with username='someone' %}

2.2 模版继承

在前端页面开发中,有些代码是需要重复使用的,这种情况可以使用include标签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另外一个比较强大的方式来实现,那就是模版继承。模版继承类似于python中的类,在父类中可以先定义好一些变量和方法,然后在子类中实现。模版继承也可以在父模版中先定义好一些自模板需要用到的代码,然后自模板直接继承就可以了。并且应为自模板肯定有自己的不同代码,因此可以在父模版中定义一个block接口,然后子模版再去实现。

以下是父模版的代码:

{% load static %}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 block title %}后台页面{% endblock %}</titl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link rel="stylesheet" href="{% static 'plugins/bootstrap-3.4.1-dist/css/bootstrap.min.css' %}">
    {% block css %}{% endblock %}
</head>
<body>

<!-- 顶部导航栏 -->
<nav class="navbar navbar-inverse navbar-fixed-top" role="navigation">
    <div class="container-fluid">
        <div class="navbar-header">
            <button type="button" class="navbar-toggle collapsed" data-toggle="collapse" data-target="#navbar"
                    aria-expanded="false" aria-controls="navbar">
                <span class="sr-only">Toggle navigation</span>
                <span class="icon-bar"></span>
                <span class="icon-bar"></span>
                <span class="icon-bar"></span>
            </button>
            <a class="navbar-brand" href="#">后台管理系统</a>
        </div>
        <div id="navbar" class="navbar-collapse collapse">
            <ul class="nav navbar-nav navbar-right">
                <li><a href="#">账号设置</a></li>
                <li><a href="#">登出</a></li>
            </ul>
        </div>
    </div>
</nav>


<!-- 页面内容区域 -->
<div>
    {% block content %}
    {% endblock %}
</div>

<script src="{% static 'js/jquery-3.6.0.js' %}"></script>
<script src="{% static 'plugins/bootstrap-3.4.1-dist/js/bootstrap.min.js' %}"></script>
{% block js %}{% endblock %}
</body>
</html>

这个模版,取名叫做base.html。定义好一个简单的html骨架。然后定义好block接口,让子模版根据具体需求来实现,子模板通过extends标签来继承父模版。示例代码如下:

{% extends "base.html" %}

{% block title %}博客页面{% endblock %}

{% block content %}
...
{% endblock %}

需要注意的是:

        extends标签必须放在模版的第一行。子模版中的代码必须放在block中。否则将不会被渲染。

        如果在某个block中需要使用父模版的内容,那么可以使用{{ block.super }}来继承。比如上例,{% block title %},如果想要使用父模版的title,那么可以在字模版的block title中使用{{ block.super }}来实现。

       在定义block的时候,处了在block开始的地方定义这个block的名字,还可以在block结束的时候定义名字。

       比如{% block titlle %}{% endblock title %}。这在大型模版中显得尤其有用,能让你快速看到block包含在哪里。

  • 23
    点赞
  • 2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Simo2024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