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加密技术及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技术

一、属性加密技术

1.1基于身份的加密体制简介

基于身份的加密体制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公钥加密,它有如下特点:系统中用户的公钥可以由任意的字符串组成。这些字符串可以是用户在现实中的身份信息,如:身份证号码、用户姓名、电话号码、Email地址等,因为用户的公钥是通过用户现实中的相关信息计算得到的,公钥本质上就是用户在系统中的身份信息,所以公钥真实性问题和证书管理问题在基于身份加密的系统中就不再需要。基于身份加密体制的优势在于:

(1)用户的公钥可以是描述用户身份信息的字符串,也可以是通过这些字符串计算得到的相关信息。

(2)不需要存储公钥字典和处理公钥证书。

(3)加密消息只需要知道解密者的身份信息就可以进行加密,而验证签名也只需要知道签名者的身份就可以进行验证。

正是因为基于身份的加密系统具备以上优点,这使基于身份加密有关研究成为当前公钥密码学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基于身份加密系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得到了很多研究成果。

1.2基于属性的加密体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Sahai和Waters两位密码学家为了改善基于生物信息的身份加密系统的容错性能,在2005年欧洲密码年会上发表了《模糊基于身份加密方案》一文,并在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基于属性加密(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  ABE)的概念。  在基于属性加密的体制中用属性集合表示用户的身份,这是与基于身份加密(Identity-Based Encryption,IBE )根本的区别。在基于身份加密系统中,只能用唯一的标识符表示用户的的身份。而在基于属性加密系统中,通过属性集合表示用户的身份,其中的属性集合由一个或多个属性构成。从用户身份的表达方式来看,基于属性加密的属性集合比基于身份加密的唯一标识符具有更强、更丰富的表达能力。

基于属性加密可以看作是基于身份加密的扩展和延伸。基于属性加密把基于身份加密中表示用户身份的唯一标识,扩展成为由多个属性组成的属性集合。从基于身份加密体制发展到基于属性加密体制,这不仅是用户身份的表达形式从唯一标识符扩展到多个属性,还将访问结构融入到属性集合中,使公钥密码体制具备了细粒度访问控制的能力(如:通过密文策略和密钥策略来限制用户对密文的访问和解密能力)。

从唯一标识符扩展成属性集合,不仅是用户身份信息表示方式上的改变,而且属性集合能够非常方便地和访问结构相结合,实现对密文和密钥的访问控制。属性集合同时还可以方便地表示某些用户组的身份(即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