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P-MS:解锁中药奥秘的“钥匙”

详情请看:LiP-MS药物靶点筛选技术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古老的中药正借助前沿技术焕发出新的活力。中药的复杂性在于其成分多样且作用机制隐匿,这使得传统研究方法在精准定位中药小分子作用靶点方面面临巨大挑战。然而,LiP-MS(有限蛋白水解质谱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曙光。LiP-MS通过分析蛋白酶切状态的变化,精准鉴定小分子化合物的直接作用靶点,为深入探索中药药理机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LiP-MS是一种基于有限蛋白酶切的化合物靶点筛选技术,其核心在于检测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结合后的构象变化,从而鉴定小分子的直接作用靶点。作为一种先进的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鉴定技术,LiP-MS在中药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它不仅能揭示中药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还能筛选和优化中药成分,降低假阳性率,提高研究效率,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注入强大动力。

因此,LiP-MS技术在中药研究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不仅能够精准揭示中药成分的作用靶点和机制,更为中药的现代化转型以及新型药物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助力中药在现代医学舞台上绽放新的光彩。

下面将介绍LiP-MS的原理及几个LiP-MS与中药研究的实际案例供大家参考。

  • LiP-MS的原理

有限水解(LiP)的概念是指在生理状态下蛋白酶对蛋白的不完全酶切。LiP-MS利用有限水解的原理来识别小分子药物作用的蛋白靶点。具体来讲,生理状态下蛋白的动态变化会暴露出表面肽段的酶切位点,但是小分子药物与靶蛋白结合后,会在整体或者局部水平稳定蛋白的结构,这使得蛋白表面的肽段暴露和被蛋白酶酶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在这个理论背景下,设置药物处理组与溶剂处理的对照组,同时以非特异性的蛋白酶进行处理,会在药物结合的靶蛋白上形成酶切位点(肽段)的差异,最后通过质谱检测来定量筛选出组间差异的肽段(蛋白),最终可以确认为药物作用的结合靶点

  • 应用实例

文章1:杜鹃素通过激活去泛素化酶UCHL3提高体细胞核移植的效率

英文标题:Farrerol directly activates the deubiquitinase UCHL3 to promote DNA repair and reprogramming when mediated by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发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影响因子:14.7

发表时间:2023年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7576-9

通过LiP-SMap(有限蛋白酶解与质谱联用)技术,本文筛选出101种可能与杜鹃素一种中药成分相互作用的肽段,并进一步锁定10种显著变化的蛋白质。其中,UCHL3(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和DNA-PKcs(DNA依赖性蛋白激酶催化亚基)作为与DNA修复密切相关的关键蛋白脱颖而出。经过后续实验验证,UCHL3被明确为杜鹃素的直接靶蛋白。本研究深入揭示了杜鹃素通过激活去泛素化酶UCHL3,促进同源重组(HR)DNA修复,进而显著提升体细胞核移植(SCNT)效率的分子机制,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文章2:贯叶金丝桃素通过激活AMPK-PGC1α-Ucp1信号轴来促进脂肪细胞的产热作用

英文标题:The phytochemical hyperforin triggers thermogenesis in adipose tissue via a Dlat-AMPK signaling axis to curb obesity

发表期刊:Cell Metabolism

影响因子:27.7

发表时间:2021年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1.02.007

本研究通过LiP-SMap分析鉴定出二氢硫辛酰胺S-乙酰转移酶(Dlat)为贯叶金丝桃素(Hyperforin,HPF,一种中药成分)的潜在靶点。借助Connectivity Map(CMap)筛选和质谱分析技术,研究揭示了HPF作为一种天然化合物,能够通过激活脂肪组织中的产热作用来抑制肥胖。具体而言,HPF通过靶向Dlat激活AMPK-PGC1α-Ucp1信号轴,促进脂肪细胞的棕色化和能量消耗,从而显著减轻肥胖并改善代谢功能。此外,Dlat基因的多态性与人类肥胖存在显著关联,进一步证实了Dlat作为肥胖治疗靶点的潜力。

文章3:血根碱通过抑制PKM2/TFEB轴从而抑制OSCC的进展

英文标题:Sanguinarine suppresses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rogression by targeting the PKM2/TFEB axis to inhibit autophagic flux

发表期刊:Phytomedicine

影响因子:6.7

发表时间:2024年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hymed.2024.156337

本研究通过有限蛋白水解-质谱(LiP-MS)分析,成功鉴定丙酮酸激酶M2(PKM2)为血根碱(Sanguinarine,Sang)的直接靶点。进一步研究发现,Sang能够特异性结合PKM2的苯丙氨酸26(F26)残基,抑制其酶活性,进而下调转录因子EB(TFEB)的表达。这一过程破坏了溶酶体功能并阻断了自噬流,最终显著抑制了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进展。本研究首次揭示了Sang作为一种天然PKM2抑制剂,通过调节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抗癌作用的分子机制,为OSCC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策略。

  • 总结

谱度众合公司在LiP-MS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并成功推出了相关产品——LiP-MS药物靶点筛选技术,为药物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此外,公司针对中药研究领域,开发了中药靶点及作用机制研究一站式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高通量筛选 + 生物信息学挖掘 + 关键信号通路验证”的经典研究范式,是专为中药研究者量身定制的创新性解决方案。产品高度整合,结果报告深度贴合学术发表标准,客户只需提供临床或动物细胞模型样本及药物,即可完成中科院2区文章90%的工作量(或3区文章的全部工作量)。同时,每个项目均配备资深学术顾问和生物信息学专家,全方位助力您的科研成果发表,为您的研究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Zhang W, Wang M, Song Z, et al. Farrerol directly activates the deubiqutinase UCHL3 to promote DNA repair and reprogramming when mediated by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Nat Commun. 2023;14(1):1838. Published 2023 Apr 3. doi:10.1038/s41467-023-37576-9

[2]Chen S, Liu X, Peng C, et al. The phytochemical hyperforin triggers thermogenesis in adipose tissue via a Dlat-AMPK signaling axis to curb obesity. Cell Metab. 2021;33(3):565-580.e7. doi:10.1016/j.cmet.2021.02.007

[3]Peng YC, He ZJ, Yin LC, et al. Sanguinarine suppresses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rogression by targeting the PKM2/TFEB aix to inhibit autophagic flux. Phytomedicine. 2025;136:156337. doi:10.1016/j.phymed.2024.156337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