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栈中的ss,bp,sp

各个寄存器的作用: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0825596.html?push=ql
http://www.cnblogs.com/awpatp/archive/2010/07/07/1772725.html
已知(SS)=2000H,(BP)=0016H,堆栈中有8个字节数据,问栈顶的物理地址是什么?
BP为基地址。SP为堆栈的偏移地址
SS是堆栈段地址
物理地址表示形式为SS:SP
所以如果不存放数据时物理地址为:SS:SP=2000h:0016h
当初放了8字节数据后(堆栈单元放的是16位数据)所以地址加4即SS:SP=2000h:001ah

要先知道堆栈的大小才能计算。SS指向的是堆栈段的起始地址,而不是堆栈的地址,用它加上堆栈的容量就得出栈底的位置,然后再减去堆栈中数据的个数,就得出SP的位置了。
BP主要在编写子程序时才用。因为子程序中经常使用局部变量,而局部变量的空间是在堆栈上申请的,这时就先让BP=SP,然后每定义一个局部变量,就把它压入堆栈。等子程序结束时,只要简单地一句mov sp, bp就可以从堆栈找到原先的返回地址,同时也归还了局部变量所占的空间。然后用ret指令,顺利返回。 

BSS段:BSS段(bss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BSS是英文Block Started by Symbol的简称。BSS段属于静态内存分配。

数据段:数据段(data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中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数据段属于静态内存分配。

代码段:代码段(code segment/text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执行代码的一块内存区域。这部分区域的大小在程序运行前就已经确定,并且内存区域通常属于只读, 某些架构也允许代码段为可写,即允许修改程序。在代码段中,也有可能包含一些只读的常数变量,例如字符串常量等。

堆(heap):堆是用于存放进程运行中被动态分配的内存段,它的大小并不固定,可动态扩张或缩减。当进程调用malloc等函数分配内存时,新分配的内存就被动态添加到堆上(堆被扩张);当利用free等函数释放内存时,被释放的内存从堆中被剔除(堆被缩减)

栈(stack):栈又称堆栈, 是用户存放程序临时创建的局部变量,也就是说我们函数括弧“{}”中定义的变量(但不包括static声明的变量,static意味着在数据段中存放变量)。除此以外,在函数被调用时,其参数也会被压入发起调用的进程栈中,并且待到调用结束后,函数的返回值也会被存放回栈中。由于栈的先进先出特点,所以栈特别方便用来保存/恢复调用现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堆栈看成一个寄存、交换临时数据的内存区。



  • 1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