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机一动

 
主题:灵机一动——装球问题
 作 者:  ·万精油·  


  在高级一点的水果店或蔬菜店,货柜上的苹果或广柑都不是乱堆
的,而是整整齐齐地码在那里。一个挨一个连成一排,一排一排交替
相错嵌在一起构成一层。再一层层垒上去,上层的水果放在下层所形
成的坑里,最后形成一个金字塔。这种放法不仅很稳定,而且据说还
是最节省空间的放法。所谓最节省空间,就是说如果在空间中以这种
方法放满等体积的球体,球与球之间所剩余的空隙最少。要做任何这
种“最”的断言,数学家们当然不能满足于“据说”,总想要用严格
的数学推理来证明它。这就是著名的“装球问题”(SPHERE 
PACKING)在三维空间的情况。

  这个似乎水果店打杂人员都懂的道理却困扰了数学家差不多四百
年。早在十七世纪初,物理学家开普勒(KEPLER)就考虑过这
个问题。这个问题最初起源于当时在欧洲盛行的原素主义(ATOM
ISM),他们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一些很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原子
组成。开普勒的结论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放法,他断言再也找不到比
这种放法更经济的了。数学家们虽然相信他的这个结果是对的,但由
于他没有给出证明,所以,并不称它为定理,而只是称它为开普勒猜
想。自那时起,许多数学家,如高斯(GAUSS)、牛顿(NEW
TON)等,都研究过这个问题。高斯(GAUSS)还解决了这个
问题在三维空间中的情况。但对于高维空间的情况却一直没人解决。
这个问题涉及到数学的很多方面(组合数学,优化,编码理论等等),
在数学中有相当的影响。以至于希尔伯特(HILBERT)把它列
到了他那著名的23个公开问题里面。

  希尔伯特的名字想来大家都听说过。撇开创造性能力不谈,单说
对数学各过领域的了解,以及对各领域之间的深刻关系的洞察力,在
古往今来的数学家中无出其右者。希尔伯特在本世纪初(1900年)
的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一个演讲。演讲中给出了当时他认为
在数学各个领域中有深刻意义的23个公开问题。他的著名语录是:
一个领域只要还有深刻的公开问题,这个领域就还有它的活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希尔伯特的这23个问题几乎主导着本世纪数
学的发展。数学的各个领域都围绕着这些问题在展开。许多国际数学
会议就以希尔伯特第N问题为题目。以希尔伯特第N问题为题目的书
更是不记其数。许多新的方法,甚至新的领域就是为了解决希尔伯特
的某个问题而产生。这23个问题涉及面很广。它包括著名的连续公
理假设问题,数学界公认的最重要的黎曼(RIEMANN)猜想问
题,以及我们中国人都很熟悉的哥德巴赫(GOLDBACH)猜想
问题等等。上面提到的装球问题就是希尔伯特第18问题的一部分。
他认为这个问题对数论有很重要的意义,甚至对物理、化学也有用处。


  这期我们选这个装球问题来做文章,是因为最近MICHIGA
N大学的数学教授HALES宣布他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证明除了
用到组合数学、线性规划、区间算术等数学理论以外,还需要用到计
算机。在二百多页的数学推理之外还有三个GIGABYTES的计
算机程序与结果数据。对于这样的证明,一些数学家不予承认。他们
认为利用计算机就是破坏了完全靠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论。但有些数
学家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计算机的时代,过去的数学方法论应该有所
延伸。类似这样的争论以前已经发生过一次。七十年代有人借助于计
算机程序证明了著名的四色定理,当时就引起很大的争议。相对来说,
这次的争议规模小了很多,看来人们已经在逐步承认计算机在数学中
的地位。这次的证明还没有完全通过同行的验证。但已经有这方面的
专家发话说相信这个证明很可能是正确的。看来它被大家接受的可能
性很大。

  从质疑开普勒到相信计算机,我不知道这是否算数学上的进步。


  计算机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已经是很正常的事了。我们这次就
来一个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程序的题目。


【本期题目】
  一个教授开了一个为期一周的训练班。一共来了十五个学生。教
授希望每天把学生三人一组分成五个小组搞小项目。一周七天就要这
样分七次。唯一的要求是任何两个学生只能在同一组出现一次。现在
请你给出一个满足这个要求的分组法。

〖注一〗:因为每天碰到的都是不同的两个人,一周七天中共要碰到
十四个不同的人。所以,这个题目的要求可以换成另一种说法:每个
学生都要与别的每一个学生在同一组碰过。

〖注二〗:第一天的分组法可以随意,以后每天限制越来越多,就越
来越难。如果用手死分,很难有结果。据说在计算机出来以前,一些
数学家为这个问题搞了很长的时间。如果借助于计算机,就相对容易
一点。我想现在没有人会愿意为这个题目再耗七、八年。所以我们的
题目可以改成,请写一个计算机程序,找出一种分组法。

〖注三〗:现在理科转计算机的人很多。这个题目就给你一个实际锻
炼的机会。不满足要求的分组情况很多,即使对计算机也是大得不得
了的数字。在这些不满足要求的分组法中找出合符要求的分组法来,
死搜索大约是不行的。需要找一个好的搜索方法,写出来的程序要能
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程序当然用C来写最好,别的语言也可以。

〖注四〗:如果找到好的归类法,用手分也是可能的,但很难很难。


  答案和讨论可以贴到我们的讨论区。


  在我们这个专栏里看见“极限”这样的标题,大家首先想到的一
定是数学上的极限。数学上的极限当然有很多故事可讲,不过,我这
里想要讲的是人体的极限,与数学没有任何关系。

  人体的极限,无论是体力上的还是智力上的,都是很大的。我们
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体能与智能离这些极限都差得很远。当然,我们
并不希望总是把我们的体能与智能发挥到极限。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
都生活在极限状态边缘,比如说随时都在一百米冲剌,或者每天都在
考大学,这日子也没法活了。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总是离它远远的。
因为人体的极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不随时冲它一冲,它就会逐
渐往下掉。所谓用进废退就是这个意思。

  我有个朋友搞计算机搞了二十多年了,C语言当然是熟得很。但
他拒绝学习任何新东西。什么C++、JAVA之类的他连看都不要
看。他说他脑子里的细胞都用完了,学任何新东西都会挤掉原来的旧
东西。他的这种观点当然是不值一驳的。现代科学发现,一个人的脑
细胞平均开发率还远远不到一半。也就是说一个人直到死为止,有一
半以上的脑细胞是没被充分利用的。即使每天学习新东西,也不可能
使脑细胞达到饱和。遗憾的是,持我朋友这种脑细胞饱和观点的人还
很多。许多人还不到四十就以老人自居,每每遇到新东西就说自己老
了,学不进去了。事实上,岁数大了,记忆力或许差一点,但逻辑思
维与综合分析能力更强一点,学新东西或解决新问题的总体能力并不
比年轻人差。但如果自认为很老了,总不学新东西,学习能力或许真
的就差起来。

  最严重的是,以老卖老不学新东西,连进取心也会失去。比如早
几年的聂卫平,论实力是完全有希望拿世界冠军的。但大家一阵“老
聂”,“聂老”的乱叫一气,不老也叫老了。早早的退居了第二线
(说他退居二线是因为他在近几年里没拿过任何大赛头衔)。而与他
同龄的曹熏铉却仍然冲杀在第一线上,世界冠军照拿不误。与他差不
了几岁的赵治勋还继续坐在本因坊的庄上十年不下来。总而言之,中
年人老不老全看自己怎么看。如果自己把自己看成老年人,那么自己
就真的老了。

  当然,在智能上来说对新东西的接受,对上限的冲击有时与饭碗
有关,不愿意冲也得冲。但在体能上就完全不同了。没有强迫冲击的
因素。所以,相对来说,体能的提前老化比智能的提前老化现象要严
重得多。

  一些人三十刚出头就成天嚷嚷说老了老了。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
还锻什么炼。推说工作太忙没时间打球,跑步也是从前读大学的事了。
稍微有空就开开PARTY,喝喝啤酒。肚子一圈圈地挺起来,心率
也一点点地长上去。如果把毕业五年以上的大学生再送回学校去达标,
我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过不了。有人会说,你叫三十好几的人去
达为二十左右的大学生定的标,这不是强人所难吗?其实不然。我们
七七级大学生里有不少老高三的,读大学时也都三十好几了,还不是
照样达标?关键是要看持什么心态。持年轻人的心态就达标,持老年
人的心态,上三层楼都得大喘气。如果觉得达二十岁的人的标太苛刻,
那么达三十五岁的人的标总可以吧,这个标的高低就得自己定。我最
近参加了一个有七、八百人参加的三项全能比赛。五十岁以上年龄组
居然有上好几十人。这些人的成绩与同时参加比赛的年轻人的成绩当
然要差一大截。但他们参加比赛不是来拿名次的,而是来达自己的标。
经常达自己的标的人,不单是跑步、游泳或者骑车比别人快,而是平
常的精神面貌就要好许多。

  有人要问,数学极限不谈,怎么突然扯出人体极限来了。原因是
我上周看了一场电影。IMAX拍的全景电影《珠穆朗玛峰》(Ev
erest)。全景电影非常逼真,尤其是气势磅礴的大雪崩下来的
时候,真的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我对这部电影的主要感受并不
在它的画面,而是它所表现的一种精神。我这个人平常是很喜欢冲击
极限的。常常参加这样那样的比赛。体能的(跑步,打球),智能的
(围棋,桥牌),差不多每月都有一次。虽然很少拿名次。但自己为
这些比赛所做的准备,达到一个个自己为自己设的标,总有一些成就
感。看了这部电影才使我意识到,我的这些所谓极限冲击真是太微不
足道了。

  要登珠穆朗玛峰,首先要能够在稀薄的空气中生存。海拔七、八
千米的地方,氧气含量还不到平地上的三分之一,而且气压很低,呼
吸非常困难。我小时候随父亲进西藏,刚过了二郎山,只不过海拔五
千多米就受不了了,只好原路返回成都。在稀薄的空气下,他们不仅
要生存,而且还要登山。每迈一步都要做出巨大的努力。每一步都要
分成好几个步骤,差不多要二十秒钟的时间。登山过程中,除了悬崖
深谷,还要对付狂风和雪崩。从一个基地到另一个基地,中间没有休
息地段,必需一口气拿下来。而这一口气就是几十个小时。从最后一
个基地到峰顶需要十二个小时,中间还不能休息。因为太冷,停下来
很快就会被冻死。那种地方根本就不该是人去的地方,到那里去可以
说是对人的体能极限的最大冲击。这样的极限冲击有人竟然还嫌不够。
上过一次过几年还来第二次,而且不用氧气瓶。也就是说在完全没有
外助的情况下登上峰顶。这几乎有点玩命的味道(玩掉命的不是少数)
。电影中放了一些他们平常为了登山所做的训练准备,真是叫人咋舌。
这些训练准备也说明他们不是逞一时之勇,而是有备而去。

  这电影给我的精神感受很大,有点承受不起的感觉。写出来给大
家分一分,自己承受起来就比较容易一些。各位如果附近有IMAX
的电影院,建议去看一看这部电影。

  谈了这么多运动的东西。我们这期的题目就来点与运动有关的。
因为题目比较简单,所以我们把两道题放在一起。如果找对了解法,
每道题的解应该比题目本身还短。也就是说两三行字就可以说清楚。
【本期题目】
(A) 一老者爬峨眉山。早上八点从山脚的报国寺出发,路上走走
停停,快慢不定甚至往回走。晚上八点到达山顶的金顶。第二天早上
八点从金顶出发,路上也是走走停停,快慢不定甚至往回走。晚上八
点到达报国寺。假设上山下山都是走的同一条路。试证明这条路上必
有一点,此老者在两天中同一时间路过此点。请利用常识,而不要用
任何数学语言来解这道题。

(B) 有八个队参加一个足球比赛。比赛采取大循环方式,也就是
说每个队都要与别的每个队比赛。记分方式为:胜方得一分,负方得
零分。如果双方打平则各得半分。比赛结果是,八个队每个队的分数
都不同。而且第二名的得分为后四名得分的总和。问:第四名与第五
名两队的比赛结果是什么(胜、负、平或不定)?为什么?

  答案和讨论可以贴到我们的讨论区。         

  周末刚刚参加了一个万米跑比赛,两条腿现在还在发胀。好在手
指头还能动,可以坐下来写写《国风》的专栏。

  有报导说最新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祖先是从非洲移过来的。这个
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早有人提出的“全人类都源于非洲”的理论。
这一验证在理论上似乎没有什么新东西,但一个很明显的推论是从前
很有份量的北京猿人现在只不过成了人类学上的一个旁枝。研究结果
甚至表明现在所有的人都可以上朔到同一个女性。这当然不是说当初
只有一个女性。而是有很多人在一起生活,繁殖,只不过有某一个女
性由于基因的强壮或其它的原因,使其基因在许多代以后得以繁衍到
整个群体。人们常说,同姓的人五百年前是一家。照上面的理论,同
姓不同姓很早以前都是一家。

  说起来都是源于同一个人,但现在的人类却是五花八门,红黄黑
白,高矮胖瘦都有。差异不可谓不大。而且这种差异还不仅表现在外
表上,内在能量也有很大差别。波士顿每年的马拉松比赛,跑在前面
的一拨总是一团黑。NBA的篮球比赛,白色也只起点缀作用。但如
果我们到游泳池去看比赛,情况就完全倒过来。至于体能加小技巧的
项目,比如乒乓球,羽毛球,则又差不多是亚洲人的天下。这种体能
上的差异是大家公认的。但与此类似的智能上的差异却不被公众承认,
甚至连说都不能说,因为政治上不够正确。如果说某人比别人跑得慢,
一般人并不觉得是侮辱(CARL LEWIS之类的除外)。但如
果说某人比别人笨,则他一定受不了。但从客观上讲,智能是由脑细
胞控制的,不同的脑细胞组合就会有不同的智能,没有差异才是怪事。
好比计算机,奔腾就是要比四八六快。RAM多就比RAM少的有优
势。没有什么好辩论的。

  话又说回来,这些差异一般来说都只是量上的差异,并没有质上
的差异。比如身高一米九与一米六,或者IQ一百六与IQ九十的差
异,而不是身高二十米与一米六,或者IQ三千与IQ九十的差异。
正因为如此,这种先天上的差异常常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从
而缩小甚至颠倒先天上的差异。比如随便到非洲去抓一个黑人来,他
就不一定跑得过我。所谓后天努力,在体能上来讲就是刻苦训练,在
智能上来讲就是认真学习。这只是从个体来讲。从一个民族或者一个
国家来讲,要提高国民的整体智能,就要抓全民教育。

  最近看到一个资料,说是中国目前的初级教育只相当于日本一九
一二年的水平,中级教育也只赶上日本一九四几年的水平。这资料的
准确程度有多大我不清楚,但从政府花在教育上的钱上来看,这方面
的差距是很显然的。数字比数字,大小清楚得很。

  我以前以为或许尖端水平有差异,但大众平均教育是没有太大差
异的。初等教育不就是加减乘除,BO,PO,MO,FO吗?其实
不然。加减乘除,BO,PO,MO,FO学得好与不好有很大的区
别。

  前几天通过小耳朵卫星天线看中央台的节目,发现几个问题大概
都可以归罪于这些基本东西没有学好的缘故。首先是一则关于国内围
棋段位赛的报导,报导把包括常昊在内的十一名棋手每个人的名字都
写错了(白字)。写错一两个还情有可原,十几个名字全都写错还真
不是很容易的事。另一个是中央台组织的一些人破吉力思世界纪录的
节目。我相信这些人都是真破了纪录,中央台也没有要懵观众的意思。
但我看了这个节目以后比没看时疑问还多。比如有个人据说是可以用
手甩出缝衣针穿透在几米以外的玻璃板。节目主持人请了好几个观众
上来验证这根针是不是真的。一个劲地问:“看清楚没有,是不是一
般的缝衣针?”而将要被穿透的玻璃板却没有任何人去检查。是不是
有什么地方太薄,或者原来就有一个洞之类的,这才是我这样的观众
想要知道的东西。我搞不懂这针是不是真的与这件事有什么关系?他
要能用牙签穿透玻璃板岂不是更厉害?节目主持人打马虎,台下的观
众也没人抗议。另一个人说是要破手拉面纪录。他可以把一团面反复
对折十六次。主持人让大家跟着她数,每对折拉一次就数一次。从一
数到十六,电视镜头一直对着拉面,确实一次都没有错过。但这不是
全部的东西,我这样的观众最想看的是面拉完以后的结果。二的十六
次方等于六万多,也就是说一团面应该被拉成六万多根,每根都应该
其细无比,让大家看看不是很开眼界吗?但电视镜头只不过扫了一下
桌上的碎屑就算说服了大家,马上就换到另一个节目去了。如果不看
结果,我想我也可以拉十六下的。不知是主持人是成心要懵我们还是
逻辑思维有问题。

  搞普及教育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象美国这样的先进国家,高等教
育当然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它的初等教育我看也很成问题。我教
过的本科生很多人就连最基本的初等数学都没有搞清楚。到商店里买
东西,如果没有收银机,这里大多数收钱的人是算不清楚的。最近麻
省对大学毕业想要到中学或小学当老师的人进行了一次资格考试,题
目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常识问题,竟然有将近百分之六十的人不及格。
这样的人怎样去教学生?而且麻省的教育水平在美国还不算差的。我
常常认为,美国的最大优势在于他能够吸引各国的先进人士来工作。
如果它们只是自身循环,则用不了几代其领先地位就会被别国所取代。


  国民的普及教育是主导国家未来的主要因素。

  万米赛跑跑不过牛高马大的美国人,一时气不过,写了上面的这
些文字。如果有政治上不正确的东西还请大家带着幽默之心放松放松
再来读。

  既然大家从前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常常一起吃东西。我们这次
就来做一个一起吃蛋糕的题目。
【本期题目】
  两个人吃蛋糕,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公平办法是一个人切,另一个
人挑,这样双方都没有意见。我们的题目是,请找出一种N个人公平
吃蛋糕的方法,使得没人有理由报怨。当然我们假设每个人都独立,
不能有多个人联合作弊的情况。也假设没有雷锋或者想减肥的,宁可
主动少吃一点之类的。这个问题大概没有标准答案,大家能想出的各
种答案都可以比较,看什么答案最公平而且实际。另外,所能用的公
具只有刀,不能有其它公具(比如枰之类的)。

  答案和讨论可以贴到我们的讨论区。  
  
主题:灵机一动——介绍HEX游戏 
   有读者来信说我们这个专栏最近几期的文章都与专栏栏目不符。
说是文章与题目没有直接联系。其实,我的理解是,灵机一动并不一
定非要做题目。许多事情和观点写出来,不管正确与否,如果能引起
大家的思考,就算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如果真要往题目上拉的话,现
实生活的许许多多问题都可以算成是题目。所以,以后这个专栏里的
文章以杂论为主,不以题目为主。当然,我们每期的题目尽可能接近
当期文章的主题。

  话交代完了,但我们也不能完全不理采读者的意见。所以本期就
来一次以题目为主,就题目做文章。下不为例。本期的题目是关于H
EX的,所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HEX这个游戏。

  下围棋累了就连五子,打桥牌困了就敲三先,爱玩的人常常是逮
什么玩什么。五年前一个围棋棋友教我一种新棋,英文名叫HEX。
此棋看似简单(大约是人类发明的棋类游戏中规则最简单的了),个
中却奥妙无穷。象围棋一样,它也有定式,手筋,引征等等等等。我
想读者中一定有不少人会对它感兴趣(尤其是喜欢下围棋的网友),
所以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介绍:

   一个菱形被分为N乘N个小六边形(见附图)。通常N=11,
也可以到15。黑白双方轮流下子占据这些小六边形。谁先使自己所
下的棋子连通对边谁赢(黑方连上下边,白方连左右边)。

  这个游戏是由丹麦人PIET HEIN在1942年发明的。
通常的看法是,有趣而又规则简单的游戏早已被人发明完了(比如围
棋,象棋之类的),新游戏不是规则麻烦就是没意思。但HEX却是
既新,又简单,又有趣。发明以后很快在世面上流行起来。尤其是在
数学家中间。PIET HEIN是一个很神奇的人。他是一个著名
诗人,同时又是一个政治活动家。而他本行却是理论物理学家,HE
X就是他在波尔理论物理研究所发明的。据说他当时在思考四色定理。


  这个游戏后来又在PRINCETON被JOHN NASH
(著名游戏论专家,MIT教授)发明。所以HEX在PRINCE
TON与MIT也很流行。

  这HEX的棋盘制做比较麻烦,所以很多人听说此棋也没机会下。
五年前我听说这个游戏后写了一个在DOS下供人下此棋的程序,有
兴趣的读者可去取程序和说明。这个程序主要是用来供两人互下,也
有一点人工智能,使人可以跟机器下。但我没找出太好的思路,所以
这部分很差。本来准备有时间重新写一写这一部分,但一直没有动力。
五年过去了,它还是老样子。在网上搜索一下,可以找到一两个写得
还不错的程序。


【本期题目】
A.证明HEX无活棋。也就是说即使两个瞎子在棋盘上乱下,最终
必然有一方会赢。这个题目看似简单,但要说清楚还是要费一些口舌
的。

B.证明HEX先走必赢。有人要说,既然先走必赢这棋还有什么意
思。所谓先走必赢只是说存在一种方法使得先走的一方必赢。但这种
方法是什么我们并不一定知道。好比说谁都知道存在一种方法使得射
击选手命中十环。但这方法如何实现却不是很明显的。所以许海峰拿
冠军仍然是很不简单的事。

  答案和讨论可以贴到我们的讨论区。

下面是图形,原来的图是jpg,无法贴到这来,我把它uuencode了一下。
uuencode的用法可以去internet版精华区找


_=_
_=_ Part 001 of 001 of file hexdiag.zip

主题:灵机一动——谢幕词 
 


  1-2+34★56+7+89 = 1999

  每年年底我都要凑这么一组等式放在我的贺年卡上给朋友寄去。
将近二十年下来,还没有凑不出来的时候。有时甚至可以凑好几组。
开始用手凑,后来干脆写程序让计算机来凑。这个程序如果用PER
L或MATLAB这样的高级语言,不到十行就够了。如果用C语言
来写,那就比较麻烦。不但要排列算式,还得考虑到先乘除后加减之
类的规矩。如果你能写出这个程序,那么你的C语言就可以说已经过
了初级阶段了。

  新年新气象。每到新年,人们总要立下各种各样的雄心壮志。比
如从元旦开始跑步,或者从元旦开始戒烟等等。英文管这叫NEW 
YEAR’S RESOLUTION。不管叫什么,有新东西总是
好的。新东西为各种事物注入新鲜血液。只有不断有新东西出现,事
物才会向前发展。进化论依赖的主要途径就是不断有新的变异出现。
否则,如果总是在原有基础上作排列组合,永远也不会有现在的人类
出现。但话又说回来,新东西也有它的负作用。那就是新东西来了旧
东西就得让位,而这些旧东西并不见得就是坏东西。只不过空间或时
间有限,总是需要作出一些取舍。
 
  我们还是以进化论为例。在进化过程中,一些特性的出现使得另
一些特性没有足够的机会发展而被“淘汰”。而这些被“淘汰”的特
性并不见得就是坏的,或完全没用的。搞遗传编程(GENETIC
 PROGRAMMING)的人都知道,一些很好的特性过早出现
并不一定是好事,它会使少数一些模式垄断整个基因池,使得其它的
功能没有机会发展。现在的一些动物能听超声或次声,而人类却没有
这些能力,推想起来大概在很早期的时候,这些功能被另外一些功能
挤掉了。再扯远一点,如果人类能有飞行能力该有多好。

  说了这么一大堆新旧交替的辩证关系,主要还是想说我自己。在
我新年开的单子上出现了许多新东西,旧东西的栏目下出现了我在
《国风》的“灵机一动”专栏。也就是说我自己生活中的新变动使我
以后没有时间继续定期为大家写东西,这一期是最后一期。算是告别
吧。第一期的标题是《开场白》,所以这一期的标题就叫《谢幕词》。


  我们这个专栏办了差不多快两年了。虽然在《国风》所有的专栏
中,它仍然属于读者较少的一类。但还是有相当数量的读者群。而且
这些读者每期必读(这可以从我们的讨论栏里看出一些痕迹来),对
此我还是比较欣慰的。

  在过去这两年里,我们的话题从牌桌到赌场,从罗毕塔到斐波拿
契,从乒乓球、羽毛球到登珠穆朗玛峰。回头看一下,涉及的内容还
真不少。还有一些根据当时的新闻而写的即兴话题,现在看来有些东
西并没有过时。比如关于小保姆案的决策问题现在又在克林顿的罢免
案上出现。如果克林顿在被罢免以前辞职,则现在的副总统接任以后
可以赦免他在这个案子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如果他敢赌对方拿不到
必需的67票,自己不会被罢免,则他就坚持到底。但这样一来,一
旦赌输,不但会被罢免,而且还有可能坐牢。因伪证罪坐牢的又不是
没有先例。不管克林顿的民众支持率有多高,赌输的可能性总是存在
的。所以,到底走哪条路,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决策问题,我想克林顿
的律师们大概已经把各种因素分析了几百遍。

  我们专栏里另一个由时事新闻引起的即兴话题是全民普及教育问
题。最近又有与此有关的很值得一谈的事。重庆綦江县一座九六年才
修的桥最近突然坍塌,造成几十人死亡,其中有十八名武警。虽说这
桥的设计可能有问题,但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据说是因为武警们在桥
上走齐步,与桥形成共振而使其坍塌。这种由共振而产生的坍塌问题,
即使小学不学,中学也会提到的。这些知识甚至可以从《十万个为什
么》这样的书里得到。武警的班长或排长不知道,其它的十几个人里
就没有一个人知道?这只有归罪于普及教育没有搞好。

  最近可谈的事还有很多。比如从电影《拯救大兵阮恩》的讨论而
由作家梁晓声重新挑起的关于大学生救掏粪工是否值得的讨论就很可
以讨论讨论,足够写一期专栏了。但我们这期里已经没有空间留给它,
只好作罢。按照惯例,我们还是以讨论上期题目来结束。

  上期的题目有两个,一个是证明先走必赢。另一个是证明无论怎
么下都不会有和棋。

  我们先来看一下为什么没有和棋。两人论流下子,没人连通对边
就一直下,直到填满为止。所以我们只需证明当棋盘上填满子时,必
有一方连通对边。这个问题如果用数学作严格证明则比较复杂。因为
要讨论怎样处理环形分枝的情况,要用到约当定理这些东西。不过,
作为趣味问题,我们不用太严格。我们可以想象把棋盘立起来,把所
有黑子当水管,相连的黑棋水管相通。从最上面的所有水管往里面灌
水,如果有水能流到底层,则说明黑子能连通上下边。如果没有水能
流到底层,则说明有白子组成一堵防水层,而这堵防水层中的白子必
需连通左右,否则就会有水漏下去。所以说有白子连通左右。也就是
说即使双方闭着眼睛下,迟早必有一方赢棋,没有和棋出现的可能。


  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先走必赢。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给一个存在性
证明,而不能给出构造性证明。否则HEX这个棋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种只给存在性而没有构造的证明对上个世纪的数学家来说还是不可
以接受的事。至到希尔伯特的时候还有人因此而贬低他的能力。现在,
这种证明方法已被普遍接受,而且大量出现在微分方程、泛函分析这
些科目里。
 
  因为我们前面已经证明HEX没有和棋出现。而且由于是有限棋
盘,各种可能的下法有限。在所有的下法中,必然可以找出最佳下法,
使先下或后下的人必赢。也就是说HEX这种棋或者先下必赢,或者
先下必输。现在我们假设先下必输。也就是说存在一种下法使后下的
人必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先下的人可以随便下一子。而且假设那
一子不存在。这样一来后下的人就变成先下的人,而先下的人只需用
那种后下必赢的办法跟着下即可。如果这种下法必需要在先下的人在
最先下子的地方着子,则先下的一方可以随意在其它地方放一子。因
为任何已方的子都只能起正面作用,所以这种随意放的子只能对先下
的一方有帮助。如此下去,最后终久能赢。这就与后下必赢相矛盾。
由此得出后下必赢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得出先下必赢。这种证明只
适用于这类已方的子只能对已方起正作用,而不能起负作用的棋。这
个条件对许多别的棋就不满足,比如反棋(OTHELLO),先下
的一方就不一定占便宜。因为自己的子有可能帮倒忙。围棋也是如此,
有的情况下多一子反而少一口气。

  因为HEX规则简单而又趣味无穷,有人甚至把它称之为宇宙之
棋。这也许有点夸张。不过在目前计算机逐渐在各种棋上战胜人类的
时候,HEX还能坚守住自己的阵地,还是有其特色的。没有玩过H
EX的人,可以从上期的文章中找到一个软件的下载地址,取来玩一
玩。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