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伟,王辉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银行对基础软硬件安全可控的要求,对于其中最难替代的数据库产品,基于商业银行业数据库产品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国产及开源数据库产品的替代方案建议。
关键词:数据库、安全可控、分布式、NewSQL
一、前言
根据Gartner2018年数据库系列报告,数据库产品作为IT架构中重要的基础软件之一,在下一阶段的IT基础架构建设中的地位将会不断提升。适用于新业务、新场景、新要求的新一代数据库,极可能成为下一代企业架构转型的最核心部分,也成为了银行安全可控工作的重要内容。
目前,银行业出于对数据库产品高安全和高可用的要求,在现有核心业务系统中选用的数据库产品一般为国际大型厂商的成熟产品,如IBM的DB2、甲骨文的Oracle、微软的SQL Server等。但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银行对数据库产品的需求已经逐渐多样化,除了能满足我们业务系统需求外,逐步对数据安全、自主掌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银行业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转型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也提出要“加快扭转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受制于人的局面”。为此,本文从安全可控的角度,以国产及开源的数据库产品为方向,探索商业银行数据库产品替代方案。
二、数据库产品分类
传统数据库产品按照关系类型可以分成关系型数据库(RDBMS,即SQL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代表产品及分类见下表:
关系类型 |
细分 |
典型产品 |
关系型 |
商业软件:Oracle、DB2、SQL Server 开源软件:MySQL、PostgreSQL |
|
非关系型 |
键值 (Key-Value) |
MemcacheDB、Redis |
文档存储 |
MongoDB |
|
列式存储 |
HBase、Cassandra |
|
图关系 |
Neo4J |
按照处理方式可以分成联机事务处理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和联机分析处理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代表产品及分类见下表:
处理类型 |
典型产品 |
OLTP |
Oracle、DB2、SQL Server、MySQL、PostgreSQL |
OLAP |
Greenplum、Teradata、AnalyticDB、GBase |
下图对现常见的数据库产品做了比较清晰的分类,横坐标以数据处理方式分成OLAP和OLTP型,纵坐标以关系类型分成关系型和非关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