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RSTP原理

目录

前言

  1. STP的不足
  2. RSTP端口角色
  3. RSTP边缘端口
  4. 端口状态
  5. RSTP BPDU
  6. 链路故障/根桥失效、
  7. RSTP拓扑变化处理
  8. STP兼容

前言

STP协议虽然能够解决环路问题,但是收敛速度慢,影响了用户通信质量。如果STP网络的拓扑结构频繁变化,网络也会频繁失去连通性,从而导致用户通信频繁中断。因此IEEE于2001年发布的802.1w标准定义了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RSTP在STP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实现了网络拓扑快速收敛。

STP通过时间进行收敛,收敛时间为30-50s,RSTP中有P/A机制,提升收敛速度至1-2s。

1. STP的不足

收敛时间太长
网络拓扑变化可能导致频繁断网

2. RSTP端口角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DP:指定端口
  • RP:根端口
  • AP(alternate):作为指定端口的备份端口(如果指定端口出现问题,会将A口直接变为DP口)
  • <
  • 0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