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显卡
显卡又称显示卡(Video card),是计算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显卡能直接影响到图像处理素的和画质,因此高能显卡对游戏机和专业图形设计至关重要。 显卡又分为集成卡,核芯显卡和独立显卡,它们各有优势。
显卡及图标
英伟达显卡(NVIDIA),AMD显卡
Intel显卡
Intel显卡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充满创新与挑战的科技进化史。以下是对Intel显卡发展历程的详细梳理:
一、早期探索与奠基
1981年:IBM发布了PC这个划时代的产品,自带一块独立CGA显卡。作为第一代显卡,它自带显存和CRT控制器。
1982年:Intel授权了NEC 7220的IP,生产了82720显示芯片,从而产生了第一代Intel显示控制芯片:SBX275显卡82786(1986年)。
1986年:Intel在82720的基础上,将部分板载电路集成,引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理念,推出第一代VLSI显示控制芯片:82786。
1989年:Intel推出i860显示控制芯片,带有一个32bit ALU和一个64bit FPU,为MMX指令打下了基础。
1998年:Intel与Real3D和Chips and Technologies公司(后被Intel收购)联合开发了i740显卡。尽管在商业上失败,但其技术为Intel将来的集显技术打下了基础。
二、集成显卡的崛起
1999年:Intel推出了i810芯片组,内置了i752图形核心,这是Intel芯片组的一次大飞跃,也开始了集显的真正第一代。从此,Intel开始了在集成显卡领域的漫漫征程。
2002年:Intel推出了集成“Extreme Graphics”的i845G/E芯片组,其中Extreme Graphics集成显卡性能有了大幅提升。
2004年:随着Intel 915GM芯片组的到来,名字变为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的Intel图形芯片诞生了(即传统的GMA900)。
2006年:Intel发布了G965芯片组,并带来GMA X3000图形芯片,能够完整支持DirectX 9.0c。
2007年:Intel发布G35芯片组,带来增强版GMA X3000——GMA X3500图形核心,增加了对DX10的支持。
三、核心显卡的诞生与发展
2010年:Intel发布了32nm处理器,CPU首度集成了GPU芯片。Clarkdale处理器将HD Graphics图形核心跟CPU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尽管CPU和GPU是各自独立的,但这一创举标志着核心显卡的诞生。
2011年:GPU被整合到CPU的核心里,真正成为“核心里的显卡”。
2013年:Intel对高端核显采用“Iris”和“Iris Pro”新品牌来命名,中文名为“锐炬”和“锐炬Pro”。
2019年:10nm工艺成熟,Ice Lake处理器搭载的Gen.11核显里的EU(执行单元)数量大幅度增加。
四、Xe架构与独显的尝试
2021年:Intel推出了划时代的Xe架构,具备高度可扩展性。Xe架构有四个分支,其中Xe-LP用于入门独显和核心显卡。同时,Intel宣布了全新高性能显卡品牌为“Arc”(中文名称“锐炫”),采用Xe-HPG架构。
后续发展:Intel不断在Xe架构上进行优化和升级,推出了更多型号的Arc独显和核显,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Intel显卡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从早期探索到集成显卡崛起、再到核心显卡诞生与发展的科技进化史。如今,Intel已经在显卡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