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BLE协议讲解


一、概述

蓝牙技术起源于爱立信在 1994 年提出的方案,旨在解决移动电话和其他配件之间进行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

1、发展历史

  • 第一代蓝牙主要是指 90 年代的 V1.0~V1.2 版本,是关于短距离通信的早期探索,此时还存在许多问题,应用不是特别广泛
  • 第二代蓝牙主要是 00 年中 V2.0~V2.1 版本,新增了 EDR(Enhanced Data Rate)技术提高传输速率,以及体验及安全
  • 第三代蓝牙主要是 00 年末 V3.0 版本,新增了 802.11 WiFi 协议,引入了 AMP(Generic Alternate MAC/PHY)交替射频技术,极大的提高了传输速率并降低功耗
  • 第四代蓝牙是 10 年以来的 V4.0~V4.2 版本,主推 LE(Low Energy低功耗),大约仅消耗十分之一,将三种规格,包括经典蓝牙高速蓝牙、和低功耗蓝牙,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套综合协议规范
  • 第五代蓝牙是 16 年开始提出的 V5.0 版本,主要是为了支持物联网,在功耗、传输速率、有效传输距离、数据包容量方面都做了极大的提升

接下来的分析都是基于 V4.1 版本,方便入门,可以理解很多核心协议的设计思想。

2、BLE

经过第一小节的介绍就可以直到 BLE 是低功耗蓝牙的英文缩写(Bluetooth Low Energy),是蓝牙4.0版本起开始支持的新的、低功耗版本的蓝牙技术规范。

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在 2010 年发布了跨时代的蓝牙 4.0,它并不是蓝牙 3.0 的简单升级版本,而是全新的技术架构,蓝牙 4.0 版本分两种模式:单模蓝牙双模蓝牙

常见的蓝牙音箱,是典型的双模蓝牙,它需要传输大量的音频数据。而小米手环,蓝牙温度计则属于单模蓝牙。行业里一般不讲单模蓝牙,而是统一称为低功耗蓝牙。

如今,蓝牙 5.0 已经发布和应用,4 倍通信速度、2 倍的通信距离以及 Mesh 组网特性,将使蓝牙成为物联网领域的重要的技术之一。

3、蓝牙简介

蓝牙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运行在 2.4GHz 免费频段,目前已大量应用于各种移动终端,物联网,健康医疗,智能家居等行业。上一小节提到,蓝牙 4.0 以后的版本分为两种模式,单模蓝牙和双模蓝牙。

  • 单模蓝牙,即低功耗蓝牙模式,是蓝牙 4.0 中的重点技术,低功耗,快连接,长距离。
  • 双模蓝牙,支持低功耗蓝牙的同时还兼容经典蓝牙,经典蓝牙的特点是大数据高速率,例如音频、视频等数据传输。

经典蓝牙支持音频(HFP/HSPA2DP)和数据(SPPHID 等)两大类协议,在音箱,耳机,汽车电子及传统数传行业,由于苹果对经典蓝牙数据传输接口有限制(需要过 MFI 认证),加上功耗偏大,因此在目前移动互联应用中慢慢地被边缘化。因此低功耗蓝牙顺势而出,由于可支持苹果 4S 以上及安卓 4.3 系统以上的数据传输,且功耗极低,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设备所采用,但低功耗蓝牙不支持音频协议,并且受数据传输速度限制,其应用也被限制在小数据传输行业。而蓝牙双模则是综合了两者的优缺点,既可以支持音频传输,同样可支持数据传输,并且兼容性也是两者之和,在对功耗要求不苛刻的情况下,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4、蓝牙技术分类

  1. Basic Rate(BR)/AMP:最初的蓝牙技术,包括可选的 EDR(Enhanced Data Rate)技术和交替使用的 MAC 层和 PHY 层扩展 AMP(Alternate MAC and PHY layer extension

蓝牙诞生之初使用的 BR 技术,传输速率很低,随着发展而变得无法支持,所以引入了 EDR,这时还没有修改软硬件架构,但是之后又落伍了,所以直接引入了 WiFi 的底层协议,也就是 MAC/PHY 扩展,但这部分的实现就无法直接更替,所以 BR/EDR 只能与 AMP交替使用

  1. Low Energy(LE):蓝牙低功耗,则不关心传输速率,而是从降低功耗的角度实现的另一套技术,跟前面的协议没有丝毫关系

二、BLE 特点

低功耗蓝牙瞄准多个市场,特别是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家居,互联设备等领域,主要特点包括:

  • 低功耗,使用纽扣电池就可以运行数月至数年。
  • 快连接,毫秒级的连接速度,传统蓝牙甚至长达数分钟。
  • 远距离,长达数百米的通信距离,而传统蓝牙通常10米左右。

蓝牙联盟沿用经典蓝牙的规范内容,为低功耗蓝牙定义了一些标准 Profile,只要遵守该规范,任意厂家的蓝牙设备,均可以相互连接与通信,例如无线蓝牙键盘鼠标,无论是安卓或是 iOS 还是 Windows,均是即插即用。低功耗蓝牙支持的标准 Profile 有:

  • HID,用于无线鼠标,键盘或其他遥控设备。
  • BatteryServices,电池状态服务,用于告知电池电量状态。
  • HRP,心率计Profile,用于心率采集。等等。

另外,低功耗蓝牙还可以自定义 Profile,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低功耗蓝牙的这个特性得到了发扬光大,同时也拓宽了低功耗蓝牙的应用领域。例如,可以自定义一个开关量的 Profile,数据 01 表示开灯,数据 00 表示关灯,然后手机发送数据 0100 就可以控制灯的亮和灭。类似的应用案例有很多,下面总结应用特点:

  • 支持自定义 Profile,可以收发任意格式的数据,如 0100
  • 支持自定义设备,支持任意设备的连接和通信,例如智能蓝牙插座等。

注意:低功耗蓝牙的 Profile 均基于 GATT(通用属性规范,后面会详解)之上,如 HID over GATT。也就是说,经典蓝牙中的 HID 规范与低功耗蓝牙中的 HID 规范用的是两个不同的通道。

三、BLE 工作流程

1、角色

BLE 设备角色主要分为两种角色,主机(MasterCentral)和从机(Peripheral),当主机和从机建立连接之后才能相互收发数据

  • 主机,主机可以发起对从机的扫描连接。例如手机,通常作为 BLE 的主机设备
  • 从机,从机只能广播并等待主机的连接。例如智能手环,是作为 BLE 的从机设备

另外还有观察者(Observer)和广播者(Broadcaster),这两种角色不常使用,但也十分有用,例如 iBeacon,就可以使用广播者角色来做,只需要广播特定内容即可。

  • 观察者,观察者角色监听空中的广播事件,和主机唯一的区别是不能发起连接,只能持续扫描从机
  • 广播者,广播者可以持续广播信息,和从机的唯一区别是不能被主机连接,只能广播数据

蓝牙协议栈没有限制设备的角色范围,同一个 BLE 设备,可以作为主机,也可以作为从机,我们称之为 主从一体,主从一体的好处是,每个 BLE 设备都是对等的,可以发起连接,也可以被别人连接,更加实用。

2、广播

广播是指从机每经过一个时间间隔发送一次广播数据包,这个时间间隔称为广播间隔,这个广播动作叫做广播事件,只有当从机处于广播状态时,主机才能发现该从机。

在每个广播事件中,广播包会分别在 37、38 和 39 三个信道上依次广播,如下图所示。

广播时间间隔的范围是从 20ms 到 10.24s,广播间隔影响建立连接的时间。广播间隔越大,连接的时间越长。

另外 BLE 链路层会在两个广播事件之间添加一个 0~10ms 的随机延时,保证多个设备广播时,不会一直碰撞广播。也就是说,设置 100ms 的广播间隔,实际上两次广播事件的时间间隔可能是 100~110ms 之间的任意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广播数据包最多能携带 31 个字节的数据,一般包含可读的设备名称,设备是否可连接等信息。

当主机收到从机广播的数据包后,它可以再发送获取更多数据包的请求,这个时候从机将广播扫描回应数据包,扫描回应数据包和广播包一样,可以携带 31 个字节的数据。

提示:蓝牙4.x,广播有效载荷最多是 31 个字节。而在蓝牙 5.0 中,通过添加额外的广播信道和新的广播 PDU,将有效载荷增加到了 255 个字节

3. 扫描

扫描主机监听从机广播数据包和发送扫描请求的过程,主机通过扫描,可以获取到从机的广播包以及扫描回应数据包,主机可以对已扫描到的从机设备发起连接请求,从而连接从机设备并通信。

扫描动作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时间参数:扫描窗口和扫描间隔,如果扫描窗口等于扫描间隔,那么主机将一直处于扫描状态之中,持续监听从机广播包。

  • 被动扫描&
评论 3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