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引领教育新纪元打造智慧校园数字课堂,基于YOLOv7【tiny/l/x】参数系列模型开发构建课堂教学场景下学生行为检测识别系统

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浪潮下,各行各业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教育领域自然也不例外。传统的教育模式,长期依赖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课堂管理,其效果受限于教师的精力和能力,且难以做到精准化和个性化。而智慧校园数字课堂的兴起,为教育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无限可能。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智慧校园数字课堂中,AI技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教学助手。AI技术可以与学生产生良性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实现精准化教学。

AI技术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问答系统,为学生提供实时的学习支持和答疑解惑。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遇到问题时,只需向AI系统提问,便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解答。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其次,AI技术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建议。例如,AI系统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偏好和知识点掌握情况,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样,教师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精准化教学。
在智慧校园数字课堂中,AI技术还能实现对学生行为举止的精准监测和数据分析。通过安装在课堂上的摄像头和传感器,AI系统可以实时捕捉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坐姿、表情、注意力集中度等。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可以为教师和学校提供科学有力的数据支撑。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AI系统实时监测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干预。例如,当系统检测到某个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及时提醒该学生,避免其错过重要知识点。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利用AI系统对全体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阶段性总结分析。通过分析学生的出勤率、参与度、课堂表现等数据,学校可以了解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智慧校园数字课堂的建设,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也促进了家校之间的联动。通过AI系统,家长可以实时查看自己孩子的课堂表现情况,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和需求。这样,家长就能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AI系统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当家长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存在问题时,可以及时向教师反馈并寻求帮助。教师也可以利用AI系统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AI引领的新一轮的教育模式变革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数字化信息化的浪潮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本文也正是在这样的思考背景之下想要从实验的角度来探索基于视觉技术的学生课堂行为监测分析技术的可行性,在前文中我们已经进行了相关的开发实践,感兴趣的话可以自行移步阅读即可:

《AI引领教育新纪元打造智慧校园数字课堂,基于YOLOv3全系列【yolov3tiny/yolov3/yolov3spp】参数模型开发构建课堂教学场景下学生行为检测识别系统》

《AI引领教育新纪元打造智慧校园数字课堂,基于YOLOv5全系列【n/s/m/l/x】参数模型开发构建课堂教学场景下学生行为检测识别系统》

本文则是想要基于经典的YOLOv7来进行相应的开发实践工作,首先看下实例效果:

简单看下数据集实例:

YOLOv7是 YOLO 系列最新推出的YOLO 结构,在 5 帧/秒到 160 帧/秒范围内,其速度和精度都超过了大部分已知的目标检测器,在 GPU V100 已知的 30 帧/秒以上的实时目标检测器中,YOLOv7 的准确率最高。根据代码运行环境的不同(边缘 GPU、普通 GPU 和云 GPU),YOLOv7 设置了三种基本模型,分别称为 YOLOv7-tiny、YOLOv7和 YOLOv7-W6。相比于 YOLO 系列其他网络 模 型 ,YOLOv7 的 检 测 思 路 与YOLOv4、YOLOv5相似,YOLOv7 网络主要包含了 Input(输入)、Backbone(骨干网络)、Neck(颈部)、Head(头部)这四个部分。首先,图片经过输入部分数据增强等一系列操作进行预处理后,被送入主干网,主干网部分对处理后的图片提取特征;随后,提取到的特征经过 Neck 模块特征融合处理得到大、中、小三种尺寸的特征;最终,融合后的特征被送入检测头,经过检测之后输出得到结果。
YOLOv7 网络模型的主干网部分主要由卷积、E-ELAN 模块、MPConv 模块以及SPPCSPC 模块构建而成 。在 Neck 模块,YOLOv7 与 YOLOv5 网络相同,也采用了传统的 PAFPN 结构。FPN是YoloV7的加强特征提取网络,在主干部分获得的三个有效特征层会在这一部分进行特征融合,特征融合的目的是结合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在FPN部分,已经获得的有效特征层被用于继续提取特征。在YoloV7里依然使用到了Panet的结构,我们不仅会对特征进行上采样实现特征融合,还会对特征再次进行下采样实现特征融合。Head检测头部分,YOLOv7 选用了表示大、中、小三种目标尺寸的 IDetect 检测头,RepConv模块在训练和推理时结构具有一定的区别。

训练数据配置文件如下所示:

# Dataset
path: ./dataset
train:
  - images/train
val:
  - images/test
test:
  - images/test
 
 
 
# Classes
names: ['reading', 'writing', 'handing', 'teaching', 'listening', 'disgussing', 'standing', 'turning']

这里主要是选择了yolov7-tiny、yolov7和yolov7x这三款不同参数量级的模型来进行开发训练,最终线上选取的是yolov7模型作为推理模型,这里给出来yolov7的模型文件:

# parameters
nc: 8  # number of classes
depth_multiple: 1.0  # model depth multiple
width_multiple: 1.0  # layer channel multiple

# anchors
anchors:
  - [12,16, 19,36, 40,28]  # P3/8
  - [36,75, 76,55, 72,146]  # P4/16
  - [142,110, 192,243, 459,401]  # P5/32

# yolov7 backbone
backbone:
  # [from, number, module, args]
  [[-1, 1, Conv, [32, 3, 1]],  # 0
  
   [-1, 1, Conv, [64, 3, 2]],  # 1-P1/2      
   [-1, 1, Conv, [64, 3, 1]],
   
   [-1, 1, Conv, [128, 3, 2]],  # 3-P2/4  
   [-1, 1, Conv, [64, 1, 1]],
   [-2, 1, Conv, [64, 1, 1]],
   [-1, 1, Conv, [64, 3, 1]],
   [-1, 1, Conv, [64, 3, 1]],
   [-1, 1, Conv, [64, 3, 1]],
   [-1, 1, Conv, [64, 3, 1]],
   [[-1, -3, -5, -6], 1, Concat, [1]],
   [-1, 1, Conv, [256, 1, 1]],  # 11
         
   [-1, 1, MP, []],
   [-1, 1, Conv, [128, 1, 1]],
   [-3, 1, Conv, [128, 1, 1]],
   [-1, 1, Conv, [128, 3, 2]],
   [[-1, -3], 1, Concat, [1]],  # 16-P3/8  
   [-1, 1, Conv, [128, 1, 1]],
   [-2, 1, Conv, [128, 1, 1]],
   [-1, 1, Conv, [128, 3, 1]],
   [-1, 1, Conv, [128, 3, 1]],
   [-1, 1, Conv, [128, 3, 1]],
   [-1, 1, Conv, [128, 3, 1]],
   [[-1, -3, -5, -6], 1, Concat, [1]],
   [-1, 1, Conv, [512, 1, 1]],  # 24
         
   [-1, 1, MP, []],
   [-1, 1, Conv, [256, 1, 1]],
   [-3, 1, Conv, [256, 1, 1]],
   [-1, 1, Conv, [256, 3, 2]],
   [[-1, -3], 1, Concat, [1]],  # 29-P4/16  
   [-1, 1, Conv, [256, 1, 1]],
   [-2, 1, Conv, [256, 1, 1]],
   [-1, 1, Conv, [256, 3, 1]],
   [-1, 1, Conv, [256, 3, 1]],
   [-1, 1, Conv, [256, 3, 1]],
   [-1, 1, Conv, [256, 3, 1]],
   [[-1, -3, -5, -6], 1, Concat, [1]],
   [-1, 1, Conv, [1024, 1, 1]],  # 37
         
   [-1, 1, MP, []],
   [-1, 1, Conv, [512, 1, 1]],
   [-3, 1, Conv, [512, 1, 1]],
   [-1, 1, Conv, [512, 3, 2]],
   [[-1, -3], 1, Concat, [1]],  # 42-P5/32  
   [-1, 1, Conv, [256, 1, 1]],
   [-2, 1, Conv, [256, 1, 1]],
   [-1, 1, Conv, [256, 3, 1]],
   [-1, 1, Conv, [256, 3, 1]],
   [-1, 1, Conv, [256, 3, 1]],
   [-1, 1, Conv, [256, 3, 1]],
   [[-1, -3, -5, -6], 1, Concat, [1]],
   [-1, 1, Conv, [1024, 1, 1]],  # 50
  ]

# yolov7 head
head:
  [[-1, 1, SPPCSPC, [512]], # 51
  
   [-1, 1, Conv, [256, 1, 1]],
   [-1, 1, nn.Upsample, [None, 2, 'nearest']],
   [37, 1, Conv, [256, 1, 1]], # route backbone P4
   [[-1, -2], 1, Concat, [1]],
   
   [-1, 1, Conv, [256, 1, 1]],
   [-2, 1, Conv, [256, 1, 1]],
   [-1, 1, Conv, [128, 3, 1]],
   [-1, 1, Conv, [128, 3, 1]],
   [-1, 1, Conv, [128, 3, 1]],
   [-1, 1, Conv, [128, 3, 1]],
   [[-1, -2, -3, -4, -5, -6], 1, Concat, [1]],
   [-1, 1, Conv, [256, 1, 1]], # 63
   
   [-1, 1, Conv, [128, 1, 1]],
   [-1, 1, nn.Upsample, [None, 2, 'nearest']],
   [24, 1, Conv, [128, 1, 1]], # route backbone P3
   [[-1, -2], 1, Concat, [1]],
   
   [-1, 1, Conv, [128, 1, 1]],
   [-2, 1, Conv, [128, 1, 1]],
   [-1, 1, Conv, [64, 3, 1]],
   [-1, 1, Conv, [64, 3, 1]],
   [-1, 1, Conv, [64, 3, 1]],
   [-1, 1, Conv, [64, 3, 1]],
   [[-1, -2, -3, -4, -5, -6], 1, Concat, [1]],
   [-1, 1, Conv, [128, 1, 1]], # 75
      
   [-1, 1, MP, []],
   [-1, 1, Conv, [128, 1, 1]],
   [-3, 1, Conv, [128, 1, 1]],
   [-1, 1, Conv, [128, 3, 2]],
   [[-1, -3, 63], 1, Concat, [1]],
   
   [-1, 1, Conv, [256, 1, 1]],
   [-2, 1, Conv, [256, 1, 1]],
   [-1, 1, Conv, [128, 3, 1]],
   [-1, 1, Conv, [128, 3, 1]],
   [-1, 1, Conv, [128, 3, 1]],
   [-1, 1, Conv, [128, 3, 1]],
   [[-1, -2, -3, -4, -5, -6], 1, Concat, [1]],
   [-1, 1, Conv, [256, 1, 1]], # 88
      
   [-1, 1, MP, []],
   [-1, 1, Conv, [256, 1, 1]],
   [-3, 1, Conv, [256, 1, 1]],
   [-1, 1, Conv, [256, 3, 2]],
   [[-1, -3, 51], 1, Concat, [1]],
   
   [-1, 1, Conv, [512, 1, 1]],
   [-2, 1, Conv, [512, 1, 1]],
   [-1, 1, Conv, [256, 3, 1]],
   [-1, 1, Conv, [256, 3, 1]],
   [-1, 1, Conv, [256, 3, 1]],
   [-1, 1, Conv, [256, 3, 1]],
   [[-1, -2, -3, -4, -5, -6], 1, Concat, [1]],
   [-1, 1, Conv, [512, 1, 1]], # 101
   
   [75, 1, RepConv, [256, 3, 1]],
   [88, 1, RepConv, [512, 3, 1]],
   [101, 1, RepConv, [1024, 3, 1]],

   [[102,103,104], 1, IDetect, [nc, anchors]],   # Detect(P3, P4, P5)
  ]

如果对YOLOv7开发构建自己的个性化目标检测系统有疑问的可以参考前文的超详细教程:
《YOLOv7基于自己的数据集从零构建模型完整训练、推理计算超详细教程》

在实验阶段保持完全相同的参数设置,等待全部训练完成之后来从多个指标的维度来进行综合的对比分析。

【Precision曲线】
精确率曲线(Precision Curve)是一种用于评估二分类模型在不同阈值下的精确率性能的可视化工具。它通过绘制不同阈值下的精确率和召回率之间的关系图来帮助我们了解模型在不同阈值下的表现。
精确率(Precision)是指被正确预测为正例的样本数占所有预测为正例的样本数的比例。召回率(Recall)是指被正确预测为正例的样本数占所有实际为正例的样本数的比例。
绘制精确率曲线的步骤如下:
使用不同的阈值将预测概率转换为二进制类别标签。通常,当预测概率大于阈值时,样本被分类为正例,否则分类为负例。
对于每个阈值,计算相应的精确率和召回率。
将每个阈值下的精确率和召回率绘制在同一个图表上,形成精确率曲线。
根据精确率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趋势,可以选择适当的阈值以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通过观察精确率曲线,我们可以根据需求确定最佳的阈值,以平衡精确率和召回率。较高的精确率意味着较少的误报,而较高的召回率则表示较少的漏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成本权衡,可以在曲线上选择合适的操作点或阈值。
精确率曲线通常与召回率曲线(Recall Curve)一起使用,以提供更全面的分类器性能分析,并帮助评估和比较不同模型的性能。

【Recall曲线】
召回率曲线(Recall Curve)是一种用于评估二分类模型在不同阈值下的召回率性能的可视化工具。它通过绘制不同阈值下的召回率和对应的精确率之间的关系图来帮助我们了解模型在不同阈值下的表现。
召回率(Recall)是指被正确预测为正例的样本数占所有实际为正例的样本数的比例。召回率也被称为灵敏度(Sensitivity)或真正例率(True Positive Rate)。
绘制召回率曲线的步骤如下:
使用不同的阈值将预测概率转换为二进制类别标签。通常,当预测概率大于阈值时,样本被分类为正例,否则分类为负例。
对于每个阈值,计算相应的召回率和对应的精确率。
将每个阈值下的召回率和精确率绘制在同一个图表上,形成召回率曲线。
根据召回率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趋势,可以选择适当的阈值以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通过观察召回率曲线,我们可以根据需求确定最佳的阈值,以平衡召回率和精确率。较高的召回率表示较少的漏报,而较高的精确率意味着较少的误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成本权衡,可以在曲线上选择合适的操作点或阈值。
召回率曲线通常与精确率曲线(Precision Curve)一起使用,以提供更全面的分类器性能分析,并帮助评估和比较不同模型的性能。

【loss曲线】

在深度学习的训练过程中,loss函数用于衡量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标签之间的差异。loss曲线则是通过记录每个epoch(或者迭代步数)的loss值,并将其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模型的训练过程。

【F1值曲线】
F1值曲线是一种用于评估二分类模型在不同阈值下的性能的可视化工具。它通过绘制不同阈值下的精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和F1分数的关系图来帮助我们理解模型的整体性能。
F1分数是精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值,它综合考虑了两者的性能指标。F1值曲线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在不同精确率和召回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选择最佳的阈值。
绘制F1值曲线的步骤如下:
使用不同的阈值将预测概率转换为二进制类别标签。通常,当预测概率大于阈值时,样本被分类为正例,否则分类为负例。
对于每个阈值,计算相应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
将每个阈值下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绘制在同一个图表上,形成F1值曲线。
根据F1值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趋势,可以选择适当的阈值以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F1值曲线通常与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一起使用,以帮助评估和比较不同模型的性能。它们提供了更全面的分类器性能分析,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模型和阈值设置。

【mAP0.5】
mAP0.5,也被称为mAP@0.5或AP50,指的是当Intersection over Union(IoU)阈值为0.5时的平均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IoU是一个用于衡量预测边界框与真实边界框之间重叠程度的指标,其值范围在0到1之间。当IoU值为0.5时,意味着预测框与真实框至少有50%的重叠部分。
在计算mAP0.5时,首先会为每个类别计算所有图片的AP(Average Precision),然后将所有类别的AP值求平均,得到mAP0.5。AP是Precision-Recall Curve曲线下面的面积,这个面积越大,说明AP的值越大,类别的检测精度就越高。
mAP0.5主要关注模型在IoU阈值为0.5时的性能,当mAP0.5的值很高时,说明算法能够准确检测到物体的位置,并且将其与真实标注框的IoU值超过了阈值0.5。

【mAP0.5:0.95】
mAP0.5:0.95,也被称为mAP@[0.5:0.95]或AP@[0.5:0.95],表示在IoU阈值从0.5到0.95变化时,取各个阈值对应的mAP的平均值。具体来说,它会在IoU阈值从0.5开始,以0.05为步长,逐步增加到0.95,并在每个阈值下计算mAP,然后将这些mAP值求平均。
这个指标考虑了多个IoU阈值下的平均精度,从而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估模型性能。当mAP0.5:0.95的值很高时,说明算法在不同阈值下的检测结果均非常准确,覆盖面广,可以适应不同的场景和应用需求。
对于一些需求比较高的场合,比如安全监控等领域,需要保证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这时mAP0.5:0.95可能更适合作为模型的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mAP0.5和mAP0.5:0.95都是用于评估目标检测模型性能的重要指标,但它们的关注点有所不同。mAP0.5主要关注模型在IoU阈值为0.5时的性能,而mAP0.5:0.95则考虑了多个IoU阈值下的平均精度,从而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估模型性能。

综合实验对比分析结果来看:随着实验训练迭代次数的增加,三款不同参数量级的模型都不断提升精度,最终达到了十分相近的效果,这里综合考虑最终选择使用yolov7模型来作为最终的推理模型。

接下来我们详细看下yolov7模型的结果详情。

【Batch实例】

【混淆矩阵】

【F1曲线】

【Precision曲线】

【PR曲线】

【Recall曲线】

【训练可视化】

在文章最后,我们也花费了额外的时间将YOLOv7其他几个系列的模型进行了相应的开发实践,这里就不再一一展开介绍了,为了直观呈现结果,这里我们绘制了整体的对比分析图表如下:

【F1值曲线】

【mAP0.5】

【mAP0.5:0.95】

【Precision】

【Recall】

科技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一定是要以能够造福社会为最基准的前提,未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传统领域出现新的变革浪潮,发展变化才是真正的科技进步不会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智慧校园数字课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智慧校园数字课堂将会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精准化。当然了,在AI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会带来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去努力解决的痛点,我们这里只是从最基础理想化的实验设想角度来进行了简单的实践尝试,作为抛砖引玉,也是希望不久的未来,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智能科技助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感兴趣的话也都可以自行动手实践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Together_CZ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