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句连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的俗语,道理确实不浅。虽然说,很多状况下我们都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但是,昨天的一场面试,让我不由自主地发出这一句感概。其实这件事也不算太契合这句话,就权当是我发发牢骚和给自己找补吧。同时,也希望在以后我和我的伙伴们共事时,能够跳脱出来,从一个更客观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计划、行动和项目。
这是金X的一场群面,面试的基本都来自我们学校和隔壁,大部分都是研究生。我们的任务是针对“订阅制App提醒续费消息推送设计”问题进行思考,然后限时初步介绍自己的思路,最后无领导小组讨论得到一个结论。
在讨论环节一开始,我就给小组放出了我根据他们的初步介绍所做的思维导图概述总结,包括总体思路和具体设计的两个大角度。其中,具体设计还包括“用户体验”“提醒时间(前后、宏微观)”“提醒渠道(内外)”“激励”“流程优化”等细分角度。我原先设想的是大伙能按着思路逐条讨论,有条理地分析具体设计,然后逆向考虑,最后达成共识。
但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在放出思维导图后,炸了。他们热衷于跳脱定式,完全以思维风暴的方式随机蹦出一个十分细致的角度,细到我得楞好一会儿来思考这个角度应该放到哪里、还是创建一个新的词条呢。例如说,他们突然就讨论到“续费后要给用户海报奖励”,突然又讨论到“以年为单位订阅的用户要不要按月来提醒”等等等等(上面的都还是能放进思维导图的,还有更离谱的我甚至没记下来,现在已经忘了)。
不是,各位,这讨论也太没有章法了吧!
首先,我认为第一个统领性的就是要看“为什么要续费推送?”这是要从用户需求和商业角度思考的。对于一些还想要续费的用户来说,续费推送提醒了他续费,一方面可以避免工作流中断(有些可能不续费就没有一些数据了),另一方面可能可以获得价格优惠。从商业角度思考,给用户推送续费提醒,企业的经济效益点在哪。为什么要考虑这两个本源性的东西呢?因为这样一来,你能很自然地把用户分为“有明确意向、有动力续费的用户”和“需要花费一定成本来争取续费的用户”两个部分,按人群和场景进行思考。可惜,这些完全没有讨论。
其次,讨论也完全没有思路,这里说一下,那里说一下。我都列好了具体的、而且是从你们口中总结出来的角度,但就是要随意说。
再次,离题了,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讨论“怎样确定续费方式”。啊?我们要讨论的不是“消息推送”吗?你们怎么去干其他PM的活啊。要说续费方式和我们消息推送的联系,我想到的就一个,那就是讨论“如何通过一个通知的交互就能简化续费步骤”的可行性。
除此之外,讨论也完全集中于正向的角度,拼命在想怎么加功能。但你们不做减法的吗?你们不对比优缺点的吗?你们不考虑风险的吗???
最后,就是工程性问题没有讨论。一个功能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呀,这个功能“在技术上能不能实现”,“实现成本和收益如何”,这些问题就没有人,不说讨论了,竟然都没有人提到!
我服了,最后时间到了,他们还想往里面加入一些“新奇”的功能。没错,也不知道是因为只是随便讨论讨论,还是因为讨论“续费方式”占用了太多的时间,也可能是两者都有吧,到最后我们都没有考虑到最重要的问题——要推谁出来做总结和答辩呢?
面试官:?
小组:?! ? ? ? ? ? ?! ? ? XD
那话又说回来了,这件事和“旁观者清”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我就是那个旁观者……倒也不说我能看得清、思路一定对,但至少从旁观者来看,感觉还挺好笑的。
为什么我前面主动争先,后面不咋说话?因为,我在想怎么写这一篇文章……
呆猫老大
10月31日
以上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