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电子热固型碳氢树脂高频覆铜板的插损分析(及与进口材料的性能对比)

       在高频 PCB 设计中,信号完整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题。随着频率的提升,信号的衰减和失真问题愈发明显,而插入损耗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PCB 材料是影响高频信号完整性的关键性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是决定高频 PCB 制造成功的必要基础。

图片

图 1:信号传输模拟图

       在射频和微波电路中,以最常见的微带线线路为例,插入损耗用以表示输出信号 A2 与输入信号 A1 相比较所损失的大小 。理想情况下,输入和输出的信号功率应该是相同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发现有一部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损失掉了。因此,我们希望高频高速电路的插入损耗越低越好,这样可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完整性。

一、材料组分和结构对高频 PCB 基板插损的影响

       在实际的电路中,存在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电路产生损耗,如电路设计及匹配,使用电路材料的损 耗和加工等,但是 PCB 材料带来的导体损耗和介质损耗是传输线上信号衰减的主要方面。

       导体损耗包括了传输线上信号路径和返回路径上的能量损失,是由导体自身的阻抗引起的 。高频 PCB 电路的电流主要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而导体内部的电流很小甚至没有(如下图2 所示)。结果导致导体的电阻增加,导体损耗也随之增加。这一现象称为趋肤  效应(skin effect) 。因此铜箔与绝缘介质层的接触面粗糙度对于插损的影响是直接的,接触面越光滑,则高频电流的传输损耗越低。

图片

图 2:趋肤效应示意图

       介质损耗又称作绝缘层损失,与 PCB 基板材料的介电常数(Dk/εr)、损耗角正切(Df/tanδ)  成正比。Dk和 Df是高频板材的关键指标,一般而言,板材设计时为了匹配阻抗,Dk是确定的。这使得对Dk 稳定性的要求更加关键,因此,要实现更高速、低能量损耗与小传输时延的要求,必须要求材料有更低的 Df。在同一εr 或 tanδ下,频率越高,其传输损失就越大,下图 3 表示了上述关系。

图片

图 3:各种εr ,tanδ材料的信号传输损失

二、湍流电子如何降低高频覆铜板的插入损耗

       以湍流电子TL350 型高频覆铜板为例,我们针对降低基板插损做了特殊的设计,从玻璃布选用、树脂体系建设、填充材料选用、铜箔粗糙度选择以及热压固化成型过程等,以下几方面简单介绍。

•   2.1 精选玻璃布, 优化信号传导路径

       o 编织玻璃纤维布的网格节点和网孔会带来介电常数的不均匀性,因此在高频材料设计中,湍流电子均选用编织均匀、密实且经过表面特殊处理的电子级玻纤布,降低编织效应带来的介电性能损失。

•   2.2 定制树脂体系,降低介质损耗

       o TL350 采用热固型碳氢树脂体系,经过特殊设计的树脂体系不但提供了超过 280℃的玻璃态转化 温度,同时在介质损耗控制上也有显著帮助,树脂体系的整体介质损耗控制在 0.002 级别。

•   2.3 创新填充材料,减少信号干扰

       o TL350 作为陶瓷-树脂复合型高频材料,在树脂体系中填充的介电陶瓷颗粒,不但对介质损耗控制起到关键作用,更通过优化它的粒径分布、表面形态和特殊表面处理,大幅优化与铜箔结合面的光滑度,在高频应用下有效降低传输线路的插入损耗。

•   2.4 严控铜箔粗糙度,提升传输效率

       o 如前文所述,高频条件下,铜箔粗糙度对于PCB导体线路的导体损耗影响十分明显,因此越高 频的设计,越有必要选用更低粗糙度的铜箔来保证更低的插入损耗。由下图 4 可见,同样的TL350 介质层,在与不同粗糙度等级的铜箔结合时,其高频下的插入损耗性能有明显差异。

图片

图 4 :不同粗糙度铜箔与 TL350 结合的插损对比图

三、湍流电子 TL350 高频覆铜板与进口同类材料的对比验证

       一般来说行业内测试高频高速 PCB 插入损耗的办法较多,高频板制造行业经常使用微带线差分相 位长度法来测量高频覆铜板材料的介电常数与插入损耗。这种方法可以测试大于 20 GHz 的毫米波频率下的材料的介电常数与插损,尤其适用于毫米波频率下应用的高频板。我们选用了匹配不同等级铜箔的全国产 TL350 系列碳氢树脂材料,以及行业较为常见的某进口X350B 材料(匹配ED 等级铜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加工,并测试对比。

•   3.1 实验设备

       o 实验仪器:矢量网络分析仪 MSD46122B (1-40GHz)

图片

    

图片

图 5:矢量网络分析仪

•   3.2 实验方案

微带线差分相位长度法的测试步骤如下:

       o 设计阻抗匹配的微带线测试板,进行 PCB 加工。测试线路为两个仅物理长度不同的微带传输线电路。

图片

图 6:TL350 高频覆铜板制样测试板

       o 使用非焊接的端接连接器连接测试线路,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在1 - 30GHz 的频率下,测试 长、短微带线的插入损耗。

图片

图片

图 7: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图

       o 将其插入损耗相减,消除连接器与信号馈入区域的影响,计算其插入损耗dB/每长度单位。

•   3.3 实验结果:在 1-30GHz 频率下, 匹配了不同粗糙度铜箔的 TL350 型高频覆铜板与进口材料 X350B 的插损数据如下:

图片

图 8:TL350 与进口材料 X350B的插损对比图

       o 如图 8 所示,采用相同级别粗糙度的电解铜箔,TL350 在不同频率下的插入损耗明显优于进口材料X350B,且在>20GHz 的高频下优势更加明显。例如,在 20 GHz 下,TL350 的插入损耗为 -0.48 dB/inch;进口某材料的插入损耗为-0.55 dB/inch,TL350 的插损比 X350B 低 12%。

图片

图 9 :不同铜箔等级的 TL350 与进口材料 X350B 的插损对比

       o TL350 搭配不同粗糙度的铜箔,在高频下的插入损耗有显著差异,如上图 9所示,搭配 HVLP 等级铜箔的插损最低,搭配 RTF 等级铜箔插损次之,搭配 ED 等级铜箔的插损较高,但都低于搭配 ED 等级铜箔的进口材料。 因此越高频的设计,越有必要选用更低粗糙度等级的铜箔,以 及更优秀的介质材料来共同保证更低的插入损耗。

       在客户实际使用场景下,行业领先的某 PCB 加工厂家曾将湍流电子的 TL350 型高频覆铜板与某进口材料 X350B 进行加工制样后测试,在微带线和共面波导实验中都发现湍流 TL350 的损耗性能与进口材料 X350B 相比更有优势,综合性能至少相当甚至更好。

图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