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频 PCB 设计中,信号完整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主题。随着频率的提升,信号的衰减和失真问题愈发明显,而插入损耗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PCB 材料是影响高频信号完整性的关键性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是决定高频 PCB 制造成功的必要基础。
图 1:信号传输模拟图
在射频和微波电路中,以最常见的微带线线路为例,插入损耗用以表示输出信号 A2 与输入信号 A1 相比较所损失的大小 。理想情况下,输入和输出的信号功率应该是相同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发现有一部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损失掉了。因此,我们希望高频高速电路的插入损耗越低越好,这样可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完整性。
一、材料组分和结构对高频 PCB 基板插损的影响
在实际的电路中,存在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电路产生损耗,如电路设计及匹配,使用电路材料的损 耗和加工等,但是 PCB 材料带来的导体损耗和介质损耗是传输线上信号衰减的主要方面。
导体损耗包括了传输线上信号路径和返回路径上的能量损失,是由导体自身的阻抗引起的 。高频 PCB 电路的电流主要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而导体内部的电流很小甚至没有(如下图2 所示)。结果导致导体的电阻增加,导体损耗也随之增加。这一现象称为趋肤 效应(skin effect) 。因此铜箔与绝缘介质层的接触面粗糙度对于插损的影响是直接的,接触面越光滑,则高频电流的传输损耗越低。
图 2:趋肤效应示意图
介质损耗又称作绝缘层损失,与 PCB 基板材料的介电常数(Dk/εr)、损耗角正切(Df/tanδ) 成正比。Dk和 Df是高频板材的关键指标,一般而言,板材设计时为了匹配阻抗,Dk是确定的。这使得对Dk 稳定性的要求更加关键,因此,要实现更高速、低能量损耗与小传输时延的要求,必须要求材料有更低的 Df。在同一εr 或 tanδ下,频率越高,其传输损失就越大,下图 3 表示了上述关系。
图 3:各种εr ,tanδ材料的信号传输损失
二、湍流电子如何降低高频覆铜板的插入损耗
以湍流电子TL350 型高频覆铜板为例,我们针对降低基板插损做了特殊的设计,从玻璃布选用、树脂体系建设、填充材料选用、铜箔粗糙度选择以及热压固化成型过程等,以下几方面简单介绍。
• 2.1 精选玻璃布, 优化信号传导路径
o 编织玻璃纤维布的网格节点和网孔会带来介电常数的不均匀性,因此在高频材料设计中,湍流电子均选用编织均匀、密实且经过表面特殊处理的电子级玻纤布,降低编织效应带来的介电性能损失。
• 2.2 定制树脂体系,降低介质损耗
o TL350 采用热固型碳氢树脂体系,经过特殊设计的树脂体系不但提供了超过 280℃的玻璃态转化 温度,同时在介质损耗控制上也有显著帮助,树脂体系的整体介质损耗控制在 0.002 级别。
• 2.3 创新填充材料,减少信号干扰
o TL350 作为陶瓷-树脂复合型高频材料,在树脂体系中填充的介电陶瓷颗粒,不但对介质损耗控制起到关键作用,更通过优化它的粒径分布、表面形态和特殊表面处理,大幅优化与铜箔结合面的光滑度,在高频应用下有效降低传输线路的插入损耗。
• 2.4 严控铜箔粗糙度,提升传输效率
o 如前文所述,高频条件下,铜箔粗糙度对于PCB导体线路的导体损耗影响十分明显,因此越高 频的设计,越有必要选用更低粗糙度的铜箔来保证更低的插入损耗。由下图 4 可见,同样的TL350 介质层,在与不同粗糙度等级的铜箔结合时,其高频下的插入损耗性能有明显差异。
图 4 :不同粗糙度铜箔与 TL350 结合的插损对比图
三、湍流电子 TL350 高频覆铜板与进口同类材料的对比验证
一般来说行业内测试高频高速 PCB 插入损耗的办法较多,高频板制造行业经常使用微带线差分相 位长度法来测量高频覆铜板材料的介电常数与插入损耗。这种方法可以测试大于 20 GHz 的毫米波频率下的材料的介电常数与插损,尤其适用于毫米波频率下应用的高频板。我们选用了匹配不同等级铜箔的全国产 TL350 系列碳氢树脂材料,以及行业较为常见的某进口X350B 材料(匹配ED 等级铜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加工,并测试对比。
• 3.1 实验设备
o 实验仪器:矢量网络分析仪 MSD46122B (1-40GHz)
图 5:矢量网络分析仪
• 3.2 实验方案
微带线差分相位长度法的测试步骤如下:
o 设计阻抗匹配的微带线测试板,进行 PCB 加工。测试线路为两个仅物理长度不同的微带传输线电路。
图 6:TL350 高频覆铜板制样测试板
o 使用非焊接的端接连接器连接测试线路,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在1 - 30GHz 的频率下,测试 长、短微带线的插入损耗。
图 7: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图
o 将其插入损耗相减,消除连接器与信号馈入区域的影响,计算其插入损耗dB/每长度单位。
• 3.3 实验结果:在 1-30GHz 频率下, 匹配了不同粗糙度铜箔的 TL350 型高频覆铜板与进口材料 X350B 的插损数据如下:
图 8:TL350 与进口材料 X350B的插损对比图
o 如图 8 所示,采用相同级别粗糙度的电解铜箔,TL350 在不同频率下的插入损耗明显优于进口材料X350B,且在>20GHz 的高频下优势更加明显。例如,在 20 GHz 下,TL350 的插入损耗为 -0.48 dB/inch;进口某材料的插入损耗为-0.55 dB/inch,TL350 的插损比 X350B 低 12%。
图 9 :不同铜箔等级的 TL350 与进口材料 X350B 的插损对比
o TL350 搭配不同粗糙度的铜箔,在高频下的插入损耗有显著差异,如上图 9所示,搭配 HVLP 等级铜箔的插损最低,搭配 RTF 等级铜箔插损次之,搭配 ED 等级铜箔的插损较高,但都低于搭配 ED 等级铜箔的进口材料。 因此越高频的设计,越有必要选用更低粗糙度等级的铜箔,以 及更优秀的介质材料来共同保证更低的插入损耗。
在客户实际使用场景下,行业领先的某 PCB 加工厂家曾将湍流电子的 TL350 型高频覆铜板与某进口材料 X350B 进行加工制样后测试,在微带线和共面波导实验中都发现湍流 TL350 的损耗性能与进口材料 X350B 相比更有优势,综合性能至少相当甚至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