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奔腾的芯

Intel是PC微处理器(CPU)的王者。总部在硅谷的圣克克拉,也是众多IT企业的总部。
摩尔定律的摩尔是Intel创始人,CPU性能随着该定律惊人地增长,虽然如今到了瓶颈。
这里写图片描述
Intel原本只是众多处理器制作商不起眼的一个,IBM等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大型处理器,然而IBM PC为了尽快研发,随手使用了Intel CPU,之后IBM PC兼容机的出现,为了兼容,也使用Intel。不过之后,Intel越走越高端:8086是16位的初始CPU,之后80286,80386(32位),80486,一举成功,技术含量变高,打败了日本半导体公司。之后改名产品为Pentium奔腾Core酷睿,不过人们习惯叫它x86(这个x是前缀通配符啊…)

Intel & Motorola

80年代曾有摩托罗拉和英特尔竞争。摩托罗拉技术强,但由于自身家族三代企业,业务太多(吴军很强调精简业务,Intel专攻CPU,视其为性命),过于传统的经营(没有股票期权的激励,吴军也很强调),最终败下阵来,苹果电脑最后也抛弃了他。当然,intel抱住了微软好爸爸。WinTel

复习:CISC & RISC

指令集的两类。Intel专门做复杂指令集,但RISC是大势所趋。他们的区别是:CISC指令长,时间不一,复杂而精确,无法流水作业,功耗高,速度可能慢;RISC指令长度一致,很简短,适合流水线,前景好。
计组教材的两位作者是RISC的MIPS创始人。但为什么Intel仍成功了呢?首先Intel向下兼容性好。用户比起使用性能好但原来程序失效的RISC,更愿意保留原来可运行的Intel。其次Intel不仅保留CISC,还涉足RISC的研发,虽然效果很差(IA-64),但从中汲取的经验使得它之后的CISC CPU(事实上, CISC 前端,RISC 后台2333。一个译码器是表面的CISC转化为RISC。如今已不太区分两者了,因为RISC是大势所趋)比RISC厂商制造的还要快。
如今CISC依旧垄断PC CPU市场,RISC在手机和GPU上发展。

Intel & AMD

ICS和计组课上都有提及。AMD一直是Intel的小弟,模仿者,以低利润、反垄断(2333)存活。除了Intel的IA-64没有向下兼容而惨败,AMD-64乘机抢占市场以外,基本不是一个数量级。一直模仿,是没有盼头的。

Intel & ARM

之前我AMD和ARM傻傻分不清。ARM是RISC的公司,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垄断,Intel虽和它不正面冲突,但受到利润挤占(服务器通常是linux系统,Intel勉强守住处理器)。此外汽车等机械的芯片也不是Intel制造的。换句话说,Intel唯一的增长点是PC。这是个不好的信号。

ARM在降低功耗的同时不断提升性能
Intel在提高性能的同时不断降低功耗
【转自知乎】

Intel,曾经独孤求败的王者,还会孤独吗?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