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的“归纳问题”——关于归纳方法的批判

【编者按:大家知道,绘画是视觉艺术,看不到真东西,一切都是空谈,就像一群聋子在那里谈论音乐。人机融合智能也是如此,没有最底层的反思和探索,大家只能会源木求鱼、望梅止渴】

一、普通归纳法vs 科学归纳法

    什么是休谟的“归纳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三个世纪前一个叫休谟的哲学家,对于科学归纳法的质疑。这个科学归纳法与我们平时生活中运用的归纳法不太一样。怎么不一样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拿NBA季后赛來说,七场四胜的赛制中,在过去几十年中从没有一支球队能在0比3落后的情况下连赢4场实现反超。所以当我们看到又一支球队陷于这样的困境时,我们认为它并没有可能反超进入下一轮。而当它的确没有逆转的时候,我们有理由认为下一个球队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会被淘汰。这是我们根据过去的经验归纳出来的所谓的规律。它帮助我们预测没有发生的事情。

    换句话说,它帮助我们由已知经验推出经验范围之外的事情。我们非常喜欢用这种归纳法,因为这种方法不仅简单,而且使得我们可以获得新“信念”。这是演绎法做不到的事情。(这里插一句,推理方法一般就分为两种,演绎法和归纳法。)这是因为,演绎法是对于概念、观念的推理,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结果是保真的。比如“A是个单身汉,那么A是未婚的”,这句话就是一个演绎推理,但我们无法获得新“信念”。而归纳方法则不同,归纳法的结论是不保真的。归纳方法是通过将两个原本逻辑不相关的事物通过因果关系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因为我们看见了相同的事件产生了相同的结果,所以我们预测这种现象在可遇见的未来会继续出现。而我们也并不能证明这个归纳就一定是真实可靠的。

    那么科学研究中的归纳(即科学归纳法)是什么样子的呢?

    科学归纳法是基于培根的三表法发展起来的。它强调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搜集数据,而且实验必须是可重复的、可操控变量的,实验数据必须是可收集的、可测量的,然后以三类表格进行分析:

    表格1研究正相关,A出现时B出现;

    表格2研究负相关,C出现时B不出现;

    表格3研究变化关系,A增加了多少,B如何变化。

    继而整理并运用排除法一步一步地得到结论。

    很显然的是,两者是有不一样的地方的:生活中的归纳并不需要用到特别大量的数据和严密的形式。我们在生活中也并没有通过控制变量、排除法推理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单纯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表面现象推断两者的关系。

 

二、科学归纳法的困境

    但是,休谟对于这样的科学归纳法并不满意。

    原因是,因为归纳的前提是过去观察到的、个别的现象,而结论却是包含着未来尚未发生的、普遍性的现象。从个别不能直接推出全体,从过去不能直接推出未来,所以为了填补推理上的逻辑鸿沟,使得归纳出的结论具有合理性,我们需要对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做出某些本体论上的(亦称“形而上”的)假定——即世界在某些方面总是保持不变的,所以在这些方面,彼处总是与此处相似,未来总是与过去相似,也就是说,某些自然现象具有齐一性。而自然齐一性是需要辩护的,而且对它的辩护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循环论证和无穷倒推。

    其次,“归纳问题”往往与“因果问题”是绑定在一起的。当我们对于某种现象试图归纳出某种规律的时候,我们往往就要设定某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如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地球变暖。我们能够从中推导出这种行为方式在未来也会继续,并且物体的变暖是太阳出来导致的。在这里,我们通过假定因果关系才能使我们超出经验得到更多的知识。但问题就在于人是非全知的,我们对于世界上所有现象的观察能力是有限的,在人类坐井观天的井口一般大的视线里,我们只能通过假定这样的因果关系来解释我们已知的现象。但是井口之外的星空是不是藏着真实的答案呢?也许太阳出来恰恰导致了地球温度降低,但是太阳出来的时候刚好有另一个变量在改变,而这个变量才是让地球变暖的原因。

    海森堡曾经提出相似的理论,叫做“不确定性推理”。意思就是说由于人类观察能力和精力有限,我们不能确定我们所得到的结论是不是因为我们施加的条件。举个例子,比如小明喜欢一个姑娘,小明一见到她就特别开心,所以小明一直坚信这个人就是她的真命天女,只有她会让自己开心。但是,殊不知,是这个姑娘的体香能够让身边的人产生愉悦的心情。于是,问题来了,假设小明是一个研究如何让人愉悦的心理学家。他要研究这件事情,只能将自变量拟定为“姑娘是否出现”,将因变量拟定为“心情是否开心”。这种描述是否准确呢?从科学探索的角度来说,并不十分准确。姑娘的体香是最终导致因变量改变的原因,而如果单单从姑娘这个人的层面入手就掺杂了其他大量的干扰因素。如果科学研究的目标是逼近真理,找到真相,那么它就会面对这样类似的困难。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找到这样一个真命天女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再次,我们还需要假定我们的感官经验是存在且有效于对世界的感知(就是说,我们感觉到的经验是真实发生的。我看到有一个人在跑,那么世界上的那个位置真的有一个主体在跑。)。如果我们的感官经验恰恰是在欺骗我们,或者实际上被另一个维度的生物操控,所有的感知只是操控者想让我们感知到的,也尤未可知。

    上面三点是可以运用归纳法的前提,我们只有满足了这三个前提,才能为归纳法辩护,然后才能为科学做出辩护。

    总之,反思归纳法的目的在于,让我们意识到:

    人是非全知的,知识也不是真信念,或者说我们俗称的“知识”不是真信念,而是一种在不断修正的动态信念,通过人类的实验和观察不断积累经验,修正已有的信念,不断逼近真理。

    但归纳法也许不是唯一让我们接近真理的办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