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只是一种工具,本身不具备主观意识和决策能力,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人类的开发、操控和指导。战争的胜负并非仅仅取决于技术的先进与否,而是在于以人为本的人机环境系统联动。在战争中,人是核心要素,人的智慧、决策和勇气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机器作为辅助手段,需要与人紧密配合,同时适应复杂的战场环境。只有将人、机、环境三者有机结合,形成高效的联动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从而在战争中占据主动,取得最终的胜利。
一、人机环境系统智能战争的复杂性
1、多要素融合
在人机环境系统智能战争中,人、机、环境三者相互作用。例如,在现代战争中,无人机(机)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环境)中执行任务,其操作人员(人)需要根据实时的战场环境信息来控制无人机。这比单纯的AI战争(可能只是AI之间的对抗或者AI对人类的攻击等简单模式)要复杂得多。因为单纯的AI战争可能只侧重于AI算法、算力等技术层面的较量,而人机环境系统智能战争要考虑人对机器的操控能力、机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环境对人和机器的影响等诸多因素。
2、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影响
战争环境是动态且复杂的。在人机环境系统智能战争中,自然环境(如地形、天气等)会对作战产生巨大影响。以海军作战为例,在海上作战环境中,风浪、海流等因素会影响舰载武器(机)的发射精度,同时也会对舰上人员(人)的作战状态产生影响,如晕船等身体不适情况可能会影响人员对武器系统的操作。而且在城市战等复杂环境中,建筑物、街道布局等环境因素会成为作战双方的掩体或者障碍,这使得战争的走向更加难以预测,比单纯的AI战争(可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虚拟环境或者简单设定的物理环境中进行)更具不确定性。
3、人机协同的挑战性
在人机环境系统智能战争中,人和机器之间的协同至关重要。一方面,机器(如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武器系统等)需要准确理解人的意图。例如,在特种作战中,特种兵(人)需要指挥智能机器人进入危险区域进行侦察或者排爆。如果机器不能准确理解人的指令,可能会出现误操作,导致任务失败甚至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人也需要适应机器的特性。比如,操作高精度的智能导弹系统时,操作人员需要了解导弹的飞行特性、制导方式等机器相关知识,才能有效地利用机器进行作战。这种人机协同的复杂性是单纯的AI战争所没有的,因为单纯的AI战争可能没有人的直接参与或者人只是在很简单的层面进行干预。
二、人机环系统智能战争的潜在危害
1、对人类社会结构的冲击
这种战争形式可能会加剧社会的分化。掌握先进人机环境系统智能武器的国家或集团可能会在战争中占据绝对优势,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影响力。例如,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发展高度智能化的武器系统,包括人机协同的作战平台,能够在军事冲突中快速取得胜利,进而通过军事优势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话语权。而那些无法跟上这种技术发展步伐的国家可能会陷入被动,甚至可能导致其社会结构被外部势力强行改变,引发国内的社会动荡。
2、伦理道德困境
人机环境系统智能战争中,人和机器的界限可能会变得模糊。例如,在战场上,如果一个智能机器人被编程为在特定情况下自主决策开火,那么当它误伤平民时,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是机器的设计者、操作人员还是机器本身(虽然机器本身没有道德判断能力)。而且,这种战争形式可能会导致战争的“游戏化”。因为机器的参与可能会使战争的直接参与者(如远程操作武器系统的人)感觉战争的残酷性降低,就像在玩游戏一样,从而更容易地发动战争,这与人类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对战争的谨慎态度相违背。相比之下,单纯的AI战争(如果只是AI之间的对抗)虽然也存在伦理问题,但其对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可能没有这么直接和复杂。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无论是AI战争还是人机环境系统智能战争,人类都在努力通过制定规则、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来减少其可能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