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群实战经验分享——听后感
(一)背景
加入了一个微信讨论组,有一个QQ大群的群主,创建群到现在差不多快10年了,他分享了从选题,到寻找初始会员,再到成功运维,探寻收费模式等这一系列的实操过程。
听下来,很多内容非常新颖,原来QQ群,还能这么玩啊。
虽然这个群主很谦虚的说,也就是几千人的一个QQ社群。但是,规模大了以后,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小数量级的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听了后,感触还是很大的。
其实这种虚拟的社区,和我们每天所处的真实社区,遇到的问题,本质也是一样的。和倡导自组织的敏捷组织比对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比如在敏捷组织里,Leader犹如群主,起的作用就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很多时候也没有权力要求组员服从自己的“命令”。
(二)选题
QQ社群分很多种,有纯娱乐的,有社交的,但是有一大类,很特殊的,就是主题(或者说技术、话题, topic)分享为主的。若干年前的时候,大家可能想不到,这种类型的社群,需求很大很大。
这个群主,说,当时,他想到购物,联想到海外购物的需求,就深入的研究了下。
先说下,他用到的工具,就是搜索引擎,具体的就是百度指数(http://index.baidu.com),当时这个群主搜了下“跨境电商”,结果发现搜索指数一路攀升,但是,并没有合适的QQ社群,于是他就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趋势(或者说用户需求)是那么自然。
确定了大的主题,还需求细分。从群主的分享来看,他选的是卖方,大家一起讨论怎么卖东西。
这一小段的分享来看,工具还是很重要的。有个初步的idea,还得找些相应的数据来分析、支持下。
(三)初始会员
有了原始的Idea,还缺人啊。这就是考验人品的时候了。这部分不多说,群主给了几个建议,比如邀请熟人入群,从其他群里拉一部分人,到论坛上留下联系,等等。这个人气,全靠平时的积累了。
(四)精选“粉丝”
这样随着时间的积累,社群的组员越来越多。五花八门、鱼龙混杂。
无论是什么组织,里面的人,都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天然的喜欢你(俗称死忠粉),一类是天然的讨厌你(黑粉),但是大部分,就是介于中间的,也不讨厌你也不喜欢你,他们对你的态度,是境遇性的,(也就是俗话说的,用人人前,不用人后,平时也不得罪你)。
这个时候,为了社群的长远大计,就得好好的寻摸寻摸了。哪些是真粉?维持好这个小圈子,对社群的影响很大。
群主也介绍一些经验,比如定期讨论些热门话题,拉个小群啊,踢一些不活跃用户啊,多建几个小群啊,付费群等等。
(五)盈利
不管怎么忙活。赚钱都是最终目的。相对稳定的社群是基础,忠实组员是关键。但是怎么盈利,确实是最难的一步。
我听这个分享的目的,不在这个。这里我偏重的记录下,怎么互动的。
互相了解对于小圈子非常重要。有可能的话,不妨组织一些线下活动,让这些人,能够从虚拟社区走出来,变成一个真实的小群体。如果,不能够,实名也是非常好的。
从这点上,反过来看,现在的很多微信群,都让大家修改群名片,实名+职业(或者公司)。这点对于快速互相了解,形成稳定的组织还是很重要的。
也就不难理解,很多线下活动开始的时候,都有一个小的热身游戏,打破僵局,让大家快速的互相了解。
从组织内的敏捷来看,虽然我们在一起工作,但是,互相之间了解多少?了解到什么程度才比较合适,反观这个QQ社区的实操过程,还是很有感触的。
这一大类的社区,是topic类型的,真正聚集人气的力量还是内容(或者说信息、分享、知识等),这也犹如我们的工作群体,真正聚合我们的是项目,或者说任务,由于我们需要合作完成任务,我们必须交换信息。
(六)内容
重头戏是群主的总结。
这年头,是个信息极度繁复的时代,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言不合就拉黑。所以,维持一个群,耗散的是信息,你必须不断的向这个组织中,输入有效的信息。
我们可以简单的对信息(或者说内容)进行分层。
最底层的就是知识,比如什么是敏捷、什么是精益,这个词的来源。这个比较底层,百度就能完成。
但我们经常发现,百度完了,你还是啥也不知道。为啥?那是因为,你没有经验。
经验,就是高一个层次的信息。你听到了这个经验,你的大脑开始分析,你开始有个大致概念,这个东西,他能用在哪些场景里,有哪些优点,为啥大家会讨论这个。比如精益创业,以前你不能这么搞,你必须得市场调研,你得去先做个完美的计划,然后一步一步的来;精益创业怎么玩?你先拿个样子出来,哪怕是乐高搭的,客户他要眼见为实;他不听你忽悠。
当然更高一层的,就是顾问,引导等等了。顾问或者引导师,他们和你一起弄;他们比你见的多,比你思路清楚。打个比方,他们像老师一样,让他们高考,不一定能考上清华北大,但是他们能教出来这样的学生。
(七)社区发展动向
群主大致分了这么几个层次来讨论这个问题。
1. 内容为王
以前大家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现在新颖的内容,才是赢得生存的关键。
这两年,IP(Intelligence property) 的概念和相关的产品,越来越多,有一个核心的IP产品后,衍生出来的也很多。典型的网络小说,火了后,拍电影拍电视。电视活了的,做网游。
最关键的,你得有一个群体喜欢的IP产品。这个最终就是创新。
近期来看,各种IP产品,专业化制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比如拍的电视画面非常美,虽然成本不高,或者说小团体制作的。
2. 胜者通吃 Winner-take-all
现在产品同质化的很厉害,最后能活下来的,几乎把市场都吃光了。
3. 快鱼吃慢鱼
喜新厌旧,很明显。吃瓜群众的胃口越来越刁。维持一个社区,你老得拿新鲜的内容来刺激它。
这3个趋势,是不是一下子,就让你想起了快速交付,快速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