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一整天没事干,为什么还是很累?

1903年,应保皇会邀请,梁启超前往北美游历,

九个月后,著有《新大陆游记》

 

图片来源:网络

恰好读到其中有关休息的部分,

西人每日只操作八点钟(八小时工作制),每来复日(星期天)则休息。

中国商店每日晨七点开门,十一二点始歇(深夜十一二点),

终日危坐店中,且来复日亦无休,而不能富于西人也,

且其所操作之工,亦不能如西人之多,何也?

凡人做事,最不可有倦气,终日终岁而操作焉,则必厌,厌则必倦,倦则万事堕落矣。

休息者,实人生之一要件也

中国人所以不能有高尚之目的者,亦无休息实尸其咎(承担其责任)。

120年前如此,今天的大多数工作,恐怕也是日复一日地执行机械的工作,重复相同的事情

我们并非机器人,总是执行机械动作,怎能不令人厌倦。

再往下读,

美国学校,每岁平均只读百四十日书,每日平均只读五六点钟书,而西人学业尚优于华人,亦同此理。

华人一小小商店,动辄用数人乃至十数人,

西人寻常商店,唯一二人耳,大约彼一人总做我三人之工,华人非不勤,实不敏也(西人通过先进的分工、管理,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

来复日休息,洵美矣(的确很好)。

每经六日之后,则有一种方新之气,人之神气清明实以此(每周一早上,各位是否有种开启新一轮循环的感觉)。

中国人昏浊甚矣(中国人长时间劳累,精神疲惫昏沉,缺乏活力),

即不用彼之礼拜,而十日休沐之制(每10天休息1天),殆不可不行。

中国古代,官员有“旬休”制度,即每10天休息1天,梁氏大概借鉴这种制度,故有此言。

注意时间,1903年,

今天习以为常的周末制度,当时尚未普及

1911年,清廷全面推行星期日制度,未及深入,便随王朝覆灭而中断。

直到民国年间,这制度方才推广。

图片来源:网络

贫穷的本质,是陷入无意义的忙碌

贫困人群往往因为缺乏足够的休息和资源,陷入“贫困的陷阱

维持生存已经勉强,再难分配精力,规划长远未来,

也没有心力,投资教育和健康等能够改善未来生活的领域,于是陷入代际传递的贫困循环

这是一种结构性陷阱

有观点认为,工作量不饱和,是创新的源泉

其实这句话没说清楚,

全面的表述应该是——重复性工作量不饱和,是创造性工作的源泉

因为,创新并非顿悟,而需要长时间的思考累积

但,思考累积又不像搬东西、写材料这种工作,那么明显,那么有形,

在旁人看来,也许觉得你啥也没干,在摸鱼。

其实,具备生产者思维的思考者,脑子转动的频率,远超常人想象

回到本题,如果想要改变这种倦怠状态,让上班不那么累,

唯一的方法,是尽量避开重复性工作,

找到一些既让你觉得有趣、又与工作相关的事情,沉浸其中

如此,方能摆脱倦怠。

关注@晏小北 ,理解芯片与经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晏小北

给小北加鸡腿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