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估算取价策略中信息记录评估的子策略逻辑
前提是全部用集中采购的方式,即所有工厂的采购组织都为同一个
1.采购订单的有效价格:
依采购单供应商+采购组织+料号,来取最近采购订单的定价条件总价(采购价+服务费等),如果有两家以上,没配额的取最小值,且有配额的取加权。(在采购组织相同,工厂不同的情况下,优先取估价工厂和信息记录绑定的工厂的数据,后面有具体案例解释)
某个采购订单的定价条件,定价条件总价=pbxx总价格+ffrb1的报关服务费=300*(1+0.012%)usd/1000pcs
其中的细则逻辑是,
如果信息记录维护的条件价格是采购价+服务费等总价,那最近采购单的定价条件也为采购价+服务费,那成本估算取的定价策略就为9采购订单的有效价格.
如果信息记录维护的条件价格是采购价+服务费等总价,那最近采购单的定价条件为采购价,那成本估算取的定价策略会变为7采购订单的有效价格.
如果信息记录维护的条件价格是采购价,那最近采购单的定价条件也为采购价,那成本估算取的定价策略就为9采购订单的有效价格.
可以通过ME1M查看物料的有效价格
注意: 采购订单的有效价格为最近一笔采购订单的价格,前提是采购订单挂了信息记录号并且在采购订单上勾选”信息更新“,否则会取到上一笔勾选了”信息更新“的采购订单,如果之前都没有勾选,则会取到第一笔采购订单数据。
1000工厂的信息记录中的条件有效价格为
17000CNY,绑定信息记录中最近的采购订单价15044.25
做物料成本估算时(ck11n),按照信息记录的取价子策略,就会取到最近采购订单价15044.25
如果是非1000,1400工厂的其他工厂,则会取到未绑定工厂信息的采购订单数据
非1000,1400工厂的其他工厂,做物料成本估算时(ck11n),按照信息记录的取价子策略
金额略微有一些差异是因为采购订单的定价条件是17250cny/1000PCS,订单净价=17250/1.13=15265.54/1000pcs
做ck11n估算的时候,计算逻辑=17250/1000/1.13*1000=15265.49CNY/1000PCS
2.净采购订单价格
依采购单供应商+采购组织+料号,来取最近采购订单的采购价,如果有两家以上,没配额的取最小值,且有配额的取加权。(在采购组织相同,工厂不同的情况下,优先取估价工厂和信息记录绑定的工厂的数据,逻辑同上)
总体逻辑和“9.采购订单的有效价格”相似,区别就在于通过ME11维护的信息记录定价条件是否与最近采购订单的定价条件一致,如果一致,策略为“9.采购订单的有效价格”,如果不一致,,策略为“7.净采购订单价格”。
3.净报价价格 :ME11采购信息记录中主数据中维护的定价条件(不含税价格),如果有两家以上,没配额的取最小值,有配额的取加权。
不含税价格=净价/税码
可以通过ME1M查看物料的有效价格
同一个物料有两个有效的信息记录定价条件,会选择净价低的350CNY/1000pcs,税务码是J1--13%的税率,所以成本估算取值应该等于350CNY/1.13=309.73CNY/1000P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