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CP协议发展历史简述
BOOTP(Bootstrap Protocol)协议简介
- BOOTP (Bootstrap Protocol)称为引导程序协议
- 它是一个基于IP/UDP协议的远程引导协议
- 它可以让无盘站从一个中心服务器上获得IP地址,网关地址等
- 需要由管理员配置和维护一个BOOTP配置文件,该文件定义了主机AMC地址与IP地址等对应关系
- 引导操作的两阶段:
分配地址和选择引导文件
文件传送启动镜像文件
BOOTP(Bootstrap Protocol)协议要点
- 使用了一个单独的包交换信息,使用超时机制直到收到应答。
- 一个‘opcode’字段包含两个值:‘引导请求’和‘引导应答’
- 请求可以包含客户端指定的相应服务器的名称。
- 请求可以包含‘通用’引导文件名,但是服务器发送引导应答时,它使用对应的引导文件的确切的路径名称来取代这个字段。
- 客户端不知道IP地址的情况下,服务器必须有一个硬件地址和IP地址对应的数据库。
- 如果一个物理网络中没有直接可用的TFTP服务器,BOOTP运行客户端通过使用相邻的网关的服务器上引导
BOOTP(Bootstrap Protocol)工作流程
启动BOOTP客户端
客户端使用广播IP请求
服务器会根据请求中提供的MAC地址回应BOOTP客户端,携带IP地址、服务器IP地址、网关等信息
客户端根据回应获得自己的IP地址等信息
通过专用服务器(如TFTP)下载镜像启动文件,模拟成磁盘来完成启动
BOOTP的优缺点
优点:
能够集中配置若干客户;
能过跨越路由器连接的子网或网络;
提供了一种安全措施,只有具有有效地
MAC地址的客户才能分配到一个IP地址。
缺点:
每台主机从服务器获取配置信息,建立一个永久的网络连接。一旦主机位置变化,需要重新配置
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
可供主机使用的地址数量有限
对移动性主机不能满足需求
DHCP协议产生的背景
- 网络中的主机数量不断增加,手动管理困难
- 主机具有移动性,人工配置麻烦
- IP资源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