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

我爱你,与你无关。

书中美句:

我始终为你而紧张,为你而颤抖;可是你对此毫无感觉,就像你口袋里装了怀表,你对它紧绷的发条没有感觉一样;这根发条在暗中耐心地为你数着你的钟点,计算着你的时间,以它听不见的心跳陪着你东奔西走,而你在它那嘀嗒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我感觉到,那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渗透了我的激情,都是我童年时代的相思的象征:在这个大门口我千百次地等待过你,在这座楼梯上我总是偷听你的脚步声,在那儿我第一次看见你,透过这个窥视孔我几乎看的灵魂出窍,我曾经有一次跪在你门前的小地毯上,听到你房门的钥匙咯嘞一响,我从我躲着的地方吃惊地跳起。我整个童年,我全部激情都寓于这几米长的空间之中,我整个的一生都在这里,如今一切都如愿以偿,我和你走在一起,和你一起,在你的楼里,在我们的楼里,我过去的生活犹如一股洪流劈头盖脸的冲了下来。

对于这个年龄的少女来说,读好诗还是坏诗,读有真情实感的诗还是谎话连篇的诗,她们都无所谓。对于她们来说,诗歌只是止渴的酒杯而已。她们根本不注意杯中的酒,因为她们还没有喝酒,就早已陶醉。

他的目光忽然落到他面前书桌上的那只蓝花瓶上。瓶里是空的,这些年来第一次在他生 日这一天花瓶是空的,没有插花。他悚然一惊:仿佛觉得有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被打开了, 阴冷的穿堂风从另外一个世界吹进了他寂静的房间。他感觉到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 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她飘浮不定,然而热烈奔放, 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

而我如今只有你,与我素昧平生的你,我执迷不悟地深爱着的你。

书中不断重复:我们的儿子死了。

好的书评:
摘抄自豆瓣–人生若只如初见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94428/#comments

爱情是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人互动的结果,这也是最能够被接受的。但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那个女主角却拥有一种近乎决绝的爱情观。秉着她对R先生的爱只与她自己有关而与R先生无关的思想,几乎穷尽其一生,将一种叫做暗恋的爱情进行到底。暗恋,完完全全地处在黑暗之中,静默,冷酷。就如她自己对R先生所说的“我整个的一生,我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却始终一无所知”。她用这种特立的方式去追逐自己的爱情,沉沦在黑暗的世界里,看得见R先生,却看不见自己。
  
  光明正大地去追求自己的爱情或许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勇气在这里,似乎变得很轻很小,每个人在通过某种方式的释放以后都可以拿着去追逐爱情。但是,在这个女人那里,勇气似乎又变得极为沉重,因为,暗恋到底,明摆着需要她付出自己的所有,掏空一切感情去给那个男人,真真正正地忠于他。精神上的忠贞似乎比肉体上的背叛更加地艰难,一辈子,躲在他无法看见的黑暗里,只想着他,一个生活在明处的男人。这样的女人该要承受多么大的孤独与凄苦,纵使她觉得这个过程是幸福的。时隔多年的每一次相见,都是他们的第一次相见,这似乎又比“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进了一个境界。
  
  
  当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遇见一个英俊风流的男作家会产生什麽样的火花,我竭尽想象力也只能想到这个少女对男人产生了一种依恋感,但决不是一辈子的感觉,这种感觉会随着少女年龄的增长而一点点变少。但是,书里的女主角却超出了我的想象范围,第一眼的相见便成为了一生的迷恋,从她见到他的第一眼起,这个男人就成为了她一生的紧箍咒,在她的心里,紧紧地将她套牢,她对于他没有半点背叛的可能性。暗恋的起点便是这里。“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这和一个成年妇女的那种欲火炽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餍的爱情完全不同。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的热情积聚起来”。这是她爱他的原因,她知道,他们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悬殊的年龄,地位……种种的现实表明他们之间是不可能有结果的,于是她便选择了一条最黑暗,最孤独,最决绝的方式去爱他。在门缝里看着他的房间,帮助老仆人收被子以混进他的房间,半夜坐在冰冷的台阶上等着他回家……她所作的一切除了她自己以为,再也无人知晓。
  
  多少次,她透过门缝看到他家里昏黄的灯光,在他房间里看到那只蓝色的花瓶,在台阶上听着他与一个个陌生的女人肆意地欢笑而归……事实上,这个男人一直在伤害着她,只是他不知,在一个冰冷黑暗的角落里,有一枝静默安然的白玫瑰为他独自绽放,独自凋零。张爱玲曾语“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此刻的她,早已甘愿成为他身边一颗微小的尘埃,在自我的想象里开出那朵纯洁的白玫瑰,与他无关,与现实无关。
  
  一个女人,不分年龄,在对一个男人动情的一瞬间,都似乎变得格外地卑微,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任何细微的枝节都会被女人牢牢地印刻在心里而不是脑子里。女人,在爱情里,似乎记忆力总是特别地好,好到任何的东西都能记住,而这些在她们心里所谓的美好,到头来,不过是男人记忆里的一粒尘埃,随着时间渐渐飘散,他们总是热心地扮演那个遗忘者的角色。女人的这股子执着并不会让男人长久地停留,反倒是,这股子的执着到头来伤害的还是女人自己。这爱情里的卑微,看似是女人自己活该的选择,但却是男人不自知地给予。
  
  第一次的相遇,人生之初见,R先生送予她一朵桃花,于是,她便在原地一辈子守着这朵桃花,守着爱情,守着相思,以及心底深处的孤独。
  
  
  这是一场将暗恋发挥到极致的爱情,或者说,这是女人自我选择的慢性自杀。少女时代对一个男人的迷恋我们可以理解,但是经过六年,几近两千个日日夜夜的思念,女人依旧执着于自我,沉沦在一个男人的风姿中。并且为了他,放弃所有的生活,重新回到维也纳,也只是为能再见他一眼。当她终于在街上与他相遇,他漫不经心地在她身上一扫而过,“这种目光从前第一次把我唤醒,使我一下子从孩子变成女人,变成了恋人”。她不需要任何迟疑地认出了他,而他毫不犹豫地以为这又是一个有魅力的陌生女人,又是一个可以和他的肉体产生关系,不需要负任何责任的陌路人。他于她,是生命的一切,生活的所有。而她于他,不过是所有女人中普通的一个,一粒尘埃。
  
  女人当然没有放弃和他在一起的任何机会,男人没有放弃结识一个年轻漂亮女人的机会,于是,他们很自然地认识了。于是,这注定又是一场毫无结果的相遇,相遇即是一场悲剧!她把这些年来积攒的所有情感都深深地掩藏起来,不言爱,只有性。她把对他的感情都诉诸于与他肉体的接触,把初恋,初吻,初夜,所有的,一个女人最宝贵最珍惜的东西全部给了他,而他却当她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陌生女人。而我们将如何不心疼这样一个女人?激情消失以后,依旧是遗忘,没有哪个女人可以用身体留住一个男人,何况她又是如此地隐忍。R先生潇洒离开的时候,忘记了回头看看那个在原地弄愁断肠的女人。
  
  茨威格对于产科医院的描绘已然让人毛骨悚然。一个没有尊严,没有羞耻心,没有人性的医院,俨然成了一个屠宰场。这个屠宰场却俨然就是社会黑暗面的缩影,在某些方面甚至又像是R先生。这个女人经历了或许是一生里最耻辱最痛苦的那段时间,仅仅是为了生下他的孩子。并且为了她苦心维护的自尊心与羞耻心坚强地不向任何人乞讨,更不要说是R先生。
  
  一个女人在爱情面前的卑微,顿时变成了坚贞不渝的高尚,至少我是这样的感觉。这种将暗恋进行到底的自杀式行为,为她赢回了内心深处的尊严,在一个所爱的男人的面前也不卑不亢,兀自坚守内心的爱情,兀自坚守属于自我的孤独,并且沉醉其中。将他的孩子看做是他,苦心抚养,“这下你再也不会从我身边溜走了”。
  
  暗恋也是要勇气的,何况是这样的暗恋,甚至已经成为了苦恋,穷尽所有,穷尽一生给那个男人,而他却不知。每个晚上哄着他的孩子入睡的时候,他或许正在常常去的酒吧里,和女人一起吃饭的饭店里和另一个,另两个……陌生女人开始新的邂逅,但像她这样的一个却永远不会再有!
  
  我突然体味到其中暗藏的深深悲壮感,这场毫无结果的暗恋就像是一部史诗,以悲剧开始,悲剧收尾。
  
  
  写到这里,听的一直都是那曲《琵琶语》。电影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贯穿始终的调子。我调动起自己所有的情感去听,听到心由温热变得一点点冷去。仿佛是沉在冰冷的湖底,听一个有悲剧般命运的女人诉说自己冰冷的爱情!周围是深沉的蓝色,包裹起她饱经沧桑的内心。我突然在一瞬间释然,暗恋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太过美好的东西得到了或许就破坏了其本有的美好,远远观望的一个人,你觉得他是完美的,但是如果认识了,暗恋变成了双恋,或许就看到了这个人的种种不好,种种毛病。还不如,就守着心里那仅有的一份孤独,不要轻易地去破坏,藏起来,就像这个女人一样。
  
  放弃他,也许是爱他的唯一表达,唯一能做到的。
  
  每一次相见,都是初见,每一次爱恋,都是初恋。
  
  他们的第三次相见,男人再次忘记了她,又将她当作是一个妩媚的风尘女子。如果说,前两次的相遇,男人对她还是多少有些感情的,那么,到这里,我觉得已没有任何感情可言,甚至,他们俩的关系不知觉变成了一种利益关系。试着去想想那个女人,看到爱着多年的男人悄悄地往她的衣服里塞进钱,她还得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脸上带着笑,而她的心却硬生生地一刀刀割开,痛得咬牙切齿,无法诉诸。这场暗恋已然到达一种境界,这场爱情里,只剩下她自己,再没有那男人的身影。白色的玫瑰花渐渐凋零,好像是女人的生命,一点一点的流逝。离开的时候,她所能做到的,就是向男人要来一朵白玫瑰,她送的白玫瑰,默默孤独地离去。
  
  然而,可笑的是,男人的老仆人竟然认出了她,认出了十多年前住在这里的小女孩,认出了多年前羞涩的女人,认出了现在兀自伤心的女人。“他哆嗦着,惊慌失措地抬眼看我——他在这一秒钟里对我的了解比你一辈子对我的了解还多”。在那一刻,我的大脑一片空白,身体随着她深切的言词而颤抖。一个拥有她肉体的男人竟然还没有一个只见过她几面的老仆人了解得多,这该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所有的语言在那一刻都变得苍白无力,万念俱灰。爱得深深切切,执着,痛苦,但是到头来却是真真切切的一场空,真正地失去了所有。她从十三年前就开始用那个紧箍咒一点点地勒着自己,直到多年后的那天清晨,彻底地将自己“杀死”。这不叫慢性自杀叫什么?一个女性在爱情里彻彻底底地牺牲了自我,完完全全地付出不求哪怕是一滴水的回报,这已经达到一种极致。
  
  我突然觉得这个女人变得格外的高大,她再也不是那个在爱情里卑微的女子,至少在爱情面前,她格外地有勇气,超乎寻常,这样悲情的女子,这世间还有几个?这样决绝的女子,这世间还有几个?这样执着的女子,这世间又能剩下几个?
  
  茨威格看似是将一个女性写得很小很卑微,小到只能做男人脚下的一粒沙,但事实上,男人那种玩笑爱情,对爱情不负责任的心才是真真正正的卑微。在这个女人面前,他如何去谈爱?他连谈爱情的资格都没有!
  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子,为他放弃了多少个疼她的男人,独自穿着满身带刺的衣裳,只为为他保持思想上的贞操。而他,对她又做了些什么?不过是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地忘记。她死时依旧孤独与凄凉,她的一生始于他并且也止于他。而他,对于她的所有记忆,或许都没有那一封信的重量重。不过是在她死去以后,望着空空荡荡的蓝色花瓶,爱情,对于他,就像是吹拂过心的一阵风,不泛起任何涟漪。只是记得,依依稀稀地记得似乎生命里曾经来过这样一个女人,美丽动人的女人。
  
  全篇文章是一个女人的自述,诉说那场史诗般的爱情,那场没有浪漫情调的爱情,那场只有她一人唱独角戏的爱情,那场自杀式的决绝的爱情……但是茨威格却清晰地把握了一个女人心里最细腻的情感以及最微妙的变化,整部小说,女人不卑不亢,甚至比女人自己都还要了解,这是让我感到最震惊的。
  
  爱情,随着这个女人的死去而跟着死去。蓝色的花瓶里再也不会有半枝白色的玫瑰花,而男人的背后,再不会有一个躲在黑暗里静静观望他的女人。读完信,睡一觉,天亮了,或许,他又将开始一段新的邂逅,留着那封厚厚的信积上灰尘,溜进岁月的尘埃里。
  
  暗恋,需要勇气,穷尽一生的暗恋,更需要极大的勇气执着与耐力!
  
  我深深深深地被打动,但是,心却在这个夜里,凉透了半截。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