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讽刺作家西哈诺·德·贝尔热哈克在作品《另一个世界:月球国家与帝国诙谐史》中提议在马车车顶装置烟火,以便前往月球。贝尔热哈克的月球是“和我们一样的世界,对这个世界而言,地球的作用等同于月亮”。然而书中的讽刺性描写,质疑了社会的基础。老人听从年轻人指示,鸟会讲话但不会唱歌,树木开口大谈道理,付款时不是用钱,而是用自己写的诗。高尚的月球人摄取的是食物的香味,而不是食物本身。他们彼此以简单的旋律沟通,这些旋律结合起来,形成和谐的音响。P109-110
唯一的伙伴
历史经常赞扬重大突破,却往往忽略促成这些成就的准备过程。阿波罗计划有巨细靡遗的相关记录,时至今日仍然获得极大的瞩目,但有谁了解让这项计划登上高峰的耕耘过程?凡尔纳等人设计出飞向月球的蓝图之后,月球之旅又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就任后,随机批准这项计划,宣告人类将在20世纪60年代结束前登上月球。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技术人员发现预算激增了10倍,而且有大量科技知识可供应用。美国大众早已张开双臂,拥抱太空时代无穷无尽的可能性。P243
今月也曾照古人
太空计划是新科技和已有科技的综合体。华特·麦道格尔曾经断言,太空计划结合了“四项重大发明:英国的雷达,德国的弹道火箭,以及美国的计算机和原子弹”,这四项发明“都出自人类最具破坏性的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不久,太空竞赛开始前,洲际飞弹的开发工作已经纳入这些发现。德国V-2火箭计划已经确定,在大气外飞行时不可能的。由于美国在轰炸机方面的进展,苏联格外感到必须以火箭武力,弥补弹头技术上的落后。
高处不胜寒
参考文献
贝恩德·布伦纳著,干锡安译,《月亮简史》【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6):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