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看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本外国的小说,高中时就听说过它,后来几次听人提起过那个出名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意境。前天下午在一个澡堂里没事干,拿起翻了几十页。接着两个晚上,在床上很顺溜的把它的二百二十多页看完。今天就在网上搜了一搜相关的信息。

我读的时候不那么认真,有些地方也没搞清楚,甚至没能总结出一个“中心思想”。但有下面一些感觉是:

1、它好读,不会有坚涩难懂的大段落,只要稍费点儿劲绕开长长的外国名字,就可以以看论坛上的文章一样的精神集中度读下去。

2、每一页可以单独读下去,我觉得适合作连载,每一页都能感觉到整本书的那种感觉。

3、全书比较平滑,没有大开大合的波澜,没有百转千回的曲折,像在饭桌上和人聊天,聊的话题在第一页都己显示在那眯着眼的脸上了。

4、读完了,觉得有东西,沉沉的。外国人的东西真是好啊。可在一块钻石上能打磨出那么多反光面,不懂行的人看着都觉得亮闪闪的,肯定贵。

内容:霍尔顿出身中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学校里的老师和自己的家长强迫他好好读书,为的是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凯迪拉克,而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因而老是挨罚,到他第四次被开除时,他不敢回家。便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他在电影院里百无聊赖地消磨时光,糊里糊涂地召了妓女,情不自禁的与虚荣的女友搂搂抱抱,与此同时,他的内心又十分苦闷,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批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作者:作者塞林格全名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一九一九年生于美国纽约城,父亲是做于酪和火腿进口生意的犹太商人,家境相当富裕。塞林格十五岁的时候,被父母送到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军事学校里住读,据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关于寄宿学校的描写,很大部分是以那所学校为背景的。一九三六年,塞林格在军事学校毕业,取得了他毕生唯一的一张文凭。

从一九四○年在《小说》杂志上发表他的头一个短篇小说起,到一九五一年出版他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止,在十余年中他共发表了二十多个短篇。

成名后他隐居到乡下,特地为自己造了一个只有一扇天窗的水泥斗室作书房,每天早晨八点半就带了饭盒入内写作,直到下午五点半才出来,家里任何人都不准进去打扰他;如有要事,只能用电话联系。他写作的过程据说还十分艰苦,从《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后,他写作的进度越来越慢,十年只出版三个中篇和一个短篇,后来甚至不再发表作品。偶尔有幸见过他的人透露说,他脸上已“显出衰老的痕迹”。他业已完成的作品据说数量也很可观,只是他不肯拿出来发表。

影响:小说一出版,就受到国内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认为它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一时大、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都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他们在大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鸭舌帽,学着霍尔顿的言语动作。由此也引起了社会某些上层人士的反感和不满,不少地方纷纷将其列为禁书,宗教人士甚而直斥其败坏了社会道德。甚至在六十年代初期,外国学者只要跟美国学生一谈到文学,他们就马上提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经过30多年来时间的考验,证明它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现在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它“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

本书被视为时代的标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生了三次著名刺杀事件(披头士成员约翰。列侬、美国总统里根、著名导演布莱德。希伯林女友)都与这本小说扯上了关系,警察在凶杀现场发现这些谋杀者身上都拥有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被杀,三位谋杀者都将霍尔顿当作偶像,对其无比崇拜。在小说里,霍尔顿最后精神失常,现实中三位谋杀者也在延续着霍尔顿式的命运,其中两位也进入精神病院。

书中的那个有名的场景: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中文评论一:《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还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全书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

小说中既用了“生活流”,也用了“意识流”,两者得到了巧妙的结合。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避琐碎,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达到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使读者更能激起共鸣和思索,激起联想和反响。 

中文评论二: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仿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霍尔顿是个性洛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他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

二次大战后,美国在社会异化、政治高压和保守文化三股力量的高压下,形成了“沉寂的十年”,而首先起来反抗的是“垮掉的一代”,本书主人公霍尔顿实际上也是个“垮掉分子”,是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只是他还没有放纵和混乱到他们那样的程度罢了。 

中文评论三:《麦田里的守望者》也许只不过是永远的"青春小说"中的一种,却总是令人怀恋不已。静下心读,就是翻阅自己曾有的体验,一切支离破碎的过往,所有疯狂和苦涩,彷徨和迷惘,穿越时空的荒漠重现,真实的在这一刻扎根。

这本书,是青春的杯盏里烈烈狂放的舞蹈,是黑暗的段落中四处冲突的烛光。是无语的麦田里,那随风呐喊的稻草人。

外国评论:有些评论家对小说略带感伤和病态的色彩感到不快。霍尔顿·科尔菲尔德对其他人的怜悯——从在中央车站遇到修女的情节即可以看出这一点——以及他对妹妹那种天真的爱是真切动人的。不过,从总的效果看,小说有夸大其辞之嫌:正如阿尔弗雷德·卡辛埋怨的,“明显地过于引人伤感”。小说就以不持批判的超然态度,着意渲染了霍尔顿对死去的弟弟的魂牵梦绕的思念。

弗兰克·克尔莫德提到,事实上小说具有一种“内在的死的欲念”。

其他读者感到,事实上小说是要按照霍尔顿自己的评价,把他作为最后一个活着的多愁善感的人来接受。

此外,书中那些感觉迟钝的成年人也写得不能令人信服,霍尔顿在闲逛时,竟始终没有碰到一个他的同辈或成年人对他的问题表示一点出于理智的怜悯,这难道是真实可信的吗?正如菲利普·罗思指出的,这种精神上的自我优越感调子在塞林格作品中越来越高:“那几个可爱的人儿看来生错了地方,而且生不逢时,他们被写入作品也只能落得发疯或毁灭的命运。”

让我印象深的场景一:我知道她学校在什么地方,自然啦,因为我小时候也在那儿上学。我到了那儿以后,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我本来没有把握,不知道自已是否还记得里面的情景,可是到了那里,才发现自己记得很清楚。里面的一切完全跟我上学的时候一模一样。

还是那个大操场,光线老是有点儿暗淡,灯泡外面装有罩子,球打在上面不会破。场地上依旧到处是白圈圈,以便赛球什么的。篮球架上依旧没有网——光是木板和铁圈。

场子上一个人也没有,或许因为休息时间已经过了,吃午饭时间还没到。我只看见一个黑人小孩子,正向厕所走去。他的屁股口袋里插着块木头号牌,那号牌也跟我们过去用的一模一样,用来证明他已经获得上厕所的许可。

让我印象深的场景二:随后我回到床上。我过了好一会儿才睡着——我甚至不觉得困——可我终于睡着了。我当时倒是真想自杀。我很想从窗口跳出去。我可能也真会那样做,要是我确实知道我一律到地上马上就会有人拿布把我盖起来。我不希望自己浑身是血的时候有一嘟噜傻瓜蛋伸长脖子看着我。

让我印象深的场景三:不过博物馆里最好的一点是一切东西总呆在原来的地方不动。谁也不挪移一下位置。你哪怕去十万次,那个爱斯基摩人依旧刚捉到两条鱼;那些鸟依旧在往南飞;鹿依旧在水洞边喝水,它们的角依旧那么美丽,它们的腿依旧那么又细又好看;还有那个裸露着乳房的印策安女人依旧在织同一条毯子。谁也不会改变样儿。

唯一变样的东西只是你自己。倒不一定是变老了什么的。严格说来,倒不一定是这个。不过你反正改了些样儿,就是这么回事。比如说这一次你穿了件大衣。或者上次跟你排在一起的那个孩子患了猩红热,另换了个人排在你旁边。或者带领学生的已不是艾格莱 丁格 小姐,另换了别的什么人。或者你听见你妈妈和爸爸在浴室里打了一次架,打得很凶。或者你刚在街上经过一汪子一汪子的水,水上的汽油泛出虹一般的色彩。我是说你反正总有些地方不一样了——我说不清楚我的意思。即使我说得清楚,我怕自己也不一定想说。

不管是谁,一定会有一霎间脱离现时的场景,象上面的三个场景。如站在学校里却想象自己是个外客来到这里,独处房间想象自己在身体外感觉自己的感受,在恒静的物体面前看着时间在身上流淌的变化。在这种状态下,你能感觉到生命,它要恣意妄为的生长,为什么不这样四散生长呢?但谁关心过它(就如谁关心塘里的鸭子到哪儿过冬一样)?

那个小伙子,试图抚慰自己的生命,找寻最适合的空间。但他的感觉是:“我想象你这样骑马瞎跑。将来要是摔下来,可不是玩儿的——那是很特殊、很可怕的一跤。摔下来的人,都感觉不到也听不见自己着地。只是一个劲儿往下摔。”

他发现除了死别无选择,除了懦弱无可保护。终极的关心正如他最后找寻的老师所说的那样,“学校教育还能给你带来别的好处。你受这种教育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现自己脑子的尺寸,以及什么对它合适,什么对它不合适。会知道你自己的正确尺寸,恰如其分地把你的头脑武装起来。”我们不能顺着生命去恣意妄为,我们要“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这里要插一句,我隐约觉得 那个 老师不应该是什么同性恋,而是那小伙发现自己离他越来越近,越来越接近放弃抵抗,最后用全力进行扎挣后的憎恨。)

他要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放弃自己的让自己憎恶的生命,荣华升至一个至乐的空间,做一个关心“乐”、快乐“乐”、保护“乐”的人。这让我牵强的想到“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麦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 Salinger所著的小说,该小说于1951年出版。该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讲述了一位名叫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十六岁男孩的故事,他在美国东部的一所寄宿学校度过了一个寒假。小说通过霍尔顿的视角,描绘了他的思想、情感和经历,反映了他对社会、人性和成长的认识与探索。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麦田守望者》进行了文献综述: 1. 霍尔顿的反叛心理。许多学者探讨了霍尔顿的反叛心理,认为他的反叛是对社会价值观的质疑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他试图保持自己的纯真和真实,而对于社会的虚伪和不公,他感到无法接受。 2. 霍尔顿的孤独与心理问题。一些学者认为,霍尔顿的孤独和心理问题是导致他反叛的原因之一。他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持怀疑态度,感到难以融入社会。同时,他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这些问题影响着他的生活和行为。 3. 霍尔顿的成长与人性观。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霍尔顿的故事是一种成长与人性探索的过程。他在寻找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意义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成长。他逐渐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完美性,也逐渐接受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 4. 《麦田守望者》的文学价值。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因为它深入地揭示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种种问题。它的语言简洁、生动,情节紧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麦田守望者》是一部充满探索与思考的小说,它通过一个十六岁男孩的视角,反映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成长、人性和社会的深入思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