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据孤岛与监测盲区
· 多能源系统(电、水、气、热)数据分散在不同设备中,协议不兼容(如Modbus、DLT645等),人工抄表误差率高达15%以上。
· 关键设备(如空压机、中央空调)缺乏实时能耗监测,能耗异常难追溯。
2. 碳核算效率低、合规风险高
· 人工统计碳排放需耗时数周,范围一(直接排放)、范围二(间接排放)数据易遗漏,核算误差率超30%,难以满足欧盟CBAM等国际标准。
· 碳配额履约率低,绿证交易、CCER项目开发缺乏数据支撑。
3. 能耗成本失控与设备低效
· 峰谷电价套利策略执行率不足50%,变压器超容罚款频发,年损失超百万元。
· 高耗能设备(如注塑机、熔炉)长期低负载运行,能效对标行业标杆差距达20%-40%。
4. 新能源消纳与安全短板 187*210*98*782
· 光伏发电消纳率不足70%,储能充放电策略粗放,投资回收周期延长。
· 电气火灾隐患(如绝缘故障、电弧)缺乏预警,设备故障停机损失占比年能耗成本5%-10%。
1. 全链路数据穿透与精准核算
· 感知层:兼容20+工业协议,老旧设备改造率超90%,实时采集电、水、气等数据,误差率≤1%。
· 碳核算引擎:自动抓取范围一(叉车柴油消耗、锅炉燃烧)和范围二(外购电力)数据,核算误差率较人工降低82%,一键生成ISO 14067合规报告。
2. 智能降本与能效优化
· AI动态调优:基于鲸鱼优化算法、LSTM神经网络,优化中央空调参数、空压机负载,某案例实现制冷系统COP值提升18%,年省电费300万元。
· 多能源协同:光储充一体化调度,结合分时电价策略,河南某园区峰谷套利收益提升37%。
3. 安全管控与资产增值
· 电气安全预警:实时监测绝缘故障、温度异常,火灾隐患识别准确率达99%。
· 碳资产增值:内置配额缺口预测模型,联动全国碳交易市场,支持绿证认购与CCER开发。
4. 三级计量与全局能效对标
· 构建“企业-车间-设备”三级计量体系,自动核算35项能效指标(如单位产量电耗、压缩空气比功率)。
· 内置100+行业能效对标模板(如钢铁吨钢能耗、化工气电比),快速定位低效环节。
1.. 化工园区
· 痛点:碳排放核算难、安全风险高。
· 方案:集成DCS系统数据,实时追踪碳排放流向。
· 效果:碳排误差率从30%降至5%,安全事故率下降60%。
安科瑞EMS-NT以“数据穿透+AI决策”破解工厂能碳管理困局,从监测盲区到资产增值实现全链条管控。在双碳目标与成本压力双重倒逼下,该系统已成为工业企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