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DBus技术的IPC通信编程详解(1)

        在搭建嵌入式Linux应用软件系统框架时,常常会将其划分为好几个模块,每个模块之间的通信方式多数时候都会用到d-bus技术。目前基于d-bus技术的几种编程框架有:glib-dbus,GDbus,QtDbus,dbus-python。这5种编程框架的复杂度有高有低,最简单的应该非QtDbus莫属了,最复杂的过程要属glib-dbus。鉴于我对GDBus的熟悉程度,这里只介绍GDBus的编程过程。

        GDBus和glib-dbus都是由GNU组织开发的。GDBus可以认为是glib-dbus的升级版,其编程过程比起glib-dbus来要简单得多。网上有很多讨论glib-dbus编程的,但就是鲜有讲解GDBus编程过程的,于是便有了写下这篇文章的初衷。在展开讲解GDBus编程过程之前,希望各位看官具备下面列举的一些背景知识,以便更好的理解GDBus编程过程。不过也可以先跳过这些背景知识,在后面的讲解中如果有不理解的,可以再回过头来看。

1、d-bus介绍。这篇文章非常好。点击打开链接

2、glib-dbus和GDBus的比较。可以看这几篇文章。点击打开链接点击打开链接

3、使用GVariant实现数据的序列号处理。点击打开链接

好了,下面我们切入主题——GDBus编程过程详解。

一,生成基于GDBus框架的接口库文件

1、数据抽象。

        一套复杂的应用软件系统肯定会被划分成许多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只负责一个或几个有关的功能。在Linux下,我们可以将各个子模块实现为一个个进程。一套完整的系统,就需要各个进程相互配合通信,以交换数据和信息,完成应用系统要求的功能。比如,以时下流行的车载导航娱乐系统以及车载TBOX终端应用系统为例。

        车载导航娱乐系统: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这些模块——USB多媒体、蓝牙电话、蓝牙音乐、收音机、导航、手机互联、倒车后视等。这些模块都将以进程的方式实现。这些进程间就需要通信,以达到一个有机有序稳定的车载导航娱乐系统。

        车载TBOX终端应用系统:我们可以将其划分成这些模块——车辆数据采集模块、车辆数据处理模块、车辆数据存储模块、与TSP后台服务器通信模块,可能还附加与车内移动设备的通信模块。这些模块也都以进程的方式实现,他们之间的通信,我们都将采用GDBus技术。

        这么多进程需要通信,可能有一对一,可能有一对多,多对多的通信方式。为简单起见,我们假设某个系统中就只有两个进程需要通信——我们称之为Server和Client。基于GDBus的进程间通信,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定义好Server和Client之间的通信接口。在GDBus编程框架下,我们使用xml文件来描述接口。按照惯常的思路,就是一种数据,一个接口,N多种数据,就要N多个接口,这样的思路简单、便于理解。比如下面的xml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node name="/com/company/project/s">
  <interface name="com.company.project.s">
    <method name="SetSomeData">          <!-- method 方法:定义了server提供给client调用的接口名SetSomeData -->
        <arg type="i" name="datatype" direction="in" /> <!-- 定义了接口SetSomeData的参数1:datatype;direction表示值传递方向:“in”表示参数值的传递方向是client到server -->
	<arg type="i" name="data" direction="in" /> <!-- 同上,定义了接口函数SetSomeData的另一个参数,type表示参数类型:“i“表示为gint类型-->
    </method>
    <method name="GetSomeData"> <!-- 定义了server的另一个接口函数GetSomeData -->
        <arg type="i" name="datatype" direction="in" /> <!--  接口函数GetSomeData 的参数1,类型为gint,名字为datatype,值传递方向为 client到 server -->
        <arg type="i" name="retdata" direction="out" /> <!-- 参数2,类型为gint,名字为retdata,值传递方向为 server到client -->
    </method> 
    <signal name="SendMessage"> <!-- 此接口为 server 端使用,不提供给client。server使用此接口,主动向client端发送数据,signal定义的接口是异步的 -->
	<arg type="i" name="signal_id"> <!-- signal接口函数SendMessage 的参数-->
    </signal>
  </interface>
</node>

        上面的xml文件,共描述了三个接口:SetSomData、GetSomeData、SendMessage。其注释都已详细附上。

        但是,这样的接口描述方式存在一个非常不便的地方——每种数据一个接口,如果进程间需要交换的数据类型很多的时候,就需要定义非常多的接口,这样xml文件就会变得庞大;而且如果进程间交换的某些数据量很大时,这样的接口描述就无能为力了。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通用的,又能交换大量数据的接口描述方式。

        基于上述目的,我们进一步抽象进程间的通信过程时发现——进程间通信不外乎就是下面这几种情况:

1、进程A从进程B中获取数据

2、进程A传递数据给进程B

3、进程B主动传递数据给进程A

我们用图来表示,大致如下:

显然,这里的进程B就是Server端,进程A就是Client端。

        Server端提供给Client端调用的接口应该有:GET、SET;同时Server端还应具备主动向客户端发数据的能力SEND。

因此,基于上述抽象,我们的GDBus接口描述文档应该如下,保存为interface-S.xml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node name="/com/company/project/s">
  <interface name="com.company.project.demo.s">
    <method name="Client_request"> <!-- 提供给客户端使用的接口 -->
                <arg type="a*" name="input_array" direction="in" /> <!-- Client 传递给Server 的数据。被抽象为一个通用数组 a* -->
                <arg type="a*" name="output_array" direction="out" /> <!-- client端从server端get 的数据,通过这个参数传递到client端.也是一个抽象的数组 a*-->
                <arg type="i" name="result" direction="out" /> <!-- 接口的返回值,一个整型数 -->
    </method>
    <signal name="Server_message"> <!-- 服务端主动发送数据到客户端 -->
                <arg type="a{ii}" name="message_array" /> <!-- 由key 和 value 组成的 dictionary。仅仅是示例。可以是其他类型 -->
    </signal>
  </interface>
</node>

        对于文档interface-S.xml中的数据类型 a*,a{ii},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点击打开链接,或者直接看glib的源码中GVariant数据类型(gvarianttype.h)。

        至此,我们已经抽象出所有的通信接口。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将这份通用的接口文件转换为C代码文件,以便加入到我们的工程中。

2、产生与xml文件对应的C源文件和库文件

        我们使用GDBus提供的工具 gdbus-codegen来产生xml文件对于的C源文件。该工具在我们的Ubuntu系统中是默认安装了的。如果没有的话,需要自行下载glib库编译安装。

在终端执行如下命令:

gdbus-codegen --generate-c-code=libgdbusdemo_s interface-S.xml

或者写一个shell脚本,将上面的过程写进去,这样就不用每次敲代码,只需执行下脚本,即可产生我们需要的C源文件:libgdbusdemo_s.c libgdbusdemo_s.h。这两个源文件就是GDBus对上面的xml文件的翻译。两个源文件的内容,这里不粘贴出来,大家可以自己试试,然后看看这两个文件里面到底有什么神秘的东东。

        至此,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文件加入到我们的工程中,一起和我们的其他源文件参与编译了。

        但是,这还不是最合理的设计,我们的设计应该遵循模块化设计思想,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两个文件单独做成一个静态库。在编译我们的工程项目时,链接这个库即可。Linux下,从源文件生成静态库的方法,大家应该不陌生吧。按照下面的步骤即可实现:

1、gcc -c libgdbusdemo_s.c

2、ar crv libgdbusdemo_s.a libgdbusdemo_s.o

这样就生成了接口库文件 libgdbusdemo_s.a。该库文件server端和client都要用到,只是server端和client端所调用的接口不一样而已。

其实,这第2步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写入shell脚本文件中,然后保存为make.sh,简化了后续的开发:

#!/bin/bash

gdbus-codegen --generate-c-code=libgdbusdemo_s interface-S.xml

export C_INCLUDE_PATH="$C_INCLUDE_PATH:/usr/include/glib-2.0:/usr/lib/i386-linux-gnu/glib-2.0/include:/usr/include:/usr/include/gio-unix-2.0"

gcc -c libgdbusdemo_s.c

ar crv libgdbusdemo_s.a libgdbusdemo_s.o

写到这里,我想大家的心里面也许有这样一个念头了:前面的这些过程,其目的就是一个——生成一个接口库文件。

        接口库文件有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我们怎么使用这个库文件里面提供的各种函数来实现我们的server端和client端通信。下面就展开来讲。

二、GDBus编程阶段

        基于软件设计的原则——低耦合高内聚、可扩展性等,我们大致可画出server端和client端的通信框图如下:


1、gdbus-interface模块:是对前面的接口库提供的单元接口函数的进一步封装。server端和client的封装的函数是有差异的。后续的讲解会提到如何封装。

2、gdbus-server:对gdbus-interface的进一步封装,使其提供给server的其他模块的接口更加简单、方便。

3、gdbus-proxy:也是对gdbus-interface的进一步封装,使其提供给client其他模块的接口更加简单、方便。

先讲Server端的编程过程。

1、Server端编程

        基于GDBus的server端,可以抽象成两大模块:数据接收/发送的gdbus-interface模块、解析/封装通信数据的gdbus-server模块。

gdbus-interface模块向server中的其他模块暴露的接口有:

initialize,deinitialize,run,sendmessage。具体代码如下(gdbusiface.h):

#ifndef GDBUS_INTERFACE_H
#define GDBUS_INTERFACE_H

#include "../common/common.h"
#include "../interface-xml/libgdbusdemo_s.h"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endif

typedef void (*callback_client_request)(GVariant* input_message, GVariant** output_message);

gboolean InitGdbusServer(const gchar* bus_name,const gchar* object_path, callback_client_request callback_funtion);

void run();

gboolean DeinitGdbusServer();

gboolean SendMessage(GVariant* server_message);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endif

gdbusiface.cpp:

#include "gdbusiface.h"
#include "log.h"

static void bus_acquired_cb(
        GDBusConnection* connection,
        const gchar* bus_name,
        gpointer user_data);

static void name_acquired_cb(
        GDBusConnection* connection,
        const gchar* bus_name,
        gpointer user_data);

static void name_lost_cb(
        GDBusConnection* connection,
        const gchar* bus_name,
        gpointer user_data);

static gboolean handle_client_request (
        ComCompanyProjectDemoS *object,
        GDBusMethodInvocation *invocation,
        GVariant *arg_input_array);

static GMainLoop    *g_mainloop  = NULL;
static guint g_gdbus_own_name;
static ComCompanyProjectDemoS *g_Proxy = NULL;
static ComCompanyProjectDemoS *g_Skeleton = NULL;

static callback_client_request g_callback_function;
const gchar* g_object_path;

gboolean InitGdbusServer(const gchar* bus_name, const gchar* object_path, callback_client_request callback_func)
{
    gboolean bRet = TRUE;

    GError *pConnError = NULL;
    GError *pProxyError = NULL;
    GDBusConnection *pConnection = NULL;

/** init for usage of "g" types */
#if !GLIB_CHECK_VERSION(2,35,0)
    g_type_init ();
#endif

    /** create main loop, but do not start it. */
    g_mainloop = g_main_loop_new(NULL, FALSE);

    /** first step: connect to dbus */
    g_gdbus_own_name = g_bus_own_name(G_BUS_TYPE_SESSION,//session type
                        bus_name,//own gdbus bus name
                        G_BUS_NAME_OWNER_FLAGS_NONE,
                        &bus_acquired_cb,
                        &name_acquired_cb,
                        &name_lost_cb,
                        NULL,
                        NULL);

    g_object_path = object_path;

    g_callback_function = callback_func;

    return bRet;
}

gboolean DeinitGdbusServer()
{
    gboolean bRet = FALSE;

    if(0 != g_mainloop)
    {
        g_main_loop_quit(g_mainloop);

        g_main_loop_unref(g_mainloop);

        g_bus_unown_name(g_gdbus_own_name);

        bRet = TRUE;

        g_mainloop = NULL;

        usleep(10000);//wait for glib recycle its resources.

        if(g_Proxy)
        {
            g_object_unref(g_Proxy);
        }
        g_Proxy = NULL;
    }
    return bRet;
}

void run()
{
    /** Start the Main Event Loop which manages all available sources of events */

    g_main_loop_run( g_mainloop );
}

static void bus_acquired_cb(GDBusConnection *connection,
                                const gchar     *bus_name,
                                gpointer         user_data)
{
    GError *pError = NULL;


    /** Second step: Try to get a connection to the given bus. */
    g_Skeleton = com_company_project_demo_s_skeleton_new();

    /** Third step: Attach to dbus signals. */
    (void) g_signal_connect(g_Skeleton, "handle-client-request", G_CALLBACK(handle_client_request), NULL);
    //第三步非常重要。只有将信号”handle-client-request“和信号处理函数绑定到一起,并连接到gdbus服务上,server端才能接收到client端的数据请求

    /** Fourth step: Export interface skeleton. */
    (void) g_dbus_interface_skeleton_export(G_DBUS_INTERFACE_SKELETON(g_Skeleton),
                                              connection,
                                              g_object_path,
                                              &pError);
    if(pError != NULL)
    {
        g_error_free(pError);

        g_main_loop_quit(g_mainloop);
    }
}

static void name_acquired_cb(GDBusConnection *connection,
                                     const gchar     *bus_name,
                                     gpointer         user_data)
{
    ;
}

static void name_lost_cb(GDBusConnection *connection,
                             const gchar     *bus_name,
                             gpointer         user_data)
{
    if(connection == NULL)
    {
        //LOGMSG(OUTPUT,("name_lost_cb call, Error: Failed to connect to dbus.\n"));
    }
    else
    {
        //LOGMSG(OUTPUT, ("name_lost_cb call, Error: Failed to obtain bus name: %s.\n", FRD012D_MCU_GDBUS_BUS_S_NAME));
    }
    DeinitGdbusServer();//
}

static gboolean handle_client_request(ComCompanyProjectDemoS *object, GDBusMethodInvocation *invocation, GVariant *arg_input_array)
{//client端对server端的数据请求,都是通过此接口进入到server系统中来的。
    if(g_callback_function)
    {
        GVariant* output_msg = NULL;

        g_callback_function(arg_input_array, &output_msg);//通过回调方式,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交给数据处理模块。如果是我们的系统是“一对多”的架构,
那么,这里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放入数据缓存buffer中,而不是直接回调处理函数,不然的话,无法处理大量客户端的大批量数据请求操作!

        if(output_msg) com_company_project_demo_s_complete_client_request(object, invocation, output_msg, 1);//数据处理完成后,将client端需要的数据传回。
如果是“一对多”架构,这个函数就不是在此处被调用,应该会被拆分为另外一个接口。
    }

    return TRUE;
}

gboolean SendMessage(GVariant *server_message)
{
    if(g_Skeleton != NULL)
    {
       com_company_project_demo_s_emit_server_message(g_Skeleton,server_message);// .

       g_variant_unref(server_message);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这篇文章只是第一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往下读——基于GDBus技术的IPC通信编程详解(2)

作为一枚程序猿,没有什么比开放源码更爽的事了。哈哈,想要源码的童鞋,戳这里点击打开链接

gdbus c 是使用 C 语言编写的一种库,用于在 Linux 系统中实现 D-Bus 远程方法调用和事件通知机制。D-Bus 是一种进程间通信IPC)机制,它允许不同进程之间相互通信,跨越不同主机的进程也可以进行通信。 使用 gdbus c 可以方便地创建和管理 D-Bus 的接口和对象。它提供了一组函数和数据结构,用于连接到 D-Bus 会话总线或系统总线,并且可以通过这些总线注册自己作为 D-Bus 服务的提供者或消费者。 gdbus c 的主要功能包括: 1. 连接和断开 D-Bus 总线:通过调用 gdbus_connection_open_sync() 函数可以连接到 D-Bus 会话总线或系统总线,并可以使用 gdbus_connection_close() 函数断开连接。 2. 注册和注销服务:可以使用 gdbus_connection_register_object() 函数在 D-Bus 上注册对象和接口,从而使其他进程能够调用这些对象上的方法或监听其事件。通过调用 gdbus_connection_unregister_object() 函数可以注销已注册的服务。 3. 发送和接收消息:可以使用 gdbus_connection_send_message_with_reply_sync() 函数发送同步消息,并通过回调函数接收返回值。也可以使用 gdbus_connection_send_message() 函数发送异步消息,通过回调函数接收通知。 4. 构建和解析 D-Bus 消息:通过调用 gdbus_message_new_method_call() 函数可以创建一个表示 D-Bus 方法调用的消息。使用 gdbus_message_to_string() 函数将消息转换为字符串,或使用 gdbus_message_new_from_blob() 函数从字符串中解析出消息。 总的来说,gdbus c 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强大的接口,使得开发者可以方便地在 C 语言中使用 D-Bus 进行进程间通信。通过它,我们可以创建和管理 D-Bus 服务,发送和接收 D-Bus 消息,从而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和协作。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