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分布式数据管理对数据实施分类分级保护,提供基于数据安全标签以及设备安全等级的访问控制机制。
数据安全标签和设备安全等级越高,加密措施和访问控制措施越严格,数据安全性越高。
数据安全标签
按照数据分类分级规范要求,可将数据分为S1、S2、S3、S4四个安全等级。
风险等级 | 风险标准 | 定义 | 样例 |
---|---|---|---|
严重 | S4 | 业界法律法规定义的特殊数据类型,涉及个人的最私密领域的信息或一旦泄露、篡改、破坏、销毁可能会给个人或组织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的数据。 | 政治观点、宗教和哲学信仰、工会成员资格、基因数据、生物信息、健康和性生活状况,性取向等或设备认证鉴权、个人信用卡等财物信息等。 |
高 | S3 | 数据的泄露、篡改、破坏、销毁可能会给个人或组织导致严峻的不利影响。 | 个人实时精确定位信息、运动轨迹等。 |
中 | S2 | 数据的泄露、篡改、破坏、销毁可能会给个人或组织导致严重的不利影响。 | 个人的详细通信地址、姓名昵称等。 |
低 | S1 | 数据的泄露、篡改、破坏、销毁可能会给个人或组织导致有限的不利影响。 | 性别、国籍、用户申请记录等。 |
设备安全等级
根据设备安全能力,比如是否有TEE、是否有安全存储芯片等,将设备安全等级分为SL1、SL2、SL3、SL4、SL5五个等级。例如,开发板rk3568、hi3516为低安全的SL1设备,平板通常为高安全的SL4设备。